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价格“算法审查”,可行吗?

观点:解决“大数据杀熟”等价格违法问题,应对互联网公司定价进行“算法备案”或“算法审查”。

最近这几年,由于美国“科技战”带来的供应链安全威胁,国产办公软件逐渐受到了用户的青睐,并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这本来是件好事,但近日某国产办公软件在拿到市场份额之后,便开了“作妖”了。

就在昨天,媒体曝出国内知名的移动端办公软件,对会员用户进行“套娃式”收费,办了会员之后呢,要使用“AI”新功能,还要办“超级会员、超级会员PRO、大会员”。总之,就是让用户不断地花钱升级会员。

而且,不同用户升级会员,定价还不一样,被用户质疑软件会员也开始玩“大数据杀熟”了。

“屠龙少年,变成恶龙”的魔咒,消费者似乎早已司空见惯了,但这次国产办公软件“套娃式收费”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伤害的不仅仅是该办公软件自身的用户,更是整个中国自主软件行业的整体形象声誉。

中国用户“支持国产软件、支持自主软件”的消费氛围来之不易,用户放弃了成熟的国外办公软件,用实际行动来支持国产软件,以前你可以说他们“崇洋媚外”,现在如果他们因为套娃收费再次转向国外软件,就只能说国产软件是“自作自受”了。

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杀熟等价格违法,如同“鬼魅”一般,隔三差五就萦绕在中国用户的头上,有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解决呢?

当然有,我在四五年前就提出过,要从根本上解决互联网“大数据杀熟”、“套娃式会员”等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建立互联网定价的“算法审查”机制或“算法备案”机制,你的价格算法是什么,针对不同用户是怎么计算的,你都要公开透明,你要在管理部门那里有算法备案,“价格算法”不能成为互联网的一种“暗箱操作”,像魔术表演中“黑箱”一般的存在,这其实和人们去市场买东西是一样的,商家的秤都应该摆出来接受监督。

其实,从前几天的“重庆燃气智能表卡”事件,到国产办公软件的“套娃式收费”,都在说明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数智技术的进步应该“以人为本”,人类发展数智经济,应该给每个人都带来价值感,如果一项数智技术升级,不仅没有给用户带来效率、价值和实惠,反而让他们付出了成倍的成本,带来了商业上的反效率,那这样的数智科技是值得怀疑的。

你同意对互联网公司的定价进行“算法备案”或“算法审查”吗?

500


| 科技道,数智经济第一人(代表作《数智经济》《数智经济100大生产力跃迁(筹)》)

| 商业道,资产轻量化导师(代表作《轻资产时代》《商业向心力》《末端爆发》)

| 公关道,公关三十六计玩咖(代表作《金牌公关人》《无公关,不品牌》)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