她配不上嘉峪关

有个名校毕业的研究生,被选调去嘉峪关工作,结果她写小作文表示不满,甚至说嘉峪关是“不毛之地”,哭哭啼啼形容自己成了“野妇”、“妓女”、“黑奴”。

不是嘉峪关配不不上她,是她配不上嘉峪关。

离职了好,一个空有学历,胸无点墨,矫情自恋的废柴草包,本就不该混进公职队伍。

想一想,万一这样的货色真的因为学历、经历,几年后被提拔到中上层,掌握权力和话语权了,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堪比某大X薇进了党报官媒。

选调生从前是“储备干部”,大学生要报考选调生,必须是党员和应届生,门槛并不低,西北很多地区对于这种高学历选调生还有很多优惠政策,比如人材补贴、住房补贴,基本上都是把他们当宝贝疙瘩的……只要肯去基层历练,将来发展不会差!

这种人就该早点清除出队伍,她没有理想、没有信仰、没有追求,混进组织就是为了投机攀附、升官发财,未来必然媚上欺下、不负责任、作风败坏……灾害之中、危难之际,这种人是绝对指望不上的,他们不趁机推墙拆屋、投机倒把、祸害群众、背后捅刀子拖后腿就不错了。

你看看她这篇小作文写的是什么狗屎?当了嘉峪关的选调生,在她心里就成了“黑奴”?“妓女”?王八蛋!

500

500

500

请问建国几十年来在投身边疆、山区、农村,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子弟兵、工人、干部、知识分子是什么?见过援疆的干部、老师,也见过兵团的老同志,人家哪个不是活得意气风发?听祖国号召,为人民服务,那是一生中最光荣的时候。

至于这位“顾某”,当初报名的时候没人拦着她,当初去嘉峪关的时候也没人拦着她,你要留就留,要走就走,哪来那么多屁话写小作文?你瞧不上的“流放地”,是当地几十万人生活的家乡。

说出这样的话来,那是畜牲都不如。

选调生的路是自己选的,面试的时候说为人民服务,实际上只想享受这个岗位带来的便利和上升途径,还只愿意去大城市发达地区,本质上属于欺诈,是对组织不诚实!公务员不是私企员工,公务员就是要为人民服务的,做不到,就不要进这个门。不想干,可以滚,对这块土地骂骂咧咧是什么意思?就这种人品、道德,连私企都不愿意接受!

嘉峪关不是什么“农村”、“荒漠”,它甘肃省直辖地级市,是一个30多万人口的现代化工业城市,2017年11月,获评全国文明城市;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产业包括钢铁、化工、电力、建材、机械、轻纺、食品,旅游资源更是顶级,历史上这里是“河西锁钥”,有“天下第一雄关”……无论从历史人文还是产业经济来说,都不是什么“不毛之地”!欧美的很多所谓“大城市”的规模,还不如嘉峪关呢。

500

这类人自私、无耻、自诩有情怀、有格调,其实屁都不懂,她不知道这个地方、这个岗位,对中国千千万万有理想、有水平、有能力,也愿意勤劳建设祖国付出的普通工科毕业生是多么求之不得!很多20岁出头的年轻人,听到嘉峪关这个名字就热血沸腾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哪一个不是华夏子孙刻在灵魂里的名字?

500

一个读书读到研究生的人,怎么会读到失去了人文精神呢?

真正的有文化、有情怀的人,根本不是她这个小布尔乔亚的怂样。

500

她不是不配去嘉峪关,她是不配活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她可以学她的学姐,新闻系的Akid,去日本当等死的巨婴,她也可以去美国,真正体验一下什么是真正“黑奴”和“妓女”的日子。

终于知道为什么“伤痕文学”在今天不受待见了吧?因为这个“顾某”写的东西,和伤痕文学是一个意思——“我知识青年、德国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天生丽质、人中之龙、娇怯怯的小仙女……岂是这样的边远小地方能够容纳的?”稍微不如意,就大呼小叫、喊疼唤苦!把当地组织、百姓对她们照顾、优待当做理所当然,最后还要颠倒黑白,把自己说成是受害者。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你看看眼下这些货色的拙劣表演,就会明白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她没有留在嘉峪关,玷污这个伟大的名字,可喜可贺。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