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记忆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提起青春,人们会想到初升的太阳;说起青春,人们会看到含苞待放的花蕾;谈起青春,人们会听到初春时的雨声。我的青春时代是令人难忘的时代,正好赶上国家恢复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和改革开放,全国上下进入思想大解放、改革大起步、国门大开放的时代。

当从广播中听到全国将要恢复高考的消息,自己反映平平,主要是文化课基础较差,中学没正经学,平时爱好画画,尤其黑板报是我强项,学校小有名气,还参加了省里举办儿童画展。工作事情也不犯愁,父亲1976年调到伊敏河露天煤矿,每家可以解决一名招工指标。就在我犹豫不决是否参加高考的时候,班主任王达人老师的话点醒了我,“一定要参加高考,考上就是国家干部了”,从此决心参加高考,1977年考上了鸡西师范美术班,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去成。1978年改报了理工科,差了十几分没有考上。1979年考上鸡西矿务局师范师专数学,从此转变人生的轨迹。

国家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一个很重要标志是对“文革”中一些被禁锢的文化产品的解放。正是这个时候:《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军港之夜》、《青春啊青春》等港澳台及海外华语流行歌曲竞相登陆,唱流行歌曲、听轻音乐,让我们大学生活如沐春风,如醉如痴日本电影《追捕》、《生死恋》、国产电影《牧马人》、《庐山恋》等,美国科幻片《大西洋底来的人》和《加里森敢死队》等电视连续剧,让我们了解美好世界、美好生活和美好青春;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谌容的《人到中年》等一些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小说相继问世,一改文革时期“高、大、全”那样对文学角色的描写,主题鲜明、内容真实、贴近生活的作品,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内涵。受流行歌曲、电影、电视、文学等方面影响,在思想认识上融入许多时代气息,对生活品质有了从量到质的变化,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爱美之心慢慢展现出来。穿港衫、穿喇叭裤成为流行,我特意在哈尔滨花了20元买了一件港衫,那可是工人半月工资,还把裤脚改成小喇叭式样。穿西装系领带还是禁区,我俏俏把父亲西装带到学校,拍照时候穿上美美。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我也特别关注时事政治、奋发读书、生活品质等内容,愿意看青年、健康、家庭等方面内容报纸、杂志,时刻准备着为创造美好生活必备的思想基础、文化基础和工作技能,为后来调到团委工作打下扎实基础。青年时代是充实的、是难忘的、是美好的,如果有可能愿意再回到那青年岁月。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