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尔顿酒店这事,如果取证方式不合法,不仅在法律上存在瑕疵,也会损害酒店商誉

【本文来自《如何看待希尔顿一会员夜不归宿被扣3000元一事?》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看了一下报道,客人是钻卡会员,等级比较高,估计能够享受到比较优惠的入住价格。为了防止客人转卖房间,酒店调了监控,对客人行踪进行核查,发现他晚上没有入住房间。

于是便扣了他的钱,作为转卖的差价费用。这事经网络曝光后,酒店又把钱退还给了客人。但对于到底有没有转卖房间这件事而言,报道中没提,截至目前双方的言辞中也没透露。

除了是否转卖房间这件事,对于客人而言,另外一个核心争议点是,希尔顿酒店有没有权力去调监控,核查客人行踪?

从法律角度来讲,未经他人同意随便调取他人行踪监控,涉嫌侵犯他人隐私。虽然希尔顿酒店有这些顾客的行踪记录和数据,但它不一定有这个权限进行调取。就好比,有些互联网大厂有用户的各项数据,包括姓名、电话、身份信息、家庭住址等,但这些互联网大厂内部不能随便调取这些数据。

相反,按照法律规定,这些互联网大厂需要在内部建立严格的数据和信息保护措施,以便做到这些数据和信息不泄露。

希尔顿酒店为了防止高阶会员转卖房间获利,跟客人签订一定的协议,通过条款来约束会员的行为,这个做法本身算不上违法,但是在寻找客人是否存在违约情况的时候,需要通过合法的方式进行取证。

如果取证方式不合法,不仅在法律上存在瑕疵,也会损害酒店的商誉。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