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正式加息,却很敷衍
3月19日,日本央行宣布取消负利率政策,将基准利率从-0.1%上调至0-0.1%。
这是日本央行2007年以来首次加息。
此外,日本央行取消YCC收益率曲线控制,停止购入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也就是停止印钞购股,还停止购入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
但最关键的是,日本央行仍然维持印钞购买国债。
日本央行果然是先采取“一边加息,一边印钞”的模式来敷衍一下美国,整体还是能拖一时是一时的态度。
对于日本这样加息,市场整体也不意外。
早在2月份日本央行的口风开始180度转向后,市场对日本3-4月份加息的预期是非常强烈。
我在3月12日的视频也分析过,日本最迟4月份就会解除负利率,取消YCC,但仍然还是会维持印钞购债,只是购买量会比之前小。
不过,日本这次加息,比我之前预期4月加息,还要提早一个月,这说明美国给日本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但即使美国这样强压,日本央行仍然采取这种一边加息一边印钞的方式来敷衍,这也说明日本自身债务压力巨大,明知道大幅加息,停止印钞购债会出现严重问题,所以日本当前是一副不情愿加息的模样。
日本央行称,在国债收益率快速上升的情况下,日本央行将做出灵活的反应,比如增加日本国债的购买量。
其实结束负利率不重要,因为日债收益率早就已经涨到0.7%,市场已经实质加息。
关键是日本央行是否继续印钞购债。
现在取消YCC,只不过说日本央行不会为了维持日债收益率,去无限购债,但仍然还是会印钞购债。
这说明日本央行这次加息是比较虚的,更多只是敷衍。
也证伪了最近一段时间流传的“日本自己想加息,美国逼迫日本不加息”的说法。
事实是,日本央行去年一直都是嘴硬说不加息,一直到去年12月19日,日本央行继续嘴硬说要等美联储降息之后,再考虑加息。
但在东京地检署搜查安倍派后,今年1月,日本自民党三大派系宣布解散,包括安倍派、岸田派、二阶派。
然后今年2月,日本央行态度马上180度转变。
2月22日,植田和男称“日本经济处于通胀而非通缩状态”,他还认为,工资和物价的良性循环将会增强,暗示解除负利率政策的条件正在逐渐成熟。
也是基于此,市场开始大幅提高日本加息预期。
3月9日,日本时事通讯社就报道,日本央行可能于3月19日的政策会议上决定取消YCC,并结束负利率政策。
一个很简单的逻辑,现在日债规模如此庞大,日本自己不可能主动自愿加息,所以只要日本选择加息,大概率是迫于外部压力。
日本现在并没有加息的理由,去年通胀率高于3%,还嘴硬说不加息,今年通胀率降至2.2%,才反倒改口说要加息。
所谓春斗加薪5%,也只是明面上找来一个理由而已。
所以,目前来看,显然是日本自己并不想加息,但在美国逼迫下,才不得不加息,所以才会这样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还采取“一边加息、一边印钞”的扭曲货币操作。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美联储今年都要降息了,日本才要开始加息。
这其实在历史上是有迹可循,并不奇怪。
1980年以来,基本每次美联储加息后,日本大多数时候都会跟随加息。
比如,1979年美联储开始激进加息,一口气加息到15.5%利率,1980年3月加到20%的利率峰值。

当时日本央行也是在1980年加息到9%利率。

美联储1980年那次激进加息,收割目标是拉丁美洲,引发1982年拉美债务危机。
但日本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美国先是在1985年,开始大幅推升日本资产全面泡沫化,然后美联储在1988年3月是开始精准加息,一直加到1989年2月,利率从6.5%加息到9.75%;

然后美联储是在1989年6月开始降息,一直降息到1994年,从9.75%利率,降息到3%利率。
然后你说巧不巧,就在美联储1989年6月降息的时候,日本也在同月开始加息。

日本从1989年6月,一直加息到1990年8月,把利率从2.5%,加息到6%;
而日本股市在1989年加息途中仍然疯涨,一直到到1990年1月才开始崩盘。

日本一直维持6%的高利率将近一年时间,到1991年6月才开始降息,然后日本股市又开始一波大跌,一直跌到1992年8月才跌到谷底。
需要注意,美联储是在1989年6月降息,然后日本接力加息,戳破日本泡沫后,美联储开始大幅降息,一直降息到1994年,在这个过程里,趁着日本泡沫破裂,大量日本资产跌成白菜价,海量美元开始大量抄底日本核心资产,最终完成本轮对日本的收割。
美元潮汐的收割套路一向如此,先在上一轮美元放水周期里,海量美元撒往全世界,推升目标资产全面泡沫化。
然后美联储在泡沫顶端开始加息,回收海量美元,戳破对方资产泡沫。
而在美联储降息之后,往往才会爆发金融危机,这时候美联储降息又释放,抄底对方白菜价资产。
高价卖出,低价抄底,中间的价差,就是美国资本收割的利润。
这还只是第一重收割。
美国利用金融霸权,往往会利用对方爆发金融危机的时候,利用IMF这些收割镰刀,以救市名义要求对方按照新自由主义经济来改革,改造成便于美国资本收购的模样,全面放开金融。
这时候美国资本就以救市名义,大量抄底对方核心资产,实现金融殖民,入股对方核心资产。
比如韩国就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国家差点破产,最后为了获得IMF的贷款,全面放开经济和金融,所以三星这些韩国头部企业,超过一半股份都被美国资本买走,这使得韩国三星这些核心企业过去20多年的发展,大部分利润都流入美国资本的腰包里。
通过收割,完成金融殖民,长期分走对方发展红利,这才是真正的收割。
日本在90年代泡沫破裂之后,日本金融有30年时间萎靡不振,期间有两次美联储激进加息,日本也有小幅跟随。
一次是美联储1999年6月开始加息,一直加到2000年5月,利率从4.75%,加息到6.5%;

然后日本是2000年8月才开始加息,只加息一次0.25%,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只是象征式加息,2001年日本就很快降回0利率。

还有一次是美联储2004年6月开始加息,一直加到2006年6月,从1%利率,加息到5.25%利率。

然后你说巧不巧,美联储2006年6月加息停止,然后日本在2006年7月才开始加息,一直加到2007年2月,然后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才降回0利率。

不过,日本2007年那次加息幅度也不大,只加息2次,加息到0.5%,只比2000年略微高了一点。
但比较搞笑的是,有人就把日本2000年和2007年的加息,当做是日本对美国金融背刺,认为是日本加息才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
这是比较典型的倒果为因。
日本2000年只加息0.25%,2007年只加息到0.5%,这么小的加息幅度,只是象征意义,实际影响根本不大。
现实的因果逻辑应该是,美联储1999年6月开始激进加息,才戳破2000年互联网泡沫,日本2000年加息0.25%,只是在美联储激进加息影响下,小幅被动加息。
2008年次贷危机也是如此。
美联储2006年开始激进加息,是戳破2008年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2007年小幅加息,也是受美联储影响,才被动小幅加息。
所以,这里不是什么日本金融背刺美国,日本也没那个影响力和能力去引发美国金融危机。
而且日本这种非正常国家,链子都还在美国手里牵着,美国要收割日本,日本更有可能迎合收割,而不是去搞金融背刺。
另外,从加息时间来说,日本加息都是滞后于美联储。
1989年是美联储开始降息,同一个月日本开始加息。
2006年则是美联储加息到高点,开始停止加息,日本才开始加息。
日本加息是果,美联储加息是因,不能倒果为因。
我之前也梳理过一个美联储加息,再到金融危机爆发的时间间隔。

1980年以来,基本每次美联储激进加息幅度超过5%,都会引发金融危机。
1980年加息到20%,引发1982年拉美债务危机。
1988年加息到9.75%,戳破1990年日本泡沫。
1994年加息到6%,引发97年亚洲金融危机。
1999年加息到6.5%;,戳破2000年互联网泡沫。
2004年加息到5.5%,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
只有2015年那轮加息属于加息到一半,就戛然而止,所以没有引发较大的金融危机,但也引发2019年钱荒危机。
从历史来看,每轮加息周期,从美联储首次加息开始算,差不多2-4年内会爆发金融危机。
而且需要警惕的是,往往得美联储降息之后,才会爆发金融危机,而不是加息途中爆发金融危机。
比如1982年美联储开始降息,然后拉美债务危机爆发。
1989年美联储开始降息,1990年日本泡沫破裂。
2007年美联储开始降息,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
只有2000年互联网泡沫,是在美联储加息途中被戳破的,其他都是美联储降息之后才爆发金融危机。
这次美联储是2022年开始加息,去年加息到5.25%,按照历史规律看,2024年-2026年,是有可能爆发金融危机,我个人感觉2025年爆发金融危机的概率会比较大,今年下半年可能也有一些概率,但没明年概率大。
美国要么收割别人,要么割到自己。
现在美国自己的金融窟窿问题很大,美元霸权已经出现明显问题,所以当前美国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想要对外收割,来缓解自身问题,但很可能是事与愿违,美国对外收割的同时,自己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并不小。
当然,这只是从历史规律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规律,不保证这次会不会有例外,毕竟历史不会完全照搬,我们也不能完全刻舟求剑。
但毕竟1980年以来,美联储每次加息超过5%都会引发金融危机,还没有例外过,所以我们也是需要提高警惕。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作者:星话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