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那会,我身边的长辈、师长,都一直在夸我聪明,但就是不努力,我竟然还信了

【本文来自《左玮:“她就是矫情,过了青春期就好了”,真的好了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潇湘笑谈客
  • 回顾我们这些七八零后,无论是纯城里人还是像俺这种从乡村走出的,多数都是应届家长:只有一个孩子。所以过程中确实犯了很多错误。

    一是我们青少年时代确实压力没有孩子大,虽然我们那时升学看似比现在更难,我从教育发达地区的乡村中考高考差不多是百里挑一杀出来,但凭心而论我只在高三感受到空前的压力,其它时段比如中考俺校只录取28个也没感受到压力,多数家长孩子是听天由命的心态,会读的就读不会读的回家,所以求学过程中经常有孩子初中就辍学回家或初中有数理化天赋的高考落马,乡里的家长也不会有什么不得了的事。但现在的孩子不同,首先多数家长都文化高很多,对孩子要求也比原来高,学习竞争压力空前激烈,我这个关注教育的老大学生在孩子小升初中就无限感慨,感觉还比不上那些要年轻几岁的妈妈们如狼似虎,每次择校考试都要快我一步。

    二是我们那个时代很少听说有成为病症的心理问题,不了解加上人固有的恐病心理(人天性恐重病),再结合有较高文化家长的较高要求,且只有一个孩子来完成自己未竟愿望的心理加成,那么不愿正视孩子出现心理疾病,表现烦躁恐惧就在情理之中了。

    就我自己而言,最初对孩子的要求是像老爸高考分数差不多,然后是至少湖大这一级的九八五,再然后慢慢变为湖师大这一级的211,最后到普通一本,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孩子初中就不说了,以为只是叛逆表现。到了高三不断出现心理问题,当在外地忙于工作的我接到孩子诉说听课总是不受控地想别的事、考试能睡着等等种种问题后,一个大老爷们不禁悲从中来,躲在宿舍哭了一场。后来到湘雅三院检查,医生只问话五分钟就把人赶了出来,我心里反而松了口气,但犹是如此我还是在高三下请长假陪了孩子一学期,毕业晚会自己听着《泉水叮咚》,想着流向远方的泉水百感交集。到孩子大二上学期的今天,当终于听到医生口中说可能是……症的时候,依然还是有点难以接受,想通可能还会有个过程吧,我想。

那会上学,其实压力也是挺大,这位兄弟大约是学习好的一类。我身边的长辈,师长,都一直在夸我,聪 明就是不努力,我竟然还信了。我其实就是比普通人强一点儿,那会的学习,每天就睡4个多小时,我的同学有好几个都出问题了,就是长期缺少睡眠。导致人出了精神疾病。我的症状,睡觉耳鸣,记忆严重倒退。混个二流大学,做个低端的工程师。所以我对孩子真不敢有太多想法。只要健康就好,某天看一个学霸的抖音,他说他和学神的差距极大,在学神90分的英语答题卡没找到的一次摸低考试中。以二分超过了学神,仅此一次。所以常觉得,人的智慧是天生的。后天的努力仅能稍微改变一点儿,我原本以为,人定胜天,其实出生那一刻,命运己经决定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