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发展新图景

新质生产力标志着生产力的质变与跃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前,新一轮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孕育着重大突破,如何巧借“东风”,强化传统农业的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形成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一大关键。

人才聚拢促发展。农业人才既要引得进又要长得成。要以“千金买骨”的诚意求才引才,以高素质农业专家组建专业技术团队,通过全面考察、集中论证、精准定调、科学施策,为农业产业发展作出规划,提供最具“话语权”的建议。要以“画荻教子”的赤心培育“新农人”,尤其注重年轻干部的引入和培养,在政策上多些精准帮扶,在培训上多些精准服务,为农业现代化工作队伍源源不断输入新型技术人才。要以“三人为师”的谦逊拓展劳动力对象,聚集乡村“种田能手”“种植大王”等“资深农民”,以新政策带动集中就业,以新农业发展推动乡村共富。

要素优化促质变。新质生产力发生变革的核心是新技术、新结构和新消费场景带来的产业升级模式。要统筹兼顾发挥科技支撑效用,善用科技手段整合创新资源,积极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等手段,并以物联网为载体重塑现代农业生产流程,让生产不再“靠天吃饭”。要因地制宜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或变“个体小户”为集约化、市场化的集体经营,或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新农”模式,或促进对小农户、小粮贩的优化配置,真正让新资源、新平台赋能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要绿色发展提升持续生产韧性,探索生态农业、循环农业、观光农业等更具经济效益和产业价值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打造越来越受广大群众“偏爱”的绿色优质产品体系。

产业融合促稳定。产业延伸与融合赋予了农业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一方面要加速产业链条延伸融合。横向推动政产学研全面联动,在生产、经营、服务、消费方面融合发展,共赢共富;纵深推进产业链复合经营,构建“从田间到餐桌”完整产业体系。另一方面要实现新业态新服务发展融合。通过互联网+的模式实现一二三四产的融合发展,深度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与多元价值,将其与休闲、教育、康养等产业“绑定”建设,在产业的发展方向上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消费为中心,结合数字营销方式,使其产生更多增值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