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办托儿所、平等幼儿园、直面性别差异,是解决生育率低的正确方向

【本文来自《生育养育成本应该谁来承担?》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凡事要讲道理,按道理办事,才能把事情办好。娃是自己生的,当然就得自己养;国家是人民的领导者、社会的管理者,应当为人民提供社会保障,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个人的生存成本;企业是生产单位,抓生产促效益才是本职工作,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应该为员工提供生活便利。

这就是每个角色的定位。

现在生育率过低的问题,首先是现代化大生产的模式下,人的生存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繁殖模式没跟上这个变化;其次是东亚人口密集、后发展、加上全球资本主义对东亚的重点剥削,使得个人的资源过度用于生存竞争,积压了人本来用于繁殖的资源。

解决的办法,短平快的方案是:某些通过规模化能够大幅降低成本的服务,由国家为国民提供,比如大力兴办社区托儿所(解决生孩子严重影响工作的问题)、国家承担大部分幼儿(包括农民工的孩子)入读幼儿园的成本(目前私立幼儿园费用太高,造成起跑线上的不平等)。

尤其特别要指出的是,要承认性别差异的客观存在,直面性别差异带来的男女就业差异,才能真正做到男女平等。这两天刚好有个新闻,新入职女员工隐瞒怀孕的事实,在体检时被企业发现,予以辞退,法院判企业赔偿3万元。法院的目的是维护女性权益,产生的结果是促使企业尽量避免招聘女员工,法院的判决维护了一个女人的利益,但损害了所有女性的利益。人都想有份收入保障,包括怀孕的女子,但入职后生育,必然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企业当然不愿意自己承担生育率这个全社会的责任。解决办法是:对个人增收一点生育险,就像征收失业保险一样,女子怀孕休假后由国家发放生育保障8个月,金额不低于女子上年度实际收入的150%(因为很多企业实际都会降低申报员工收入),还未就业未交过生育险的女子按社会最低收入标准的2倍发放;另一方面,女性入职也有义务告知企业怀孕的真实情况。

这样,一方面降低生育期间收入上的顾虑,一方面降低生了以后带孩子的顾虑,再一方面解决企业招聘上的顾虑,生育率必然会有好转。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