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有没有流行度,取决于它本身的审美、形象塑造、功能性及适应性,与其他无关

【本文来自《惊艳春晚的“古代时装大秀”是如何诞生的?专访春晚美术顾问》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kikyo
  • 先继承,然后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因为某些众所周知但不便提的原因(影响团结),汉服的发展被人为中断过。

    然而去年也出现了一款适应现代社会的爆款汉服:马面裙。这说明汉服是很有生命力的。

    如果要向世界推广,你担心其他国家人民的接受度,那可以推广朝鲜服、俄罗斯服饰、哈萨克服饰、泰国服饰、奥黛等等嘛,反正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服饰,国外天然就有一批受众。

    我建议最好推广中华服饰中的朝鲜服,可以利用kpop打下的群众基础。

服饰有没有流行度,取决于它本身的审美、形象塑造、功能性及适应性,与什么民族团不团结、什么推不推广没有任何关系,是大多数人自愿选择接受的结果,西式服饰占优无非是以上原因,与什么所谓西方中心主义的审美标准无关,只是我们放不下历史的骄傲不承认而已。民族服饰作为文化象征确有必要一代代传承下去,但与现代所谓西化服饰相比,没有任何优势。我们津津乐道的繁复图案,实际上只是对大自然的简单模仿,甚至呈现局部突兀整体不协调的原始状态;没有纽扣、拉链、皮带,属于披、裹、绑简陋的穿着方式;没有衣领、袖口、收腰等形体修饰塑造功能;更别说功能性的帽子、手套、袜子、内衣裤、鞋子了。总之,民族服饰只剩下仪式感与怀旧意义,今天作为整体想流行于世界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当然里面的某些元素仍然会被继承与再创造。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