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男性,女性择偶更倾向于找同圈子的,而教师这个群体本身就是女多男少

【本文来自《拿着铁饭碗却愁嫁,为什么县城里最容易“剩下”的是女老师》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其实原因没那么复杂。虽然女老师脱单难的问题,的确与其择偶观有关,但是更为根本的原因,是性别比例失调。

这里直接贴个某市前年的教师公示名单:

500

这里一共21个人,其中7男14女。

一般来讲,在体制内岗位中,公务员:教师:其他事业单位人员的比例大约在1:3:2左右。那么21个新入职的教师,差不多也就只对应7个新入职的公务员——换句话说,就算这7个新入职的公务员全是男的,这14个女性如果只以公务员为为择偶目标,那也还得剩下7个。

然而,现实情况是,无论是公务员还是其他事业单位,都普遍是女性比例高于男性。虽然比例不至于像1:2这样悬殊,但在女多男少的大体格局下,只要还是以体制内男性为首要或者唯一的择偶目标,那么就算是把其他体制内单位的适婚男性全部给女教师,也必然会有相当一部分女教师还是会被剩下。

更何况,男性的择偶范围相对会开放很多。如果说体制内女性在择偶中,对“对方也必须是体制内”这个指标的权重是80%,那么体制内男性可能就是60%、50%。这导致,相当一部分体制内男性并不特别在乎对方的工作性质。如此,女性的可选择范围也就更少。

过去这些年,社会对男女的要求,往往是男性要在外奋斗挣钱,女性不求挣多少钱,回到小县城考个编制,过个安稳日子就挺好。但选择必然是有代价的,越来越多的女性都希望回家过安稳日子的同时,必然会挤占体制内男性的比例。如此,虽然安稳日子的确是过上了,但是择偶的范围也变小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性别比例失衡的体制内,如果女性必须以体制内作为唯一的择偶目标,那么这就相当于一场春运抢票,注定了会有人剩下。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做的无非就是看看还有没有其他交通方式,或者干脆就不回家。

除此之外,几乎不会有其他的可能。

热门评论 4

  • 白马浪 我思故我在,脑袋不会坏!
    我亲戚是一位男老师,他告诉我,学校里虽然女多男少,但是绝大多数女老师看不上男老师,主要原因还是嫌钱少。我觉得男女没有真正平等,虽然工作平等,但许多女性在心理上还希望找一个比自己地位收入高的配偶,最好是有权有势,让自己舒舒服服过日子。嫁个好老公,少奋斗多少年的这种思想的女孩很多,依附心理很强。而男性普遍没有这种想法。
  • wanglaow 开明君主制超算版: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真女权的话,那就应该 女性下嫁成为社会的主流。
    正如,男权的话,高阶层男人更容忍下娶。
  • 如果原生家庭相差不多,有多少女老师看得上同学校的男老师?又有多少体制内的女人看得上体制内差不多岗位的男人?以前结婚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抵抗风险,现在人结婚是为了什么呢?如果想通了结婚的动机和社会条件的改变,就知道剩男剩女根本就是无解的问题,或者说剩男剩女根本就不是问题。
  • 根本问题还是功利心、等级观念,导致刻板教条没活力,自己把路堵死。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28
最热 最早 最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