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是一个健康问题,而本质上是一个发展问题
【本文由“guan_16448333061398”推荐,来自《让十四亿人水果蔬菜自由,需要付出什么?》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钱塘潮
中国这些蔬菜,因为运输的问题,其中一半要在运输过程折损,而还有很大一部分要喂牲口,中国人吃了多少大家心里是有数的。同理我们的西瓜之类水果很多也是动物的食品,人均水果不多。
我们在蔬菜类数量点起来,但是在奶制品差距巨大,因为我们土地少,蔬菜产量高对人力成本要求高,而奶制品正好相反,这也是导致我们人均奶制品连印度乌兹别克斯坦五分之一都没有的原因。
中国人饮食至少有以下的一些问题是未来需要改进的:
1,吃饭太多,过去饥荒时代要吃饱饭,所以菜品很多都是下饭的,饭的量和肉的量几乎是3:1甚至4:1的比例,而正常吃饭比如日本寿司,还有中东拉美国家,普遍是1:1到2:1的样子。结果就是碳水太多蛋白不足。
2,蛋白质不足,蛋白质摄入过于依赖吃猪肉,对鸡肉鱼肉吃的太少,牛奶乳制品不足,身高肌肉量和西方有差距,导致三大球都吃亏。
3,油和盐太多了,油和盐本质也是因为蔬菜多,需要炒制下饭,肉不足,需要加油调味造成的,所以中国人很多人不胖,也是高血压。
4,海产品不足,海产品是提升我们身体素质的极大加成,过去因为生产力原因不够吃,现在有了新疆海鲜应该加强。
5,水果不足,我们的水果消费跟发达国家比依然有不小差距。
6,白米饭和白面条也不太健康,缺乏全谷物的摄入。
7,腌制食品的摄入过多,如咸菜、腌制肉类等,其中存在大量不健康的食品。
这也是中国人高血压,高血脂,身材走样的重要的原因。
对比公认最健康的地中海饮食就是西班牙意大利希腊这些地方的传统饮食,中餐很不健康的,当然这也是过去几十年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没有真正落实大食物观,只是想吃饱。
90%都是事实。
几千年来占人口大多数的是农民,农业人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决定了我们族群的饮食观和健康观,而不是那些极少数”往来无白丁“的群体。基于吃饱产生的饮食价值观在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以后必然会产生摄入过度的问题。三高是一个健康问题,但本质上是一个发展问题。
改变饮食观,追求营养均衡和生命健康的观念已经开始出现,并不断扩大影响,但中国饮食文化的改变还需要时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国家可以出台政策、引导舆论、科学种植......,而人们饮食偏好的改变不会明显加快,急不得。
另一个想说的问题是GDP,也就是鸡的屁!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越来越不能反映中国真实的生活水平,说实话,人民的获得感这个提法反而客观谨慎一些。中国的研究机构确实应该设计一套至少适合中国的、能够最大限度反映出民众真实生活水平的、不一定要放之四海的国民经济评价体系。
现在已经是时候了,屋子里的大象还随着老狮子说什么是美食有些说不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