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改善始于包产到户,所以希望回到人民公社时期的人,你们自己回就行了

【本文来自《公社爱好者们,你们问过农民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人民公社是好是坏,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未经历过的没资格在这里敲键盘。本人1970年生于皖中农村,地处江淮之间,现在仍然算半个农民。由于只是童年处于人民公社时期,因此保存的关于那时记忆不是特别多,但仍有一些事深深地埋在在记忆中。

那时的生活确实很苦,这里就不多说了,挨饿受冻是免不了的,当然,这过程也伴随着一些童年的乐趣。至于父母,他们是经历了整个人民公社时期,每次跟我们说起那时候,总是苦不堪言。他们早上天刚亮就要上工,到点灯时才收工(那时为了省点煤油,天黑透了才会点灯),一天从早干到晚,却一年到头饿肚皮。

再来说说那时的干部。公社干部就不提了,这里只说大队干部和生产队长。这两级干部的职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早晨召集队员上工,主要由生产队长;

2、召集队员开会;

3、各生产队一年两次征粮;

4、冬闲时召集队员兴修水利,虽然很多水利工程今年修了明年又要毁掉,但不得不干,因为冬天是不能闲着的;

5、整人,看谁不顺眼就整谁,很少有队员没被整过,我那时虽然小,但父母被整的情形却记忆深刻。

生活的改善始于田地包产到户,而且效果是立竿见影,连过渡期也都有,这一点我尤其记得清,因为这对个人来说是解决温饱的大事。

所以那些希望回到人民公社的人,你们自己回就行了,千万别拽着包括我在内的其他农民。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