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要从小培养萝卜坑习惯么?

某区选拔小学生科学爱好者和文体爱好者,粗一看,基本小学生都可以申请,仔细一看细则。科学类分航模,电子等,要获得过市级别大奖-这是小学生哪,考试考的过前三名么?出论文的都有,到底是拼能力还是父母?文艺类特别注明管弦乐,还必须市比赛奖项,别的奖项不行。姥爷们就算了吧,别搞得太明显,国家减负,你们吃文雅一点,偷偷的搞,别全体宣传,让家长们怎么看?考第一学完初中课程有毛用。反正本人是不鸡娃,要鸡也没门路。

这和韩国医科大学老师全体辞职

相印成趣。

热门评论 1

  • 北京现在这种市级奖几乎都有家长代劳成分,还有评委会专家背书等等。

    这种镀金不会直接加分或者点招,是一个弧线比较长的利益关系。

    一个是履历好看,和学校建立利益共荣关系。

    履历好看在学校容易担任班干部、队团干部,便于学校打造有特长的“好学生”。

    校级全优生、优秀干部,履历过硬的才有足够的差异化,推送到区里竞选少先队三四五星章、区三好、市三好等等。

    区里、市里这些好学生评选很多,这么多学校瓜分,得有足够实力(镀金)的学生代表学校。而学校一般都有自身特色,学生镀的金也要符合学校特色。

    再有就是骨干教师也是学校要推的,骨干教师要录公开课,要有特色教科研究,这就需要趁手的学生顶上来录课做活动。一般也都是选金镀得好的,最好是自己班里的或者自己负责活动的干部。

    这样,学生镀金和学校就建立了牢固的共生关系。

    学生获得区级市级头衔,比如市三好,这可是实打实有升学大用的。学校和骨干教师获得相应评级评价,巩固名校地位。

    第二个是凭家长关系,孩子进圈子。

    混得好的,比如有高级别国际青少年交流活动,名额有限,孩子谁去谁不去,这都排着号呢。

    再者就跟mba班差不多,互相输送利益,互相背书。也不仅是孩子的事情,包括家长之间、家长与组委会、专家之间等等。

    不过呢,现在给孩子镀金要多层次多方位,仅有某一方面根本不够。

    至少,孩子还要混志愿者圈子,现在评选非常看重。志愿者活动平时要参加,假期要参加,这名额也有限。尤其有去外埠的活动,都是刷履历的好机会。

    还得练朗诵主持表演唱歌,为了关键时候能上台亮相,什么都好但怯场,学校老师肯定不推这样的。

    家长还得会写材料会拍剪短视频。写的材料水平要能过正规少年儿童刊物的编辑关。学校一般都有自己的合作刊物,编辑会找老师约稿,代表学校上刊是有稿费的。短视频得好设备横屏标准格式,还要有配音配乐片头片尾字幕旁白解说,最好能有较高审美,作出电影或者mv效果。不能拿手机竖屏一录,快剪加五毛转场效果。

    那种特别高的圈子不好进,没有拿得出手的资源一般也进不去。一般家庭有一般家庭的玩儿法,需要一些运气和机缘巧合,比如正好是一般又不差的学校,学校主推的骨干老师是孩子的班主任之类。加上学习好,推荐区三好很容易,市三好也有可能。

    总之,北京除海淀牛校还在深卷学习之外,其它区其它中等靠上的学校都改这么玩儿了。小升初是看这些的,传统好中学尤其是新建校区现在最郁闷的是生源不可逆的烂,他们在本学区招不满,想办法抢头部生源,除了学习,挺看重学生履历的。
    展开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20
最热 最早 最新

  • 应试不让那就只能这个呗
  • 根源不是二代,当然二代肯定机会和资源更好。

    体育和文艺,讲究名师、名校、名队(乐团)。

    孩子得师从名师,名师所在名校,带的名队。名队是经常比赛的,拿团体和个人奖。那些市级的奖项,都出自于这些数得上的人才梯队。

    人家梯队有自己的选材渠道,找不到这个渠道,就还是野路子,还没摸到庙门儿。
  • 奇佳
    北京现在这种市级奖几乎都有家长代劳成分,还有评委会专家背书等等。

    这种镀金不会直接加分或者点招,是一个弧线比较长的利益关系。

    一个是履历好看,和学校建立利益共荣关系。

    履历好看在学校容易担任班干部、队团干部,便于学校打造有特长的“好学生”。

    校级全优生、优秀干部,履历过硬的才有足够的差异化,推送到区里竞选少先队三四五星章、区三好、市三好等等。

    区里、市里这些好学生评选很多,这么多学校瓜分,得有足够实力(镀金)的学生代表学校。而学校一般都有自身特色,学生镀的金也要符合学校特色。

    再有就是骨干教师也是学校要推的,骨干教师要录公开课,要有特色教科研究,这就需要趁手的学生顶上来录课做活动。一般也都是选金镀得好的,最好是自己班里的或者自己负责活动的干部。

    这样,学生镀金和学校就建立了牢固的共生关系。

    学生获得区级市级头衔,比如市三好,这可是实打实有升学大用的。学校和骨干教师获得相应评级评价,巩固名校地位。

    第二个是凭家长关系,孩子进圈子。

    混得好的,比如有高级别国际青少年交流活动,名额有限,孩子谁去谁不去,这都排着号呢。

    再者就跟mba班差不多,互相输送利益,互相背书。也不仅是孩子的事情,包括家长之间、家长与组委会、专家之间等等。

    不过呢,现在给孩子镀金要多层次多方位,仅有某一方面根本不够。

    至少,孩子还要混志愿者圈子,现在评选非常看重。志愿者活动平时要参加,假期要参加,这名额也有限。尤其有去外埠的活动,都是刷履历的好机会。

    还得练朗诵主持表演唱歌,为了关键时候能上台亮相,什么都好但怯场,学校老师肯定不推这样的。

    家长还得会写材料会拍剪短视频。写的材料水平要能过正规少年儿童刊物的编辑关。学校一般都有自己的合作刊物,编辑会找老师约稿,代表学校上刊是有稿费的。短视频得好设备横屏标准格式,还要有配音配乐片头片尾字幕旁白解说,最好能有较高审美,作出电影或者mv效果。不能拿手机竖屏一录,快剪加五毛转场效果。

    那种特别高的圈子不好进,没有拿得出手的资源一般也进不去。一般家庭有一般家庭的玩儿法,需要一些运气和机缘巧合,比如正好是一般又不差的学校,学校主推的骨干老师是孩子的班主任之类。加上学习好,推荐区三好很容易,市三好也有可能。

    总之,北京除海淀牛校还在深卷学习之外,其它区其它中等靠上的学校都改这么玩儿了。小升初是看这些的,传统好中学尤其是新建校区现在最郁闷的是生源不可逆的烂,他们在本学区招不满,想办法抢头部生源,除了学习,挺看重学生履历的。
    展开
    感谢科普!原来北京是这样啊。
    。。顺便说一句,有些做视频,做论文什么的,也可以花钱解决。
  • abugg 作者
    全部楼层
    起一个名字好难
    这既然都不是竞赛,那以后中高考的时候这个称号能有用吗?没用的话就让那个小圈子里的人自己玩去呗。像我有个朋友孩子小学的时候因为和老师关系比较好,期末老师给了孩子一个校级的什么奖状,说这种荣誉多拿一点,以后有用啥的。家长也不懂,就来问我,说老师讲的以后高考啊出国啊都能用上,真的假的😅我说你这就一个小学自己的奖状,说不好听的,不就是排排座分果果么,还高考出国,老师也真敢忽悠。就全当哄孩子开心吧。
    所以本人建议吃相好看点,偷偷的搞,不要大张旗鼓,不就是资源集中么?!让广大家长心理好受点。
  • abugg 作者
    奇佳
    北京现在这种市级奖几乎都有家长代劳成分,还有评委会专家背书等等。

    这种镀金不会直接加分或者点招,是一个弧线比较长的利益关系。

    一个是履历好看,和学校建立利益共荣关系。

    履历好看在学校容易担任班干部、队团干部,便于学校打造有特长的“好学生”。

    校级全优生、优秀干部,履历过硬的才有足够的差异化,推送到区里竞选少先队三四五星章、区三好、市三好等等。

    区里、市里这些好学生评选很多,这么多学校瓜分,得有足够实力(镀金)的学生代表学校。而学校一般都有自身特色,学生镀的金也要符合学校特色。

    再有就是骨干教师也是学校要推的,骨干教师要录公开课,要有特色教科研究,这就需要趁手的学生顶上来录课做活动。一般也都是选金镀得好的,最好是自己班里的或者自己负责活动的干部。

    这样,学生镀金和学校就建立了牢固的共生关系。

    学生获得区级市级头衔,比如市三好,这可是实打实有升学大用的。学校和骨干教师获得相应评级评价,巩固名校地位。

    第二个是凭家长关系,孩子进圈子。

    混得好的,比如有高级别国际青少年交流活动,名额有限,孩子谁去谁不去,这都排着号呢。

    再者就跟mba班差不多,互相输送利益,互相背书。也不仅是孩子的事情,包括家长之间、家长与组委会、专家之间等等。

    不过呢,现在给孩子镀金要多层次多方位,仅有某一方面根本不够。

    至少,孩子还要混志愿者圈子,现在评选非常看重。志愿者活动平时要参加,假期要参加,这名额也有限。尤其有去外埠的活动,都是刷履历的好机会。

    还得练朗诵主持表演唱歌,为了关键时候能上台亮相,什么都好但怯场,学校老师肯定不推这样的。

    家长还得会写材料会拍剪短视频。写的材料水平要能过正规少年儿童刊物的编辑关。学校一般都有自己的合作刊物,编辑会找老师约稿,代表学校上刊是有稿费的。短视频得好设备横屏标准格式,还要有配音配乐片头片尾字幕旁白解说,最好能有较高审美,作出电影或者mv效果。不能拿手机竖屏一录,快剪加五毛转场效果。

    那种特别高的圈子不好进,没有拿得出手的资源一般也进不去。一般家庭有一般家庭的玩儿法,需要一些运气和机缘巧合,比如正好是一般又不差的学校,学校主推的骨干老师是孩子的班主任之类。加上学习好,推荐区三好很容易,市三好也有可能。

    总之,北京除海淀牛校还在深卷学习之外,其它区其它中等靠上的学校都改这么玩儿了。小升初是看这些的,传统好中学尤其是新建校区现在最郁闷的是生源不可逆的烂,他们在本学区招不满,想办法抢头部生源,除了学习,挺看重学生履历的。
    展开
    本人就听媒体说国家篮球都二代化了。其实真考试,谁怕谁呀?!问题是资源集中化,不是二代的篮球苗子就没有机会走这条道理。
  • 全部楼层
    abugg 作者
    这是竞赛么?这明显专业对口,都是走专业化体育,文艺类,科学类院校的。你也别激我,社会越混越老,胆子越混越小。抱怨一下还不成?
    这既然都不是竞赛,那以后中高考的时候这个称号能有用吗?没用的话就让那个小圈子里的人自己玩去呗。像我有个朋友孩子小学的时候因为和老师关系比较好,期末老师给了孩子一个校级的什么奖状,说这种荣誉多拿一点,以后有用啥的。家长也不懂,就来问我,说老师讲的以后高考啊出国啊都能用上,真的假的😅我说你这就一个小学自己的奖状,说不好听的,不就是排排座分果果么,还高考出国,老师也真敢忽悠。就全当哄孩子开心吧。
  • 全部楼层
    闹钟
    高考加分的,特别是发论文的,高考加分
    这俩称号需要发论文吗?没太看明白。
    我理解就是区里的一个选拔,出于萝卜坑的需要,设置了一些门槛。但得到这个称号有啥用呢,除了让自己开心一下?我们这边小升初没有任何压力,就看学区房,所以像北京这样地方,得个这种级别的称号,会不会对小升初有帮助,我是真不了解。但中高考哪些可以加分,我记得国家现在是出台明文规定了的,印象里范围缩得很小,区里头有这能量,弄个称号将来中高考都能加分?
  • 北京现在这种市级奖几乎都有家长代劳成分,还有评委会专家背书等等。

    这种镀金不会直接加分或者点招,是一个弧线比较长的利益关系。

    一个是履历好看,和学校建立利益共荣关系。

    履历好看在学校容易担任班干部、队团干部,便于学校打造有特长的“好学生”。

    校级全优生、优秀干部,履历过硬的才有足够的差异化,推送到区里竞选少先队三四五星章、区三好、市三好等等。

    区里、市里这些好学生评选很多,这么多学校瓜分,得有足够实力(镀金)的学生代表学校。而学校一般都有自身特色,学生镀的金也要符合学校特色。

    再有就是骨干教师也是学校要推的,骨干教师要录公开课,要有特色教科研究,这就需要趁手的学生顶上来录课做活动。一般也都是选金镀得好的,最好是自己班里的或者自己负责活动的干部。

    这样,学生镀金和学校就建立了牢固的共生关系。

    学生获得区级市级头衔,比如市三好,这可是实打实有升学大用的。学校和骨干教师获得相应评级评价,巩固名校地位。

    第二个是凭家长关系,孩子进圈子。

    混得好的,比如有高级别国际青少年交流活动,名额有限,孩子谁去谁不去,这都排着号呢。

    再者就跟mba班差不多,互相输送利益,互相背书。也不仅是孩子的事情,包括家长之间、家长与组委会、专家之间等等。

    不过呢,现在给孩子镀金要多层次多方位,仅有某一方面根本不够。

    至少,孩子还要混志愿者圈子,现在评选非常看重。志愿者活动平时要参加,假期要参加,这名额也有限。尤其有去外埠的活动,都是刷履历的好机会。

    还得练朗诵主持表演唱歌,为了关键时候能上台亮相,什么都好但怯场,学校老师肯定不推这样的。

    家长还得会写材料会拍剪短视频。写的材料水平要能过正规少年儿童刊物的编辑关。学校一般都有自己的合作刊物,编辑会找老师约稿,代表学校上刊是有稿费的。短视频得好设备横屏标准格式,还要有配音配乐片头片尾字幕旁白解说,最好能有较高审美,作出电影或者mv效果。不能拿手机竖屏一录,快剪加五毛转场效果。

    那种特别高的圈子不好进,没有拿得出手的资源一般也进不去。一般家庭有一般家庭的玩儿法,需要一些运气和机缘巧合,比如正好是一般又不差的学校,学校主推的骨干老师是孩子的班主任之类。加上学习好,推荐区三好很容易,市三好也有可能。

    总之,北京除海淀牛校还在深卷学习之外,其它区其它中等靠上的学校都改这么玩儿了。小升初是看这些的,传统好中学尤其是新建校区现在最郁闷的是生源不可逆的烂,他们在本学区招不满,想办法抢头部生源,除了学习,挺看重学生履历的。
    展开
  • 起一个名字好难
    这俩“爱好者”称号,小升初或者中高考的时候,给加分吗,能保送吗?啥用都没有的话,他们乐意哄自己孩子玩,那就玩去吧。
    高考加分的,特别是发论文的,高考加分
  • abugg 作者
    全部楼层
    起一个名字好难
    加分的竞赛不是有明令就那几个吗,你这属于那几个范围内的吗?属于的话就去告啊,在这说有啥用。
    这是竞赛么?这明显专业对口,都是走专业化体育,文艺类,科学类院校的。你也别激我,社会越混越老,胆子越混越小。抱怨一下还不成?
  • 起一个名字好难
    这俩“爱好者”称号,小升初或者中高考的时候,给加分吗,能保送吗?啥用都没有的话,他们乐意哄自己孩子玩,那就玩去吧。
    加分政策隔几年会有调整,这几年可能有用,下几年就没用了。但为什么这几年有用,后几年没用,那就是萝卜坑的妙用了。
  • 其实很简单,有些人只想捡现成的果实,不想花力气去种果树。
    像以前的单位企业篮球联赛,说是丰富职工文体生活,但个个单位上的都是特招的篮球运动员,普通职工只能做啦啦队。
    你不能立刻给领导添光彩,就老老实实靠边站好了。
  • 全部楼层
    abugg 作者
    你认为不加吗?调拨专业老师,精英小班化训练。教委出钱。
    加分的竞赛不是有明令就那几个吗,你这属于那几个范围内的吗?属于的话就去告啊,在这说有啥用。
  • 中国只有走大发展、大调整的路子,才能走出目前的难关。
  • abugg 作者
    起一个名字好难
    这俩“爱好者”称号,小升初或者中高考的时候,给加分吗,能保送吗?啥用都没有的话,他们乐意哄自己孩子玩,那就玩去吧。
    你认为不加吗?调拨专业老师,精英小班化训练。教委出钱。
  • 趋势是一直走向精英一体化、阶层固体化。。。
  • 减负目的是教育产业化,你太年轻了
  • 这俩“爱好者”称号,小升初或者中高考的时候,给加分吗,能保送吗?啥用都没有的话,他们乐意哄自己孩子玩,那就玩去吧。
  • 到时候“掀桌子”就行了!
    完全没必要焦虑,
    更没必要跟着“指挥棒”下注。
  • 匿名网站你怕毛啊,还某区。既然不爽就不要怂!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