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羊是牛它家的!

大家好

我是大脸喵

新的一周开始了

一起加油~

再过五天就是周末啦!

500

先来看看

本周都有哪些小知识吧

500

500

牛和羊是我们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两种动物了,不管是从体型、外观,还是味道上,明明都不一样,但在科学的世界里,它们竟然属于同一种!

我们常吃的家牛、牦牛、绵羊、山羊,还有野外的羚羊、野牛等,它们都是偶蹄目-反刍亚目-牛科的动物。

羊属于牛科,这已经很奇怪了,还有更奇怪的。在牛科-羊亚科的下面,有一个牛羊族分类,麝牛就被分到了这个分类里。

500

麝牛

这可真是牛中有羊,羊中有牛啊。

不仅如此,非洲纪录片中常常能够看到的,大型食草动物角马,它其实还有另一个名字,那就是牛羚,其实它是一种大型羚羊,同样也属于牛科。

500

这些分类如此奇特,还是要归功于最近文中常提到的,瑞典植物学者林奈。

他将自然界分为了植物、动物和矿物三界,又在动植物界下,设立了纲、目、属、种四个级别,从此确立了生物分类的阶元系统。

后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明确了分类研究在于探索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所以,出现这种牛羊马的混乱情况,也就不奇怪了。

500

红心火龙果和普通的白色火龙果相比,口感更好,而且在富含维生素C和各种矿物质的同时,又具有低脂肪、高磷脂、低热量的特点,是当下很火的一种健康水果。

不过,幸好它在上市时,商家们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要是它也像草莓、西瓜那样用自己的中文学名,那它可能就没有这么受欢迎了~

因为,红心火龙果的学名叫做哥斯达黎加量天尺

500

和白心火龙果一样,它们都是仙人掌目-仙人掌科-量天尺属的植物。

之所以有这样霸气的名字,跟它们修长的身材有关,家养的量天尺通常可以长到4米左右,野外环境下则可以更高。

500

量天尺

所以

红心火龙果长这样

500

500

500

现在C位这个说法很流行,那么我国省份里的C位又是谁呢?

湖北以去到任意省份,最多只要跨越2个省的优势,妥妥的站住了C位,这还多亏了内蒙古的帮忙。

不信大家可以来数一数

500

500

500

很多人都知道,那些被邻国陆地所包围的,没有海岸线的国家,被称为内陆国家。

那世界上有没有被内陆国家包围的国家呢?它们又被称为什么国家呢?

500

世界上还真有这样的国家,它们被叫做双重内陆国

目前世界上只有两个双重内陆国,一个是欧洲的列支敦士登,另一个是亚洲的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

由于远离海洋,交通条件、气候条件都不是很理想,所以内陆国家经济普遍落后。

按道理,双重内陆国家的情况应该更糟,但列支敦士登却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

国土面积只有160.5平方公里,全国总人口仅为37666人(2016年),但却以平均每人50,000美元的国民生产毛额,名列全世界第一,也是少数世界上人均公司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500

有趣的是,这个国家还可以整租!

从2011年,列支敦士登决定将允许出租整个国家,在承租国家期间,你可以品尝到来自列支敦士登王子私人酒窖的红酒,享受皇家般的待遇;

可以在矗立在半山腰的王宫瓦杜兹城堡里,一边享用大餐一边俯瞰首都瓦杜兹;

还可以,在冬季时去滑雪、乘雪橇,或是去看焰火,坐马车去游览瓦杜兹的大街小巷……

然而租国事业似乎到现在还没有开张,曾经歌手Snoop Dogg想租下来拍个MV,但被列支敦士登政府傲娇的拒绝了,因为租可以,但你没有提前预约,临时租,我们是拒绝的。

500

虽然经济上没法比,但在有趣这一点上,同为双重内陆国家的乌兹别克斯坦也不甘示弱的。

虽然被内陆国家包围,但是由于国土面积大,国内有面积可观的湖泊,于是乌兹别克斯坦政府斥巨资,组建了一支拥有40艘军舰的海军

但由于气候干燥,降水量稀少,咸海水量正连年下降,这个昔日让40艘军舰威风八面的大湖,已经接近干涸,科学家们预测,咸海也许会在2021年彻底消失。

有人说到时可以把军舰卖给蒙古,但蒙古海军也是有心无力呀,毕竟他们自己的军舰现在也都去经商了,再买军舰又有何用呢?

500

500

作为一个罕见姓氏,虎姓给人感觉非常霸气,再加上历史上虎姓的名人都是统兵的将领,也更加增添了这个姓氏的气质。

但在四川、云南等地,这么霸气的虎姓,却读作māo。

500

虎姓的起源有几种,其中Hǔ音主要源于姬姓,出自远古“八元”之一伯虎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而māo音主要来自于唐朝时期回族的虎威将军,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云南昭通地区《虎氏家谱》记载:“吾祖奉请来朝。唐王亲封虎巍将军……故由此子孙永远姓虎。”

据说后来虎姓人中有人改做了皮货生意,生意场上忌讳“与虎谋皮”,所以他们便随机应变的说自己姓māo。

还有一种māo音源于古老的虎图腾信仰,为了避讳信仰所以改变了读音。

就这样,原本霸气的虎姓,就变萌了。

500

以上

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

来自公众号费米科学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