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只有两种语文系统:一种是中文,一种是外文
【本文由“遼東_2022_12_20”推荐,来自《越南,为什么全面废除汉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感谢推荐,并作修改。
---------------------------------
作为非专业人士的对语言文字的一点个人观察思考。抛砖引玉。欢迎批评指正。
语言和文字其实是两个东西,相对独立又有机整合的一对工具。汉字是基于汉语独立发展出来的,汉字汉语合一就是中文。世界上其他所有现存外文都是在自有语言的基础上移植已有拼音字母文字组合得来。
虽然汉字的信息量大,书面文件总是最薄;汉语的信息量相对则较小(虽然不一定比英语小)。这方面有正式研究结论,我们日常也有感受,有时候讲话讲不清楚,希望别人写下来;读微信时讨厌发语音的。
所以从信息量的角度讲,汉语口语相比英语没什么优势,甚至可以说是较差一方,但为什么书面文字却有那么大优势呢?因为只有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一套原生语素文字系统,从零开始在语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系统。历史上还有古埃及圣书体、古巴比伦楔形文字等等,但他们都消逝在风中了。语素文字,既表音又表意,语言文字间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就不那么容易迁移到别的语言系统里。除非异族全盘接受你的文化,否则这些语素文字必将随着国家、文化一起消亡。正面反面的例子在几个文明古国都出现过多次了。汉字的迁移就不怎么成功,在朝鲜、越南的本地化实践都可以说以失败告终,仅有日本算部分成功。
语素文字必然基于语言原生发展而来。任何一种原始文字最初都很粗糙,发展水平大大滞后于语言。文字记录手段也很昂贵,用非常简单的文字记录相对更丰富的语言,一开始就得琢磨用较少的字数携带尽量多的信息。所以语素文字一出现就是语言的升华,而不仅仅是语言的纸面化。语素文字都是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记录方式也就二维化,表音又表意,就是个原始的肉眼可识别的二维码,相对于条形码(字母文字),谁的信息量大不言而喻。当然言简意赅的另一面就是容易出现歧义,这是汉语文言文学习者都很熟悉的事。语素文字和语言也就一定存在某种程度的分离,但彼此核心是统一不可分割的。其他语素文字已经消亡不用说了,近现代白话文追求更准确的表达语言,书面文字学习成本大幅下降。但是汉字信息量大、核心统一、文字和语言彼此相对独立又统一的基因是刻在骨髓里了。语言和汉字是同步发展的。现在中文不断吸收外来文化,比如“镭射”这种洋气十足,曾经风行一时的词汇是没有生命力的,还是被更符合汉字、汉语内核的“激光”代替了。虽然汉语方言丰富难以互通,汉字却是统一的。
字母文字(不仅是英语)表音,和语言、语音的联系更紧密,也不允许不紧密。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后进民族自身语言和成熟字母文字的结合,更成熟的文字轻易就迎合了原有的语言,文字迎合语言也就是其基因之一了。字母文字相对于汉字这种捆绑于原生语言的文字,最大的优点是易转移,方便后进民族获得自己的文字。这一套字母系统,包括希腊字母、西里尔字母、拉丁字母,甚至阿拉伯字母、印度文字母可能都是同源的,都基于古埃及圣书体,但在全世界为几百上千个民族创造了自己的文字,甚至汉语都有拉丁化方案,我们为少数民族创造的文字也用拉丁字母。字母文字能够帮助后进民族迅速获得书面语言,形成文化,进而开化发展。方便知识在种群间迁移,这是字母文字对全人类的贡献。实际上,目前所有的字母文字语言都是后天缝合的,没一个是原生的。既然是自有语言和成熟文字系统的结合,文字忠实于语言是必须的。汉语文高于汉语;而英语(书面)即英语(口头)。
字母文字的缺点,也就来自于这个易迁移的优点。一是信息熵高,信息量小。语素文字起源于象形文字,语素文字相当于二维码,字母文字相当于条形码,谁的信息量大不言而喻。信息熵高,表达复杂事物、概念就困难,如英语有很多单词,形成了难度很高的专业英语。甚至专业英语不够用,还得加上拉丁文。造成了多大的知识壁垒?二是和语言、语音捆绑太紧。语言、语音发展变化很快,文字紧紧绑定语言会使整个语言文字系统分化而形成新的不能互通的新语言。而语言的分裂会导致更大的恶果,这就是巴别塔预言所描述的情形。政治文化强势时可以勉强压制,衰落时语言本身就是乱源之一:如俄罗斯语和乌克兰语、如苏格兰语,如美国的黑人语言。
相比之下,汉语言系统的专业词汇就很简单了,知识壁垒小多了。难分裂了。汉藏语系分裂为藏缅语族和汉语族等几个语族:藏缅语族6000万人口分为几个语支几百种语言;而汉语族十多亿人,则只有汉语。汉语不是不分裂,方言一大堆,各自区别甚至高于一些不同语言之间,但都被汉字统一起来了。这绝不仅是因为大统一政权,应该说,中国的大统一和汉语文是相互成就的。想想某地,分离几十年了,啥都不认了,让他们戒了汉字他们可不愿意。
从另一个角度讲,语言是人民大众的创造,唯一的目的是交流,发展变化更快;文字是文化精英的创造,最初的目的是记录,其次才是交流,发展变化稍慢,原生文字尤其如此。次生文字的创造也是为了记录和交流,但本就是记录语言。一方面,现代文化普及的情况下,传播手段丰富的条件下,文字的交流属性越来越重,需要进一步贴近语言,甚至不仅是口语,还要贴近面部表情,身体语言,这是颜文字、表情包等被创造出来的原因。另一方面,现代高端文化知识也远比文字诞生时多得太多,文字的记录功能要求也越高。这是公式符号、专业语言被创造出来的原因。
语言文字的多样性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乐观点,全球化继续发展,地球真成了一个村,大家过得都不错,那语言多样性会降低,可能只会流通几种主要语文,中文英文可能都在其中。世界上不大可能只剩下一种主要语言,当然如果发生了,最终还是要看政治经济文化,而不是看语文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