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人工智能,路在何方? | 袁岚峰

500

2023年12月11日,我和高庆一博士、张军平教授、李鑫博士、俞能海教授、李春晓博士、宿东君老师等专家,一起做了“逐浪硬科技”沙龙活动第二期“通用人工智能,路在何方”的直播,此为精彩片段。

500

张军平:人工智能现在这个阶段非常厉害的一点,就是说它可能会把这个简单易重复的工作淘汰掉。但这个简单易重复呢并不是说我们人以为的简单易重复,比如说扫地简不简单对吧,这个这个擦窗户是不是简单,而是用机器来定义的。未来的话这个人类你其实在这个记忆方面,你不要去跟那个机器去PK了,对,你PK不过的。那你要PK的是什么呢?我们还是记忆。哪些记忆呢?就是记忆有三种记忆,死记硬背、联想记忆、理解记忆。

500

联想和理解这两块都是人的想象,但目前来说可能机器它要做的话,它需要付的代价非常大。所以人类的话没有那么,不需要那么大代价。他就说你问的话,就是你说机器要做到把这个人类觉得简单的,它也能做到简单,人类觉得复杂的,它还是觉得简单。那它可能要解决的就是后面几层的问题,就是联想记忆,然后这个理解记忆它能不能做到。

500

高庆一:信息、知识、智慧,它是一个升华不断淬炼的过程,最后我觉得我们每天在这个社会里面与这个社会交换,人与人之间进行价值交换的时候,也不是靠那个死记硬背。当时我们背这个天对地,雨对风,晚照对晴空,而是我们触景生情了之后,那一段诗词最后能流传千古。所以我觉得大脑里面那个随机游走(random walk),可能是人之所以为人,在未来机器永远也不会替代,它不知道我们会转角遇到爱,它不会知道我们明天这个灵感从何而来。

500

500

俞能海:人工智能是解决,如果是为了通用而通用是不是我们的目标。就刚才你讲的大数据小任务是吧,但是我觉得,我自己的观点不一定对啊,就是说我个人觉得,可能我们很多的工作还是要从具体的实际的应用背景下再提出来,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想什么办法。所以讲到这个呢,我就特别就是想就在我们的一些科技创新过程中间,我们有些工作可能还是要从基础性的、原理性的、根本性的问题上去考虑,去解决。我们讲通用人工智能的时候还是在讲,还是要关注以它给的结果,给出来的结果也是后面要有加括弧四个字,仅供参考。

500

宿东君:我们看你们人工智能,你不好说它是一个工具,它是人的延伸。它可以是我们的朋友,可以是我们的助手,它能促使你扩张你的能力。所以这个情况下呢,我觉得把人的可能性扩张,把人的时间精力和效率节省,这个实际上是一个最大的人道主义。我们说啊,这是一个赋能的机会,就俞院长刚才讲的这个,大家务必要听进这句话去。

这个赋能机会呢,所以第一句话呢,第一段内容呢是给每位朋友讲的。这是我们整个的创新创业的第一次,可以从大规模产业转向个性化产业的机会,这个赋能这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机会。以前你要搞创新创业你没有人配合,你没有足够多的人配合,你没有足够多的资本去聚集你干不成事,而现在不一样了,这个对于我们中国尤其重要啊。

因为我是一直搞产业政策的,大家不知道了解不了解我们中国的产业政策啊,在全世界我们最厉害的是什么东西,我们最厉害的就是低成本大规模。在人工智能的赋能加持下,我们每个人开展个性化的创新经营的机会来到了,这个呢,就要抓住这个机会。我可不可以不做呢,我不参加这件事,我不上车行不行啊?行,但是后果不可测。你不一定是坏的,但是一般来说好不了。

这就好像呢,如果说苹果iPhone 4做出来的时候你不参加,你是可以,智能手机我不用是可以的,但如果到了2020年以后你还在用老人机,麻烦就大了。你不用智能机,等到后来你发现你赶上有困难的时候,这个时候确实你的整个的生活就会被时代抛弃,被时代抛弃。所以我们这样讲呢,从发展的角度来讲你是不敢不参加的,从个人来讲或者从企业来讲,就是我们吃不消不参加的后果,所以一定要去拥抱这个时代。

500

那么建议呢,我们在这也做一个广告,这个广告就是说呢,个人怎么参加呢,我们建议大家看一看安徽搞的一个2023年全国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这是正儿八经应该做的广告,这件事大家应该去看一看,可能有些启发。我们现在这个产业呢,最近几年呢我们是有些问题的,我们先从问题说起来。

最近几年的问题是创新活动越来越少,那大家不知道有没有发现创新产品越来越少。你以前你搞个新产品,搞个小的产品去占领市场,那在座的各位、网上的朋友你就会发现,你手机上装的app不是在增加而是在减少。你用的越来越少,你不再装app了,你装的是什么呢?你是在支付宝和微信上多加一个小程序,一个功能。那么这个呢其实,所以创新呢,从这个单一新产品的推出,正在变成集中成大公司传统产品的增加功能,这个不是一个好现象,哎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所以我们说你以前用的很多的app,现在你手上只剩了支付宝、微信、淘宝、京东,没了。那么对于个体的大规模创新有没有好处呢?其实是没有好处的。为什么会这样做呢?是因为我们这个创新,你的这个开发以后呢,你所能够盈利的空间正在被压缩,正在被压缩。它实际上在大公司的压缩下和在这个社会的压缩下正在变小,我们说这个问题呢其实是整个社会需要解决,但是呢企业也需要解决。这是第一个问题,我们说创新活动减少会出现这个现象。

我们说我们现在最近几年有个问题呢,就是我们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呢在萎缩,当然了外资很多在撤退,有些我也不让他干。那么这个里边的话呢,我们自己一些资本,那么他投下来以后呢很快就变成股东了,我们高博士是基金的这个合伙人,你让他投一个钱下来在企业做20年股东,他肯定不干。你如果告诉他干上5年一共只有两倍收入,结果他连融资都融不到,5年两倍收入我存个银行自己弄,我也够了,我何必把钱给高博士呢?所以这个是永远搞不成,因此我们这个创新机制呢,对于资本运作要有一个政策。

同时呢,我们也希望科大讯飞这样的公司,要攻击李院长啊,科大讯飞这样的公司,他要把自己什么都做的想法变成以自己的工作为中心打造生态圈,让跟着他的人都发财,这才是形成一个生态圈。那么在这个时候呢,我们说我们要观察一下,我们比如说现在看,我们现在看华为,以前就是华为什么都做,所谓叫华为过处,寸草不生吧。啊那么现在呢,他就开始主动让出来给别人做一些事,那么带动了别人的发展,这个是一个健康的方向,今后大的公司,骨干的公司应该是朝这个方向去努力的。那是这是我们说这些方面来讲呢,龙头公司建立企业的生态圈呢,这个其实非常重要。

500

李春晓: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的这个长盛不衰的研究课题,叫digital divide(数字鸿沟),就是数据切割。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是在大模型诞生之前啊,说这个人类将来分成两种,一种呢是会用数据的,另外一种是不会用数据的。那么大家就知道说到了现在我们有了大模型之后,对于个人来说,大家会内心里头有那么一些小小的恐慌啊,会不会接着就变成了GPT divide。就是变成大模型把人类进行一个区分,就是分成会用擅长用习惯用大模型的和不会用大模型完全不知道怎么办的。

500

我们每一个企业,都有可能将来要构建这种聊天机器人啊,用到相应的这种比如说大模型的基础,然后去为什么要构建聊天机器人,去体察我们的顾客的一个需求。然后呢,同时把这个顾客的需求进一步积累下来,就相当于是顾客需求什么产品,我们去给他个性化地去制定什么样的产品,去和自己的用户,和自己的顾客一起去产生一个共创,那这种其实是一种交互式的探索。但是在未来的企业发展中间,这个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些元素,那这个是核心竞争力的改变。

500

李鑫:大模型怎么通往人工智能,我们首先得定义我们对于通用人工智能的期待是什么。我觉得我对通用人工智能期待有三点,第一点呢,是它的能力要更强更高,就是能力要更加的智能;第二点呢,是我觉得它的交互要更加的自然;第三点呢,其实是它的这个能力要更加的可靠。

对于人和机器的关系,其实刚才大家都提到说人和机器,我觉得这个关系其实有三个台阶。第一个呢其实是助手,第二个是伙伴,第三个是家人,我们现在更多的人是把它当成助手来用,就是刚才那个宿会长讲的这个工具说对吧,更多是把它当成工具来。

宿东君:反对工具说,对。

李鑫:反对工具说,对。这是我觉得是最基本的一个层次,就是大家可能会用它比如说写稿子或者是干嘛,做一些润色,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层次。但是当你变成伙伴的时候,我觉得其实对于人来讲并不是一个偷懒的过程,恰恰相反,你要问出有高水平的问题。所以我们并不担心说有了大模型之后大家会偷懒,更重要的是你有了大模型之后,能激发人的更多提问的这个能力。

500

我们现在看到大家用大模型更多是一句话问题,但是你真的要激发大模型的能力,你需要不仅仅是Zero-shot(零样本),你要One-shot(一次样本),要Few-shot(少样本)。对,你要会构造这些问题,你要会去给它喂一些例子,这就我们讲的prompt engineering(提示词工程)。所以当你能够问出高质量问题的时候,你可以得到高质量答案,就是rubbish in rubbish out(垃圾进垃圾出)。你如果给它更高的、更好的这个输入,它能够得到更好的这个输出,所以这个时候它才是你的伙伴,你才可以跟它并驾齐驱,才可以跟它举案齐眉,才可以跟它去做头脑风暴,我觉得这是第二点。

第二层关系,更高层的关系呢我觉得其实是家人。这个家人,其实就是您刚才讲到那个情感的就是这个解析,其实我们现在看到大模型在情感处理上,其实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弱。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们现在讲大模型能不能做心理咨询,一些基本的这个流程、问答、共情,我觉得是可以的,但是当它在心理咨询领域要去做的时候,我觉得简简单单共情是不够的。因为真正在做心理咨询或者共情的同时,其实心理学里面有很多的流派,它要去学习这些流派怎么样实时能够切换,怎么样能够把这些流派融入到它的这个知识的这个对答过程当中去,不简简单单是一个chatbot(聊天机器人)能做的事情。

所以这种共情,这种对人情感的解析以及对人的这种情感的理解,我觉得其实是人和机器最高层的一种关系。然后还提到一个问题说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改变,我觉得其实有了大模型,包括通往人工智能啊,通往通用人工智能啊,其实对于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改变我觉得它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从我的个人观点来看。第一个呢,我觉得要解决就是我们讲的这个隔行如隔山的问题,第二个呢是解决人心隔肚皮的问题。

500

袁岚峰:大语言模型啊,有一件事,有一类事情干的特别不好,就是直接让它介绍一个人。我一开始就有人给我拿到那个chatGPT的接口的时候,我就尝试一下一个最简单的,让它介绍一下我啊,请你介绍一下袁岚峰。结果呢,它头一句话是对的,说袁岚峰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后面就全是胡扯了,后面为什么说我是搞生物学的。然后我让它再来一次,发现它说的又跟上次又不一样了,每次说的都不一样,但是呢,它振振有词,头头是道,你看它就是毫无愧色,是吧。它好像根本搞不清楚自己说的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反正永远都是这么理直气壮。

500

(回答现场观众问题)就首先呢,从原则上来说这个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能不能结合,回答是肯定可以。因为这个量子计算的基本的目的啊,就是为了对某些特定的数学问题实现远远超过经典计算机的算力,刚才诸位老师也谈到了很多,这个算力多么重要。这个实际上,这个量子计算呢最大的好处,就是它能够实现一个超强的算力,它的算力比现有的这个计算机要高的多,但是有个前提条件,对于某些特定问题。量子计算这个概念刚一出现啊,就有很多人想把它跟这个人工智能结合起来,也设计了很多算法。但是呢,其实所有这些都还是在实验室的阶段,因为整个量子计算还是处在这样一个阶段,就是说它还是一个基础研究,还没有到有实用价值的时候。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