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等一回!车圈半导体圈大佬齐聚北京车展,聊了一整天汽车与芯片

2024年4月24日,"2024新航海时代汽车发展大会暨汽车半导体行业峰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指导,芯智库与汽车观察共同主办,得到了芯片超人、天风研究所、北汽集团、奇瑞汽车、芯旺微电子、芯海科技、云途半导体、飞书、拓实科技、半导体行业观察等行业领军企业和机构的战略支持,以及搜狐汽车、网易汽车、新浪汽车、腾讯汽车、汽车产经网、车友头条等行业主流媒体的大力支持。

此次北京车展时隔四年回归,行业内企业都相当重视,作为车展同期唯一深度链接汽车与半导体的盛会,本次大会深度聚焦汽车与芯片,邀请了上百家知名整车厂、Tier1、芯片原厂、芯片分销商等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共同深入探讨汽车行业发展趋势、最新技术、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投并购、芯片国产替换等热门话题,打破车圈与半导体圈的壁垒,深度链接产业链上下游,打造了一场横跨整个汽车半导体产业链的的行业盛会。

500

围绕「新航海时代」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格局和新趋势,中国国际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勇,长安汽车副总裁王孝飞,广汽集团副总经理郑衡,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中国国际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助理会长柴占祥,奇瑞捷豹路虎常务副总裁、捷豹路虎中国与奇瑞捷豹路虎联合市场销售与服务机构常务副总裁马振山,江铃福特董事长金文辉,英菲尼迪全球品牌官辛宇,腾势汽车总经理兼首席共创官赵长江,长安马自达执行副总裁邓智涛,极越CEO夏一平,北京现代副总经理戚晓晖,广汽埃安副总经理张雄,阿维塔科技副总裁王金海,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张韦力,北汽集团宣传部/品牌管理部部长杜榕,东风日产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政浩,广汽本田销售公司营销本部本部长刘朝明,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助理易泽民,哪吒汽车营销公司副总裁张洪汉,星途营销中心副总经理金新,东风纳米营销事业部总经理陈萌,凯翼汽车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何勇平,广汽传祺销售公司商品总监黑晶,长城汽车公关部高级总监陈晶,智己汽车品牌传播事业群高级总监鹿达等来自行业协会及整车企业的领导,以及天风证券副总裁、研究分公司总经理、芯智库联合发起人赵晓光,中电科芯片技术(集团)公司副总王胜,华为智能驾驶产品线首席运营官李晓骏,高通技术公司产品市场副总裁孙刚,北斗智联科技公司总经理张敬锋,京东零售汽车事业部整车业务总经理郑状,无锡车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CEO杨泓泽,一数科技汽车事业部总裁宁述勇,一汽(北京)软件科技公司总经理何毅,集诚汽车总经理陈伟,中电科汽车芯片技术发展研究中心技术总监胡彬,芯片超人创始人&CEO、芯智库联合发起人姜蕾,飞书解决方案副总裁何斌,壁虎汽车研发中心总经理宁贵欣,探维科技CSO许冠杰,赛目科技销售总监刘兴等来自投融资机构及科技公司的代表齐聚,近百位行业意见领袖观点交锋,思维碰撞,为与会者们奉上了一场思想的盛宴。

1

新航海时代来临

汽车行业将如何发展

王侠:用新质生产力为新航海时代赋能

500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为论坛开幕致辞。王侠表示,汽车产业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最丰富的应用场景,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新质生产力对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用新质生产力为新航海时代赋能。

首先,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要坚定绿色发展的道路自信。其次,新质生产力需要良性健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匹配。第三,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仍然是技术创新。

“在新航海时代,我们不仅要足够的勇敢以应对物理世界的惊涛骇浪,而且要足够的睿智以征服思想和认知的海洋。希望我们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指引,把握机遇,扬帆而上,共同推动汽车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王侠强调。

主题演讲环节,在汽车观察创始人、总编辑刘小勇的主持下,广汽集团副总经理郑衡,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奇瑞捷豹路虎常务副总裁、捷豹路虎中国与奇瑞捷豹路虎联合市场销售与服务机构常务副总裁马振山,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天风证券副总裁、研究分公司总经理、芯智库联合发起人赵晓光,飞书解决方案副总裁何斌就智电变革的新汽车时代发表演讲,为与会观众带来精彩观点。

郑衡:三箭齐发,

巩固智能新能源汽车的主阵地

500

广汽集团副总经理郑衡认为,巩固智能新能源汽车这一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已经变得极为迫切。他从三方面介绍了广汽集团的实践和思考。

首先,新技术驱动转型新动能。广汽集团锚定智能新能源主航道,自主研发累计投入超450亿,以技术转型为新质生产力持续提供推动力。

其次,新业态培育产业新价值。通过深化开放合作,广汽集团立足大湾区,积极构建产业集群、生态载体,打通上下游的产业链,成为能源科技、智能科技及出行、产业链及产业集群的生态载体。

第三,新市场构建发展新格局。广汽集团面向2030年制定了1551国际化战略,旨在以全新的体制机制突破重点市场,推动企业自身和中国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

杨学良:只有原创才能让中国车企赢得尊重

500

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围绕“全球化共赢发展之路”分享观点。他表示,每家企业对新时代、新汽车都有不同的理解,吉利认为,只有原创才能让中国车企赢得尊重,走上双循环高质量发展之路。

首先,要坚持合规经营,采取股东会、董事会和监管层等三层治理架构,合理行使职责。其次,坚持全球化文化,虽然国际竞争贸易形势目前遇到了挑战,但吉利仍然是全球化积极的倡导者和支持者,希望基于平等、尊重、包容、共创共享的态度开展全球化合作。第三,通过协同发展提高产业链核心竞争力,中国在智能电动汽车方面已经形成引领优势,希望将这种引领优势带到全球去。最后,通过自信的原创和技术的出海,为全球化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此外,杨学良还补充道,推动全球化和本土化融合发展,要抓住区域市场一体化趋势。“全球化比较高的境界是真正做好本土化,本土化的抓手在于看清趋势,在区域市场真正实现深耕落地,与当地合作伙伴深度协同。”他表示。

马振山:中国汽车出海应坚持品牌建设

500

奇瑞捷豹路虎常务副总裁、捷豹路虎中国与奇瑞捷豹路虎联合市场销售与服务机构常务副总裁马振山在演讲中点评道,不出海,产能释放不了,但出了海,如果再继续价格战,恐怕会重蹈中国摩托车出海的悲剧,中国汽车出海应坚持长期的品牌建设。

品牌是市场份额的基础,是利润的基础,是创新的基础。没有品牌溢价,研发的积累都是徒劳。做一个品牌必须是有意义的,必须是与众不同的,必须是强露出的。如果说品牌相当于花朵,那么客户群便可以代表蜜蜂,两者是双向吸引的关系。只有品牌和客户形成稳定的双向奔赴的关系,才能规避大价格战、大内卷、大内耗,走向生态的健康平衡。没有品牌支撑下的无序出海、无序价格战,伤害的不仅是主机厂、供应商,还有上下游所有的链条。

基于此,马振山建议各家主机厂都回归品牌建设,用好的品牌去吸引固有的客户群,减少流量上的相互攻击,帮助中国汽车市场回归到该有的正常的秩序来。

徐大全:积极应变,努力应“卷”

500

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看来,全球移动出行正在经历根本性变革,用一个字描述就是“卷”。“卷”存在两面性:一方面不太健康,主要因为价格战,不怎么赚钱;但也有好的一面,就是把各种新的技术导入到车里,让中国品牌汽车在电气化和智能化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博世也在积极拥抱变化,努力参与到“卷”的行列中。徐大全介绍,博世主要围绕五个方向构建新架构,包括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运动智控、底盘和转向控制、能源动力、智能座舱等。

“围绕这五个方向,我们希望从各个事业部的独立解决方案和围绕车辆本身提供产品,转变为围绕五大核心领域的整体、多元的出行方案提供者。”与此同时,徐大全强调,过去很多年,博世把德国的技术拿到中国应用,但现在,博世开始跟着中国的主机厂一起,在本土开发新技术,将来也许还会反哺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赵晓光:真正有用的是用户愿意买单的创新

500

天风证券副总裁、研究分公司总经理、芯智库联合发起人赵晓光介绍,参照智能手机的规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大概到40%左右的时候,整体行业会进入平稳增长阶段。AI的出现推动机器人、无人驾驶、元宇宙三大领域加速进入正循环阶段,而AI对无人驾驶性能、速度的提升,未来不只局限于10%-50%,应该是更加指数型的提升。

赵晓光认为,智能手机与智能汽车的发展非常相似,包括生产力、垂直整合等。但汽车领域大家目前在做的很多创新可能仍需市场检验。用户需要什么样的汽车?第一是好看,第二是舒适、安全、高效,第三是能够作为第三生活空间。

与消费电子相比,车最难做的部分还是在物理性能方面,不仅不容易做,也不容易被本土企业替代,在这一领域,竞争也不太靠价格战,而是主要靠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

赵晓光表示,芯智库在过去两年多深度围绕汽车企业做研究,希望打通从芯片到车厂的整个产业链,进行深度链接与深度赋能。芯智库今后会在汽车产业的整合、服务、并购方面持续努力,为整个汽车供应链,更快的创新和更好的本土化作贡献。

何斌:全球化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500

飞书解决方案副总裁何斌称,企业全球化往往会经历三个典型阶段。

其一是初创阶段。在这个阶段,通常是产品的出海,基本上就是同事们通过出差或者通过派遣,建立海外办公室,做一些简单的投资或资本上的合作,来承接这个阶段的业务目标。

第二个阶段,企业开始在海外组建本地化团队,逐渐构建相对完善的组织架构,甚至会在本地开始建厂,尝试构建比较完善的产业链。

第三个阶段是真正的全球化阶段,从组织维度吸引一些当地的管理团队,一个多元化的组织由此诞生了。在这个阶段,大家开始关注海外消费者的诉求,并针对海外市场专门研发合适的产品,从过往国内造什么海外就卖什么延伸到海外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

演讲环节的最后,主持人刘小勇总结道:“卷价格就像割肉,卷技术就像烧脑,虽然都要消耗自己,我宁愿烧脑而不是割肉。”

全球智变下,如何重构汽车新生态?

500

“全球化衍变与新生态重塑”为主题的圆桌论坛环节,在一数科技汽车事业部总裁宁述勇的主持下,英菲尼迪全球品牌官辛宇、腾势汽车总经理兼首席共创官赵长江、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雄、东风纳米营销事业部总经理陈萌、高通技术公司产品市场副总裁孙刚、北斗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敬锋以及壁虎汽车研发中心总经理宁贵欣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明天的技术如何赋能今天的市场?

500

“明天的技术与今天的市场”为主题的圆桌讨论环节,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助理会长柴占祥的主持下,极越CEO夏一平、阿维塔科技副总裁王金海、东风日产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政浩、星途营销中心副总经理、中电科汽车芯片技术发展研究中心技术总监胡彬、华为公司智能驾驶产品线首席运营官李晓骏、京东零售汽车事业部整车业务总经理郑状进行了热烈讨论。

2

技术、投资、供需对接

串联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供应链

汽车智能化被普遍认为围绕着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两方面展开,智能座舱凭借其硬件发展优势、易感知的特点率先实现商业化,为终端用户智驾体验带来了革命性的跃升,同时带动了国内整个供应链的崛起,业内也普遍认为智能座舱内会诞生出新技术、新应用,带来一些服务和订阅的机会。在此背景下,芯智库联合全英华人教授协会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声学行业校友会南京大学新科技校友会共同主办的智能座舱分论坛应运而生。

全英华人教授协会业务发展总监(DBD)/南京大学英国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钮达心在开场致辞中介绍到,全英华人教授协会成立于2018年5月,成员接近500人,都来自于程学,材料科学,人工智能,电子科技,创意产业等科学领域,协会致力于团结在英华人教授学者,推动中英两国之间教育、科研、创新和文化的合作。

教授协会在智能座舱的技术和研究方面都有很深的积累,未来希望与汽车产业各个领域合作,包括但不仅限于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车载系统智能化、自动驾驶算法、车联网通讯技术、语音识别技术、智能感知系统、座椅舒适性的研究等,共同推动汽车智能座舱技术创新和发展。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振动噪声分会秘书长/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陈达亮主要介绍了声学在智能座舱“四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中占有重要地位,智能座舱声音系统、智能语音系统等在智能网联汽车中广泛应用。但国内在车载音频领域仍面临挑战,目前国外的芯片公司仍然占据主流位置,国产替代的选择尚且不足,这中间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希望未来多与产业加强合作,共同打造车载声学产业链,为中国汽车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500

徐宏明,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全英华人教授协会副主席/海外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全球联盟主席

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全英华人教授协会副主席/海外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全球联盟主席徐宏明作了“汽车动力智能化的发展与展望”的主题演讲。徐宏明讲到,汽车智能化的核心是数字技术,数字技术的核心在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主要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即感知、决策、自学习。同时徐宏明结合伯明翰的研究,介绍了汽车智能化的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总结为以下三点:

一、基于发动机的电动化动力总成系统必须在不断减少成本和时间的条件下,通过智能化设计使之在所有工况下整体达到最佳和优化的性能和效率。这个需求无法通过使用传统工程方法满足。

二、未来的电动动力总成系统需要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必须具有自适应性并最终能够进行自学习。尽管最终可以集成,但此控制任务将涉及不同级别的分层子系统,其中涉及动力单元,动力总成,车辆和环境。

三、未来控制系统的关键推动力将是更先进的硬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基于AI的数字孪生技术将改变动力推进系统的产品开发过程和生命周期性能。

500

卢晶,南京大学-地平线智能音频联合实验室主任 /中国声学学会常务理事

南京大学-地平线智能音频联合实验室主任/中国声学学会常务理事卢晶教授介绍,南京大学声学学科是国内最早开展声学研究的科研机构之一,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国内顶尖高校里唯一具备从声学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一贯制培养体系的研究机构。南大声学还建设有教育部唯一的声学领域重点实验室,是国内最重要的高端声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卢晶表示,智能座舱领域的音频交互技术需要满足用户的几个重要需求:更低噪声的声学环境、更具临场感的听音体验、更个性化的听音需求、更自然的人机交互。站在学术的角度看,座舱领域的音频交互技术可分成两大类:声场调控和声信息处理,卢晶分别展示了这两类的相关研究成果。

卢晶教授将座舱音频交互的最新发展趋势总结为三个层次的融合:处理目标的融合,处理策略的融合以及多传感信息的融合。最后,他表示希望与更多合作伙伴一起推动音频技术研究进步,推动相应成果的落地。

500

徐景瑞,中导光电高级副总裁

中导光电高级副总裁徐景瑞在半导体制造行业深耕了24年,曾在全球半导体核心设备公司担任要职,现在是国产半导体设备的拓荒者,徐景瑞主要从汽车、智能座舱和芯片的关系,芯片制造与良率两个方面展开分享。

徐景瑞指出,安全是汽车的底线,芯片作为汽车电气化和智能化的底层核心,它的制造工艺质量和可靠性关乎汽车稳定和安全,因此在车规芯片生产的过程中,必须对每个环节进行检测,从源头解决问题,把有质量的问题留在Fab。从检测的角度来说,车规的功率半导体、逻辑芯片的良率和缺陷检测,对检测设备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中导现在在做的事情就是提供提供光学检测设备,帮助芯片企业解决良率问题。

中导是国内唯一专注于前道纳米级有图形缺陷设备的企业,国内量产设备累计出货量第一名。徐景瑞指出,做半导体设备,很多人总想着把硬件都组装起来,事实上国外的半导体设备公司是一个设计公司,包含了对系统设计以及软硬件方方面面的理解。中导目前在国内发展得比较好,在性能、稳定性、服务、投资回报率方面表现优秀,应用于国内领先的芯片工厂以及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显示工厂,设备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

500

艾智慕(James Abbott)博士,蔚来汽车电气工程资深专家

蔚来汽车电气工程资深专家艾智慕(James Abbott)博士从不同设置下的良好声音、车载音频质量链、音响系统性能指标三个角度,作了“新机遇与挑战——座舱声品质客观化评测方法之探析”主题演讲。

他表示,汽车音频是建立在个人通道,高性能音频的基础上的。即使在配备20到30个扬声器的车辆内,我们仍然必须确保每个扬声器都能为用户的耳朵提供平滑、音调平衡、低失真和良好的清晰度。只有这样,完整的音响系统阵列才能对用户的聆听体验产生最积极的影响。我们用来客观定义这一空间参数的指标和测量方法源于对人类耳朵对音乐声音的主观反应的相关性研究。这使我们能够可靠地为车内人员提供最佳质量的音频。

500

恽毅博士,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龙旗科技股份音频专家

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龙旗科技股份音频专家恽毅博士以横跨学术与产业的独特视角,分享了智能座舱车载电声的智能化趋势。他指出,智能座舱的快速发展带动汽车声学产业链开始整体爆发。有相关数据表示,十几年前一辆25-30万元的车的电声成本平均在200多元,现在接近30万的车的电声成本接近2000元,此外,他也列出了目前国内汽车音频领域的一些弱点。

恽毅博士表示,车载音频作为体验的重要环节和智能驾舱的重要部分,势必将成为车圈各家入局者尤其是优势消费电子类或强互联网基因玩家关注的焦点和突破的方向。恽毅博士总结,车载音频将随着智能座舱规模化扩张,并列举了车载音频领域智能电子产品化演进的五种趋势:

作为新能源车的新质生产力之一,音频体验是智能座舱重要卖点;智能语音交互演进为智能座舱系统以及车载AIGC的首要门户,将与前端传感器及AI系统深度场景化融合;内容供应商日趋与车机厂商开展跨界合作,将会是车载音频新技术落地推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智能座舱主机芯片平台以及车机系统融合支持对车载音频功能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硬件与系统平台提前布局,后期软件算法快速迭代OTA升级,正成为车载音频功能的核心驱动方式。

500

戴旭昶,海德声学(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电信技术总监

海德声学(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电信技术总监戴旭昶以“汽车音效测试:多维空间音频质量评分”为主题,分享了在汽车音频评价领域的方案以及进展。戴旭昶指出,音频播放很难像其他领域一样用国际标准进行评定。在此背景下,他提出可以建立一个听觉大模型来分析音质,可以短时间内获取一个比较可靠的结果,并介绍了其公司如何利用大模型进行音频测试,并从失真、音色、空间感、沉浸感、总体分数的多个维度上给出评价。

500

尉鸿轩,未来黑科技联合创始人

未来黑科技联合创始人尉鸿轩作“AR HUD赋能自动驾驶和座舱体验”主题演讲,分享了其对于行业以及HUD(head up display,抬头显示器)现状以及发展的理解。尉鸿轩指出HUD的市场增长率很快,预计今年国内的配置率会达到15%以上。

尉鸿轩表示,HUD是智能座舱内刚需的交互方式,不是昙花一现的噱头,HUD的交互可以解决驾驶员的余光和焦点的问题。他认为,在自动驾驶之前到来的半自动驾驶时代,AR HUD可以解决司机与自动驾驶的信任问题,它会清楚地知道自动驾驶接下来的动作,“比如我通过AR HUD,知道前面有一辆卡车,我并一个线然后超过它,可以再并回来。”目前市面上大多数AR HUD都是二维的,未来黑科技正在研发能够真正融合的,三维的光场AR HUD。 

500

王磊,芯聆半导体高级AE总监

芯聆半导体高级AE总监王磊作“车载音频功放国产化路径和思考”主题演讲。王磊表示在智能座舱中,音频部分十分关键,芯片正好起到纽带的作用,所有的声音都要通过功放芯片把它播放出来,在后面推动扬声器。

王磊表示,目前公司已经有了通过车规认证并量产的产品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表示现在的主要思路是对当前主流市场上的方案做平行替代,但为了避免后续的内卷,他们正努力做创新,做突破。包括做到软件硬件的兼容、电磁兼容、热的性能、可靠性,以及一系列优化,经过积累之后,公司未来会打造一款超越前辈的产品。

500

在上述主题演讲结束之后,恽毅,戴旭昶,徐景瑞,徐宏明,尉鸿轩,王磊共同围绕“智能座舱产业链的协同发展”进行了圆桌讨论。共同探讨了汽车下半场智能化的主要机会点和主流方向,大规模的软件生态的协同合作,国产芯片如何打入整车厂、Tier1等问题。

除了热门主题演讲,本次大会还设立了自动驾驶及投并购分论坛以及供需对接会。

500

自动驾驶及投并购分论坛

自动驾驶及投并购分论坛中,广汽资本上汽恒旭北汽产投等众多汽车产投集结,天风证券研究所汽车首席邵将、BorderX Lab Inc. 合伙人及中国区总经理吴辛、蔚赫信息的创始人兼董事长辛志鹏、木牛科技联合创始人冀连营、魔视智能投融资总监琚沙赫、NewAutoHub创新加速营总经理,新汽车投资人俱乐部秘书长胡海、轩元资本创始人王荣进、和高资本创始人何宇华进行了主题演讲以及圆桌会谈深入沟通。

500

汽车&芯片供需对接会现场

供需对接会现场,国内两家整车厂与十几家汽车芯片公司展开火热的交流,拉近了整车厂与芯片厂商的距离。双方重点针对MCU、SBC、PHY、车规BCD工艺器件等替代芯片需求等与芯片厂商开启需求对接,在深度的沟通交流后,最终达成了多项潜在合作。

芯智库是由芯片超人和天风研究发起成立的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专家智库和高端圈子。目标是以人、企业、趋势为核心,以打造芯片专家智库和芯片专家圈为起点,通过深度访谈和立体化跟踪打造各领域的企业库、项目库、资源库、数据库、产业图谱和指数化趋势分析,智能汽车是芯智库切入产业的第一个核心点。

为打破车圈与半导体圈的边界,芯智库利用自身积累的芯片专家库,结合天风与芯片超人的产业资源,从芯片的角度看车以及从车的角度看芯片,帮助车企能够更为体系化地去解决芯片选型、制造、供应策略等问题。

500

在成立的一年多中,芯智库立足于汽车和芯片,已经了组织了七场行业大会(本次大会是我们参与组织的第七场汽车半导体大会),43场汽车相关的沙龙。主题范围涵盖汽车芯片、缺芯换芯、认证体系、零部件拆解等多个方面,并从中挖掘了汽车芯片领域相关的近千位优质嘉宾,其中近90%均是来自芯片大厂、Tier1、整车厂的供应链、技术专家或者一把手。

未来,芯智库会持续迭代、做深、做专、做强,以“科学研究、服务产业”为使命,将芯智库打造成中国半导体人自己的有价值的头部智库平台,同时在车圈不断深入扩展,希望能在智能汽车发展趋势中为产业人士提供真正的价值思考,助推产业发展。

500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