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公正的法律,最平凡的真理:借债还钱,杀人偿命
最公正的法律,最平凡的真理:借债还钱,杀人偿命
最近,不满14岁的被法律称为“未成年”人的杀人案件频频曝光。
其中不乏手段残忍,布局缜密,心理素质极高的少年杀人狂魔。
甚至在作案前,他们就已经预想过“杀了人”也不会被判死刑,因为自己有法律保护。
是的,法律保护“未成年人”,但是法律如何保护被“未成年人”杀害的“未成年人”呢?看来逻辑上并不是很顺。
为什么在许多场合下,我们并没有考虑“年龄”?
假如你年龄只有13岁,可是你或者下棋赢了或者跳水得了满分,是不是这都不算数?还有古代甘罗12岁拜相,出使外国是否被外国君主拒绝会谈,怕他太小,说话不算数?
既然如此,为何在犯法时把年龄当做“免死金牌”。
借债还钱,杀人偿命是最公正的法律,最平凡的真理。
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将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由十四周岁降低到十二周岁,并附加了一个程序性限定条件——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这意味着只有经过最高检核准追诉,案件才能进入刑事司法程序,由法院经过审判定罪量刑。
年龄既不是犯罪的理由,也不是逃避法律责任的借口。
“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判断是有问题的,因为不能排除有人生来就具有排他的基因,正如有些幼鸟生来就要把它的同胞兄弟从鸟窝里挤出鸟窝摔死。这不用学,也不用教。
法律不要保护邪恶,而是要惩治邪恶。
最后,听一听一位被害少年母亲的心声,听了真让人心碎。
“我的儿,你这一走让妈妈十几年的呕心沥血付之东流。你这一走,让妈妈如何能够承受。愿我儿天堂一路走好,愿我儿天堂无忧无愁。愿我儿英灵保佑,让那些害你的人早日得到法律的严惩,还我儿公道。”
保护不了弱者,镇不住坏人,那一定是法律出了问题。是立法思想出了问题。
惩治罪犯是罪犯最好的归宿,怜悯罪犯是上帝的差事。
法律应该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善良人付出的代价更大。
杀人犯既然有能力杀人,他就有担当去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