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人就已经确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本文来自《阴阳合历的神奇之处,在于能同时照顾到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菜鸟dad
  • 这篇也可以置个顶吧,,很惊讶观友对咱是阴阳合历的陌生,会错觉以为身在它国异乡。

阴阳合历在计算上其实很简单,就是求最小公倍数。难点在于要搞清楚求谁和谁的最小公倍数。这就是古代文明对世界认识的深度决定的了。

阴阳合历并不是求太阳回归周期与月球回归周期以及甲子回归周期的最小公倍数,而是太阳、月球、冬至点和甲子回归周期的最小公倍数,而冬至点每70年又会偏离1度。这就需要至少连续70年甚至百年以上的观测记录才能支持阴阳合历的计算和编制。

古代阿拉伯人只观察月球回归周期,导致阿拉伯的新年有时候在春季有时候在夏季,不过古阿拉伯人以游牧为业,新年在春天还是夏天并不很重要。

古代以色列人有了定居点,需要准确的新年,所以他们在地上立个棍观察日影的变化,这就测得了冬至点,每到冬至就是古以色列人的新年。然鹅,冬至点是会偏移的,这个情况古以色列并没有观察到,或者说没有来得及积累足够长的观察历史,他们就被古罗马人消灭了。所以后来基督教的圣诞节明显偏离了冬至点。

再后来古罗马人知道了要观察太阳的回归周期,确定了一年365.25天,每4年1闰。但是,太阳的回归周期并不是严格的365.25天,古罗马人也没有持续观察记录太阳运行的误差,几百年的误差积累下来,导致后来不得不又把日历减去十天。

同期的古代中国则不同,夏小正一开始就是阴阳合历,同时考虑了太阳月亮冬至点以及甲子回归周期的问题,而且每过几十年就会修正一次历法以限制误差。

由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到,古代中国人就已经确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懂得运用朴素的辩证法去观察世界改造世界。

一神教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严重限制了古代西方人对世界的认知,直到东方的文明成果大规模翻译到西方,引发了思想启蒙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西方人这才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而同时的中国则陷入宋明理学的窠臼,在思想上自我束缚起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