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白之冤之一 以色列现有国土是非法的,是从巴勒斯坦人手中抢来的
许多人认为以色列的国土是非法的,是从巴勒斯坦人手里抢来的。事实并非如此。现在谈谈我的看法
我认为以色列的土地来源是由4个部分组成的
第一部分:
这部分土地是犹太人在1948年前从阿拉伯人手中买来的
在农业社会,人必须依靠土地资源才能生存,土地问题与人口问题紧密相连。所以先谈一谈勒斯坦土地上的犹太人
1.大家都以为自两千年前犹太人被驱赶出巴勒斯坦星散于世界各地之后,巴勒斯坦土地上就没有犹太人生存了。其实不是那样的。在那之后一些零散的史料记载仍有一定数量的犹太人生存在巴勒斯坦地区。
据载:中世纪时期,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数量估计在几千到几万之间。(但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这些犹太人主要集中在耶路撒冷、希伯伦、西安纳和塞法特等城市以及加利利地区的一些乡村。在这个时期,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从事商业、手工业和农业等各种职业,同时也维护了他们的宗教和文化传统。
十二世纪一位犹太朝圣者“卞雅悯·土德拉”大约在公元1170—1171年间朝拜圣地,在巴勒斯坦地区他探查到1440个犹太人。
要知道那是在12世纪大漠之中人口密度不高,贫乏的巴勒斯坦地区。在当时那种交通,通讯手段相当落后,信息扩散,信息采集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居然能探查到1440名犹太人。这起码可以说明在那个地广人稀的地方,犹太人的分布密度不会太低。
在中世记有一定数量的犹太人生存在巴勒斯坦地区,这些犹太人应有自己的土地。
2.到1947年联合国11 8号决议分配土地方案时,巴勒斯坦地区的以色列人数已经是约61万人了。如此规模的人口,必然要有一定数量的土地才能够生存
现在重点谈谈土地问题:
在这里需要引起重视的是,由于19世纪末世界各地发生的反犹运动,特别是欧洲的反犹运动,使欧洲犹太人大量进入了巴基斯坦地区。
这些有较高文化程度和契约意识的犹太人在购买土地时都留下了当时购买占有土地的凭证,即地契。
而19世纪末英国作为中东殖民地的宗主国在巴勒斯坦地区开始大规模土地兼并私有化进程,则给了犹太人“买地建国”大好时机。购买土地的资金来自于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组织和机构,如犹太国家基金会、犹太移民局等。由此犹太人开始大规模购买土地。
当时巴勒斯坦的土地基本掌握在大地主手中,特别是“在外地主”(土地在巴勒斯坦,人却生活在其他国家)掌握了巴勒斯坦至少20%的肥沃耕地。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卖地赚钱,这为犹太移民购买土地提供了极大方便。如生活在大马士革的大贵族阿卜杜尔·拉赫曼,拥有30万亩优质土地,是巴勒斯坦地区最大的在外地主,他几年内就把大部分土地卖给了犹太移民。
犹太人买地非常精明,他们不是把钱平均撒向巴勒斯坦的每一个角落。由于巴勒斯坦地区有许许多多大片的有史以来就没人声明所有权的沙漠荒丘地带。因此犹太人采取了渗透买地的办法,既在买下了两块土地之后再慢慢的把两块土地之间这些无主的沙漠荒丘渗透到自己的领地范围之内。
不可否认犹太人确实极其勤劳刻苦,随即这些沙漠荒丘被便他们改造成了可耕地。
如,特拉维夫城市的建立:
(此处下载了一张照片希望观网上能看到。)此照片是1909年4月犹太人聚集在中东一片荒地上抽签决定自己土地的照片。66个犹太家庭,100多个犹太人在犹太民族基金的财政援助下,于雅法城以北一片无人声明所有权的荒芜的沙漠丘陵地带中买下了12英亩寸草不生的沙丘,开始着手建设自己的家园。《大家可以看看照片,这片寸草不生的沙丘,荒芜的可怕》
很快这片沙丘连同周围的沙漠已经建成了赫茨尔、阿哈德·哈姆、耶胡达·哈勒维、利林布鲁姆和罗斯柴尔德等街道,安装了供水系统的66栋房屋也全部竣工。
安置了1419名犹太移民。
两年后,这里已经初现城市面貌,是一个井然有序的小城镇了。二战期间躲避希特勒法西斯迫害的越来越多的犹太人来到这里。随后这个小镇兼并了人口稀少的巴勒斯坦村庄Al-Shaykh Muwannis和其他的土地,与雅法合并成为了特拉维夫-雅法市。
现在这里成了以色列人口最稠密的最大的海口深水港城市及以色列的临时首都。
应该佩服犹太人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精神,若当初阿拉伯人有此精神,何至今日如此呢。
犹太人在沙仑平原和亚柯平原的沿海地带购买到足够土地站稳脚跟的同时,又开始了把且光转向约旦河谷加利利地区。犹太人先从阿拉伯人手中把环“加利利湖”低地带购买到手,再渗透到北部黑门山脚下还处于沼泽湿地状态的胡拉盆地,建立农业定居点。
犹太人购买土地的地点主要集中在海法、特拉维夫、耶路撒冷、撒马利亚和加利利等地。
其中,海法和特拉维夫的犹太人购买土地的数量最多。
犹太人通过多点购入,渗透,自然连片等方式,最终在一些地区的人口和土地拥有量上压倒阿拉伯人。在亚柯平原、沙仑平原、以斯德仑谷地和约旦河谷取得地缘优势,得到这几个水源充沛的低地。
就这样,通过精明算计和极端的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犹太人在1947年建国窗口出现之时,紧紧地抓住了历史机遇,为奠定以色列国打下了坚实土地基础。
我曾想统计犹太人在1948年建国之前,到底在巴勒斯坦地区购买了多少土地以及这些土地在巴勒斯坦地区占多大比例。
但是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购买土地的情况非常复杂,牵涉到政治、经济、社会和历史以及奥匈帝国,英国,法国等宗主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殖民地土地不同的管理政策,及巴勒斯坦地区的历史演变。
所以对于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购买土地的过程和结果,历史学家们和政治家们存在太多的争议和矛盾,有太多不同的看法和解释。实在没办法计算,统计。
在此只能说根据不同的统计数据,犹太人购买的土地占巴勒斯坦地区总面积大概在6%-30%之间。(我在看法一文中持30%的主张,现在看来不尽妥当,失之过于肯定)
但这些购买的土地属于犹太人,是以色列合法的土地。在这一点上没有人提出异议,是国际社会公认的。
第二部分:
来自于联合国1947年181号决议分配土地方案,为1.492万平方公里占巴勒斯坦地区总面积的57%,这是以色列合法的土地,得到了国际社会一致公认和中国政府的认可。
《有人认为此方案对巴勒斯坦不公平,对此见仁见智,争论颇多。我认为此方案很公平,我将在专门篇幅中讲述我的看法》
第三部分:
来源于第1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自卫反击,夺得约0.62万平方公里土地。
这样以色列得到了约2.1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巴勒斯坦地区总面积78%。(由于数据的来源不同,本文数据与看法一文略有出入)
在这需要强调的是,这2.1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得到了联合国国际社会和中国政府的一致认可。
1988年巴勒斯坦国成立,巴勒斯坦政府也承认这是以色列的合法国土。
大家为什么持此种态度?本人以为第1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是反侵略的正义者,阿拉伯国家发动的是侵略战争。他们不承认两国方案,即不承认以色列有依法的建国权利,也不承认巴勒斯坦有依法的建国权利。他们为了一己私利,想独占或瓜分巴勒斯坦的土地。对于这种侵略者发动的战争,侵略者必须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立此存照,以敬效尤。
第四部分:
以色列在第三,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夺取的土地。这些土地的归属,走向很复杂。
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六日战争,发生于1967年6月5日,是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伊拉克等国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以色列背后站着美国。阿拉伯国家背后站着苏联。(苏联是战争的策源地。)
中东地区在1956年到1966年10年间是和平的。随着美苏争霸激化,中东地区局势趋向紧张。
1964年约旦在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下在约旦河上游修水库,断绝以色列的水源。这对于70%国土面积是沙漠的以色列来是致命的,以色列空军挫败了该企图。
1966年春天后以色列不断的遭到来自叙利亚和黎巴嫩的袭击。10月以色列向联合国提出控诉无效。
1966年5月莫斯科传出了以色列军队在北部集结兵力准备进攻叙利亚的消息。以色列再三要求苏联大使祖巴钦到现场调查,澄清以色列是否真的在集结兵力,但是遭到拒绝。
1967年埃及总统纳塞尔下令接管了位于埃及和以色列两国之间起缓冲作用的联合国紧急部队(蓝盔部队)。紧接着又下令封闭了对以色列极重要的海口蒂朗海峡。同时约旦,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等也在以色列西方和北方大规模集结部队。
国土只有2万平方公里最窄处只有28公里的以色列已无退路。开展了一场以攻为守先发制人的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的结果。以色列占领了埃及西奈半岛,叙利亚弋兰高地,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以及加沙地带共约65,000平方公里土地。
第四次中东战爭爆发于1973年10月6日至10月26日。是阿拉伯国家主动发动的战争。双方基本打成平手,对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国土影响不大。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国家组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不光是埃及,叙利亚,约旦,伊拉克等与以色列接壤的国家参加了战争,几乎所有阿拉伯国家都是战争的参加者。
沙特阿拉伯,科威特,摩洛哥等除了派部队参战外还提供了大量金融支持。巴勒斯坦人派出部队。巴基斯坦也派了16名飞行员作战,利比亚参战,阿尔及利亚派遣了一个中队的战斗机和轰炸机,一个坦克旅。突尼斯派遣了1000多名战士。苏丹派遣3500名士兵,乌干达也派遣了士兵进入战争。
连古巴也派遣了1500名士兵及坦克和直升飞机并与以色列空军交战。
如此倾国之战却没打赢,要不是联合国的停战令和美国强令以军后撤,埃及第三军团将陷入难以承受的灭顶之灾。
这场惨烈的战争对中东局势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争双方都认识到,武力不能解决问题,爭瑞只能靠政治来解决。 于是双方开启了以土地换和平的中东和平之旅。
1977年11月,埃及总统萨德特前往以色列首启和平之旅。美国总统卡特,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签订戴维营协议。
此后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及巴勒斯坦签订了巴以开罗自治协议,贝鲁克协议,亚伯拉罕协定(即奥斯陆)等一系列改变中东历史走向的和平协议。以色列与埃及,约旦,阿联酋,摩洛哥,巴林等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东和平的曙光展现在人们面前。
在以土地换和平中以色列全部退出西奈半岛还给埃及6.1万平方公里。将1/3弋兰高地退还给了叙利亚。还给约旦348平方公里土地。
以色列单方面退出了加沙,经过一段时间的联合国托管后2005年交给巴勒斯坦。 以色列将约旦河西岸约2500平方公里的土地还给巴勒斯坦。
经过五十七年的漫长岁月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部分土地终于又回到了巴勒斯坦
(这里都要强调的以色列退出的加沙和约旦河西岸不是从巴勒斯坦手中夺取的,而是从埃及和约旦侵略者手中夺取又交还给了巴勒斯坦。)
至此以色列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夺取的约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已退出了约6.2万平方公里。
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不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不论是以色列,阿拉伯国家还是巴勒斯坦国中的极端分子都拒不接受和平局面,拒不接受两国方案,拒不承认对方的生存权利。
签署奥斯陆协议的以色列总理拉宾于1995年被本国的极端分子枪杀。
第1个开启中东和平之旅的埃及总统萨达特被本国的极端分子枪杀。
巴勒斯坦国的极端派哈马斯不接受两国协议,不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在经历了两年流血战爭后的2007年击败巴解,占领了加沙地区。
从此加沙地区成为了恐怖袭击以色列的大本营,开启了以色列的加沙|噩梦。
随之以色列右翼利库德集团上位。
在双方极端势力的操弄下中东和平无限期延宕,血雨腥风再次弥漫中东地区。
现在以色列仍占有叙利亚弋兰高地2/3约800平方公里,及约旦河西岸大约2500平方公里。
为什么6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都退还了,剩下区区3000多平方公里多平方公里不还?我认为有2个原因:
一,在双方极端势力操弄下中东和平进程无限期延宕,双方均无和平意愿,谈何以土地换和平呢?
二,以色列不敢也不愿还,以色列单方面撤出加沙时总理沙龙曾经说过:我们不求任何回馈,只要不再给我们捣乱就行了。一语成谶,好心没好报,加沙果然成了以色列的噩梦之源。(此次爆发的巴以危机也是在此发生的)。
而约旦河西岸与以色列的交界线更长,地形更复杂。对于以色列来说封锁该地区更难。以色列害怕加沙状况重演,所以不敢轻易退出约旦河西岸。
况且该地区的居民点已经经营了半个多世纪许多居民不愿意撤出,强制撤除的困难确实很大。
加之约旦河西岸水资源丰富,是巴勒斯坦地区最大最肥沃的绿洲,以色列更加难以割舍。
至于弋兰高地更是中东地区的战略支撑点兼中东水塔。该地海拔2000多米俯瞰以色列。叙利亚在据有该地时对以色列造成了巨大的战略威胁。
而且约旦河发源于此,当年差点被断了约旦河水源的以色列,在没有与叙利亚签订和平协议,承认自己的生存权时当然不敢也不愿拱手相让。
在双方极端势力的操纵下和平之火已然熄灭是最主要的原因,否则这些问题早就解决了。
我们需要清醒地看到,第四次中东战争后。来自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生存的威胁已基本消除。阿以爭端已悄然转变为巴以爭端。
如果说在这之前不承认两国方案,不承认以色列生存权的阿拉伯国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现在强者以色列和弱者巴勒斯坦之间的爭瑞,以色列己然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目前主要问题是以色列不愿承认巴勒斯坦独立建国的权力,死死抓住约旦河西岸不放。以色列所提出的建立联邦国家方案更是被全世界所唾弃。
在右翼集团政客内塔尼亚胡的带领下,多灾多难的犹太民族正走向黑暗的死胡同。不作就不会死,此言不谬矣。
最后把我的看法小结一下
1,以色列目前控制的2.5万平方公里土地中,2.112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是合法的,占以色列实际控制面积的84.5%。
2,以色列没有夺取巴勒斯坦的土地,目前没有退还的约旦河西岸的部分土地是以色列从约旦这个侵略者手中夺取的。
但这不能成为以色列将约旦河西岸2500平方公里土地据为己有的理由,必须交还给巴勒斯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