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爱尔兰人支持巴勒斯坦
【本文由“guan_15582352031021”推荐,来自《面对以色列,这些女孩选择与文明站在一起!》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一向最喜欢后沙的文章,前一篇关于爱尔兰的有一些盲点,本来想修正补充一番,后来发觉要改要补的地方不算少,想想算了,以免得罪人,今天这一篇好多了,只需要做一点补充,希望能过关,如下:
爱尔兰人同情巴勒斯坦,不仅是基于自身曾经到英格兰迫害的记忆,而是因为更直接的受到过帮助,那么是谁帮助过爱尔兰?是谁在80年代北爱尔兰人前仆后继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时候挺身而出?是谁在世界大国一律装聋作哑的同时直接给钱出力?不是别人,正是卡大佐,利比亚是当时世上唯一一个胆敢和英国唱反调的国家,爱尔兰人的感激点滴在心,所以他们才无条件支持巴勒斯坦。
大家都知道柏林曾有一道现在已经拆除的围墙,其实在北爱首府贝尔法斯特也有一道围墙,一边是英格兰新教徒区,一边是爱尔兰天主教徒区,两边曾经剑拔弩张老死不相往来,现在虽然已经互通,火药味也冲淡很多,但是仍然互相看不顺眼,2015年我曾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参加过一个北爱一日游,当时小巴停在两个区的接界处,我走进一间位于英格兰区的小超市买水,老板一看是来自都柏林的旅行团,那副全神戒备脸色僵硬的模样,我到现在想到都会笑,他真的好紧张。
抱歉离题了,我想告诉各位的是,贝尔法斯特的围墙上有一副以色列军人嘻笑追杀巴勒斯坦人的漫画(我会试著贴上来,万一贴图失败,请别骂人),当时爱尔兰导游就告诉我为何会有那副漫画,为什么爱尔兰人支持巴勒斯坦,所以我才得知卡大佐的义举。
参加这个一日游,导游会发一只签字笔,让大家在为围墙上写字留念,我就写上中文的“爱尔兰统一万岁”,导游当然看不懂,于是很有兴趣的问我写的是什么,告诉他后,照理说这位爱尔兰佬应该心情很好,可是他反而面色黯然的说:“很难了,我们现在只占北爱人口的43%,投票投不赢的”。可是他绝对想不到,次年英国脱欧公投过关,北爱尔兰现在反而和英格兰有了边界,我相信已经有不少北爱的英格兰人看苗头不对而移居回英格兰岛了,爱尔兰人的占比迟早超过一半,我想这才是那位新芬党女部长提出“10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