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电车春运返乡,我发现没有想的那么糟

500

长途、堵车、服务区桩少还贵,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但在亲历的车主看来,没必要那么焦虑

文 | 邓霞

编辑 | 王静仪

500

春运期间,湖南正值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到达位于郴州市的苏仙南服务区时,已经生起大雾,可见度极低。前方的车型已经无从看清,只有若隐若现的双闪灯,提醒着车辆只多不少。

“家里放着两台燃油车都没开了。”说这话时,谢先生正在充电站旁,排队等着给自己的新能源车充电。

从浙江义乌市回到他的老家湖南永州市约1200公里的路程,不堵车的情况下车程为14个小时。在谢先生看来,新能源车是最好的选择。

他给出行一客(ID:carcaijing)算了一笔账:同样是100公里,电车的充电成本大约在15元人民币,2.0T的燃油车成本大概在80-120元。

尽管他开的是五年前买的纯电款吉利帝豪,真实续航里程只有260公里,每200公里就要充一次电。但200公里,车程2-3小时,正好是一般跑高速的车主需要停下休息的强度。

在明显的价差之下,很多问题就不是问题。更何况,和谢先生一同出发的还有一辆燃油车,综合堵车、休息等各项因素后,最终也就比新能源车快了一个小时。

1月26日,2024年春运正式开始。据交通运输部对春运形势的预测,今年90亿人次人流量中,80%将选择自驾车出行,创历史新高。这其中,不乏新能源车的身影。

“开电车最怕高速堵车。”说起新能源车,总是有这样一种声音。但如谢先生一般亲历此次春运的新能源车主们却告诉出行一客(ID:carcaijing),问题是有的,但也真没大家想的那么糟糕。

01

“油车也就快1个小时”

“(上高速)不焦虑呀。”

在清远南服务区充电站,面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关于里程焦虑的提问,杨先生很快摇了摇头,并熟练地低头操作手机,给自己的特斯拉Model 3充电。

从广东阳江市出发,回到江西赣州市的老家,总里程约650公里,杨先生计划在途中只充一次电。

今年,已经是杨先生第三年、第五次在春运期间上高速。在市区,他已经和这个纯电“大玩具”磨合得很好。Model 3标准版460km的续航让他和家人足以应付日常在市区的通勤,而不用支付过高的加油费。家里另一辆三菱帕杰罗燃油车,除了户外爬山等特殊场景会使用外,已经积灰已久。

此次上高速,他也胸有成竹。毕竟650公里的距离,对于其他续航更长的新能源车来说,顺利的话,中途一次电都可以不用充。

得益于如今车企的“卷之又卷”,近两年推出的新能源车续航普遍在500km以上。其中,续航超过1000km的已经有极氪001、蔚来ET7、智己L7等多款车型。

1000km大概是什么概念?北京到上海的距离是1200km左右。就中国各省面积而言,这个续航一般能支持横跨一到两个省。不过春运期间,新能源车主们怕是想着中途还是充次电好。

驾驶、充电、堵车…电车在高速路上需要应对各种境况,要克服里程焦虑,充电的时间点非常重要。

具体来说,就是车主需要根据当天的车况和路况进行预判,提前做好充电计划。杨先生举了个例子,地图显示前方有堵车时,他就会提前找个服务区下高速,电量充满了再继续上路。“高峰期有点续航焦虑很正常,但提前做好计划就没事。”

也不必过于担心服务区没有充电桩的问题。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超过90%的高速服务区拥有充电站。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2万个,覆盖4.9万个小型客车停车位。北京、辽宁、吉林、上海、浙江等11个省份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至于充电时间长?在动辄几个小时的堵车情况下,半小时的充电时长也显得微不足道。

500

春运期间,加油站也排起长队

图/邓霞

另一位新能源车主谢先生告诉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虽然新能源车看起来充电时间会久一点,但是春运期间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在路上耗费的时间并不会差太多。

此次春运,谢先生一行从浙江义乌市到湖南永州市,路程约为1200公里。与他们同时出发的还有一辆燃油车,也就比他们早到了一个小时。

“还好,(时间差)还能接受。”

02

桩还是太少了

“桩还是太少了。”在不同的服务区,两位车主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发出同样的感叹。

第一次发生在京港澳高速广东境内的乳源服务区。彼时,两位新能源车主正在为一个刚空下来的充电桩争执。

乳源服务区位于广东市韶关市,途经的京港澳高速是从广东到湖南、湖北等地的主要高速之一,来往车流不少。据韶关市统计,截至2月3日,该高速与路段与另一条乐广北高速路段出省总车流量达41.20万车次,日均4.58万车次。

与车流量不匹配的是,该服务区只设有4-5个充电桩。因此当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到的时候,充电站早已“桩无虚席”。连带周围排队等候的车,都已经里三圈外三圈停得满满当当。

500

服务区充电站停满了车

图/邓霞

如果按部就班地排队也就罢了。但因为机动车体积太大,停车场又没有明确的排队等候区。排队在这种情况下失效,“谁先来的”这个问题变得含糊不清。

此刻就是如此。

前一辆车充好电离开后,一位丰田车主率先过来把住了充电桩的把手。但与此同时,另一辆吉利车主也已经将车开到了充电车位上。丰田车主坚称自己先来,吉利车主也表示自己早已在旁边的停车位上等待许久。

气氛一时僵持不下,一旁正在充电的特斯拉车主忍不住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感慨:“桩还是太少了。”

当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到下一个服务区时,很快就听见了第二句同样的感慨。这次原因更为直接:服务区只有1个充电桩,2个充电头,完全不够用。

500

服务区仅有的一个充电桩

图/邓霞

但服务区有多少个充电桩才不算少?

2022年,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发布的《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明确,每个服务区建设的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的车位原则上不低于小型客车停车位的10%。重大节假日期间预测流量较大的服务区要提前做好应急预案,适当投放移动充电基础设施,满足高峰时段充电需求。

《方案》下发后,各地都在稳步推进。但距离目标达成还需要一段时间。广东省就明确表示,预计在2024年底前完成这一目标。

此外,桩多桩少,充电桩“潮汐”现象都无法避免。

湖南省高速公路路网运行监测指挥中心指出,春运正值充电桩用桩高峰期。具体来说,在春运期间,每日7时以后高速站点充电车辆逐步增加,充电量逐渐上升;13时至18时达到当日充电高峰;19时以后充电车辆逐步减少,充电车辆数量逐渐下降。

对此,湖南省高速公路路网运行监测指挥中心温馨提示,在服务区充电高峰时段,新能源车可选择就近收费站驶离,打开车载App搜索附近充电桩进行充电。

03

电价相比市区有点高

“我在市区这个时间点充的话不到1元/度。”刚打开页面,小刘就被1.98元/度的充电价格吓了一跳。

500

服务区充电费用

图/邓霞

中午12点,小刘开车到广东清远市的一个服务区,准备装满“弹药”再出发。却不想,该服务区的充电价格竟然高达1.98元/度。页面显示,该服务区的充电价格全天统一,不同于市区充电站采用的“峰谷平”计价。

像小刘这样被服务区充电价格“背刺”的车主还有很多。1月31日,有网友称,江西赣州康大高速大余服务区的特来电充电桩,充电费用为2.98元/度,比油车加油还贵。还有网友称自己日前在连霍高速开封服务区2号充电站(霍尔果斯方向)充电,1小时16分钟的时间花了99.65元。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高速服务区充电贵,一方面是高速服务区建桩、运营的成本比较高;另一方面则是市区充电桩企业多,竞争激烈,而服务区的运营商较为单一。

小林就职于一家第三方充电桩运营商。他告诉出行一客(ID:carcaijing),与商场不同,高速路口的服务区一般并没有具备足够支持充电桩运营的电力和电房,运营商想建设充电桩的话,需要额外配备电压器。加之高速服务区上一般接线点都比较远,在线缆等基础设施方面,运营商也需要投入更高的成本。

新电途科技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郑灵国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高速公路充电桩的盈利状况并不那么好,节假日时人多车多,日常其实很少有人会去高速充电。

并且据郑灵国透露,高速充电桩的建设需要与高速服务区主体相关部门打交道,一般小企业很难顺利与服务区主体建立联系,即便建立上联系,服务区的土地租赁价格也会很高。

此外,小林告诉出行一客(ID:carcaijing),与打价格战的新能源车市异曲同工,为了吸引消费者,第三方充电服务商们也经常牺牲自己的利润来进行促销活动,从而将市区的充电费打了下来。“因为大家都在抢市场,整个公司还是属于烧钱的状态。”

500

广州市区第三方充电站价格

但南网、国网这类在高速服务区更常见的国企,如果想要一样开展促销活动,难度却大得多。

一位国家电网的工作人员告诉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国网对价格比较敏感,我们不允许搞这种灵活的促销活动。” “私营老板自己定价格就可以了,但是我们要报送省公司审批。”

500

广州市区南方电网充电价格

短时间内,服务区的充电价格难以做到与市区持平。“但算下来,肯定还是比加油便宜的。”小刘安慰自己。

最后,他不假思索地告诉出行一客(ID:carcaijing),明年春节,他依然会选择开新能源车回家过年。

the end

热门评论 3

  • 全部楼层
    guan_15551426311932
    前中段加速的需求广泛,后段加速性能也就在德国或小众市场有用武之地,要解决也不是什么难题,成本而已,不算研发成本或者稀释开的话,电机材料和生产成本就要比发动机变速箱便宜,后者成本低也是得益于研发成本稀释,但要搞出前中后曲线均衡的发动机,不说极限在那,成本就是一个坎,无法大规模应用。电池也是同样的道理,看上限,电池电机比发动机变速箱要高,毕竟电子对机械的优越性,新材料新技术挖掘潜力也很大。最后,60W无大修,总不能不用换部件吧?整个转动系统部件比电车多多少?复杂多少?打开两者的手册,看常规维护表一目了然。

    电车优势在静谧性,平顺性,中低加速性(高段加速得加钱),响应速度和控制精确度,维保简单程度,劣势在成本,初期电控缺陷源头在设计,完善就行。使用寿命上,各有各的优缺点,电池有时间寿命,传统机械部件同样有不可逆的疲劳和磨损。

    所以,眼前选什么还是看需求,未来肯定是电车。

    未来是电车这个结论我并不认同。或者说的严谨一点,在未来二三十年内,我并不认为电车对油车能有确定的替代效应。100年前,油车取代了电车,现在电池技术的发展,电动机的发展又导致电车对油车有了部分优势。但是电池电动机本身的极限也就在这里,转速越高功率越小这是电磁学基础规律,没那么容易打破。后续电车需要替代油车,不光是电池技术要发展,整个配套的基础设施都要大发展。现在那些超充十分钟啥的,基本上全是在单车单冲的条件下才能做到理想情况。因为电网的负荷就这么点大,一旦充电站有四五辆车,每个充电桩就不可能维持那个充电速度。如果需要对电网进行几倍几十倍的扩容来容纳大量电车的补能需求,这个建设不是说十来八年的事情,这是几十年的事情。何况一旦电车多了,进入油电同权的时代,甚至电车的使用成本进一步增加的话,那基本上电车的需求也会受到进一步的抑制。

    至于你说的机械疲劳啥的,这玩意我实在不想说啥,国内都取消了乘用车的强制报废了,机械疲劳这种事情,除非事故,基本上你看不到。现在随便开十几年的车非常多。换车多数都是审美疲劳或者家庭用车需求改变,跟机械疲劳一点边都不沾。60W无大修,正常保养换机油换三滤的车不要太多。我本人在德国第一辆练手车就是十一年车龄的破车,3000欧买的,开了一年半,正常的除了保养和玻璃水就没花过别的钱,别的钱都是因为被动事故出的,比如高速被一个石头崩裂了前挡风玻璃这种,或者胎扎了需要补胎啥的。
  • 节假日高速充电桩是不可能够用的,如果按节假日的车流量建设充电桩,非节假日空闲率会非常高,是巨大的资源浪费。

    高速公路的充电桩整体利用率是很低的,只有节假日几天利用率高。

    节假日高峰临时移动供电的解决方案会是未来最合理的解决方式,但具体的方式还在试验中....

  • 其实说穿了觉得电动车省钱体验好的,还是自己的时间不值钱!拿时间省钱而已。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65
最热 最早 最新

  • QLCS
    其实说穿了觉得电动车省钱体验好的,还是自己的时间不值钱!拿时间省钱而已。
    1200公里,燃油和充电成本差1000块最少,然后呢差了一个小时时间,一小时1000块,你的时间真值钱,肯定年入百万吧?
  • 晚上充电最划得来啊。
  • 现在的问题就是充电桩
    其他的没什么
  • 过年前湖北冻雨大塞车期间,没见哪个电车车主及哪路电吹们说电车如何如何好!现在冬天过去了,春天到了,夏天也快了,电车车主及各路电吹们又活跃起来了,一到冬天特别是春运时,他们都不出声,还有冬眠这情况是怎么的?
    嗯嗯,电车非常好,但我选择油车!!!
  • 插电混合也是新能源呀,喜欢油车的车主可以平替的。
  • 全部楼层
    NRWB
    你说的是起步加速重要,我看的是80到140的中段加速。这种东西见仁见智吧。我就不喜欢起步一脚蹦出去的感觉。电车用的电动机就是转速越高动力越差,油车反而是转速越高动力越强。说什么起步加速不过是电车党们拿自己优势碰瓷油车弱点罢了。在德国高速上我基本甩的电车根本看不到我尾灯(除了一辆model S追不上,但是考虑这是10万多欧的超跑,我要是拿4万欧的破车给人家超了人家面子没地方搁,我也就想开了)。
    电池成本高不是这两年而已,锂矿价格现在已经打到10万/吨了,但是电池里锂矿本身所占的成本不大,电池价格还是下不来的。也就宁德新出的70度磷酸铁锂电池号称只要2万多,但是这个是今年1月份刚出还不知道大规模应用以后会怎么样,成熟度如何或者是不是供应的上,也可能只是商业噱头。但是三元锂一套电池确实就是五六万成本,这已经是锂矿从60万/吨降价到10万/吨的结果了,以前锂矿60万/吨的时候这个成本超过7万,就算后续锂矿石不要钱,电池成本也不会比现在低到哪里去。
    另外你说60W公里无大修的油车有吗?我真是感慨现在年轻人是真敢说。30年前的老捷达出租车,60万公里无大修的一堆一堆的。应该这么说,就油车正常使用10年,只要无事故,需要大修的我还没真见过几辆。但是电车使用10年,基本上电池都该换了。不换的话就开1公里路掉2公里表显续航硬撑。
    近期,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一度电的拿货价,已经只有360元了 ,也就是说一百度的电池,拿货价已经只要3.6万了。就算是三元锂电池,100度的容量也只要5万元左右。
  • 节假日跑远途,纯电车当然焦虑感很高,插混、增程车就不用担心了。
    针对纯电车,有人看好临时移动供电,但个人感觉还不如考虑下高速去城里充,或者规划中的第2块电池的方案。
  • 260续航跑1200,心够大
  • 纯电动汽车要占主流,必须满足两个基本需求:续航700公里以上(七八折还有500公里),价格区间降到15到20万,最好更低!插混盛行,新能源增程强势不都是因为这吗?这两年,高速堵的死死的,之前的攻略都行不通,绝对数值太大,为啥?个人看法,就是新能源汽车把油车的价格打下来,进入普通人,尤其是打工搬砖人的接受区间:平时出行,节假日探亲的需要,特别是年轻人婚姻的刚需!而他们,长途自驾是刚需,不然买来干啥?看看这几天高速堵成那样,甚至有朋友圈说堵几十公里,对纯电动汽车的打击是客观存在的!
  • 全部楼层
    NRWB
    未来是电车这个结论我并不认同。或者说的严谨一点,在未来二三十年内,我并不认为电车对油车能有确定的替代效应。100年前,油车取代了电车,现在电池技术的发展,电动机的发展又导致电车对油车有了部分优势。但是电池电动机本身的极限也就在这里,转速越高功率越小这是电磁学基础规律,没那么容易打破。后续电车需要替代油车,不光是电池技术要发展,整个配套的基础设施都要大发展。现在那些超充十分钟啥的,基本上全是在单车单冲的条件下才能做到理想情况。因为电网的负荷就这么点大,一旦充电站有四五辆车,每个充电桩就不可能维持那个充电速度。如果需要对电网进行几倍几十倍的扩容来容纳大量电车的补能需求,这个建设不是说十来八年的事情,这是几十年的事情。何况一旦电车多了,进入油电同权的时代,甚至电车的使用成本进一步增加的话,那基本上电车的需求也会受到进一步的抑制。

    至于你说的机械疲劳啥的,这玩意我实在不想说啥,国内都取消了乘用车的强制报废了,机械疲劳这种事情,除非事故,基本上你看不到。现在随便开十几年的车非常多。换车多数都是审美疲劳或者家庭用车需求改变,跟机械疲劳一点边都不沾。60W无大修,正常保养换机油换三滤的车不要太多。我本人在德国第一辆练手车就是十一年车龄的破车,3000欧买的,开了一年半,正常的除了保养和玻璃水就没花过别的钱,别的钱都是因为被动事故出的,比如高速被一个石头崩裂了前挡风玻璃这种,或者胎扎了需要补胎啥的。
    未来高等级高路都是无线充电,上路即充电。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
  • 星海小卒 道虽迩,不行不至
    小小的锥子
    节假日高速充电桩是不可能够用的,如果按节假日的车流量建设充电桩,非节假日空闲率会非常高,是巨大的资源浪费。

    高速公路的充电桩整体利用率是很低的,只有节假日几天利用率高。

    节假日高峰临时移动供电的解决方案会是未来最合理的解决方式,但具体的方式还在试验中....

    我坚持认为车用移动充电宝是个有很大发展前景的产品。峰谷电价差,广告位,甚至小型自动售卖机都可以配套上。
  • 飞翔的兔八哥
    我最想看的是今年冻雨时候从安徽到重庆四川的电车使用例子纯电怎么样?增程怎么样?这段是回老家必经,今年老家不让开车回都不知道情况怎么样
    冻雨不是四驱+防滑链,其它什么车都白瞎,油车也就是敢开空调,会舒服一些而已
  • 非要在服务区充电吗?下高速去城里充啊。一般都不远
  • 我最想看的是今年冻雨时候从安徽到重庆四川的电车使用例子纯电怎么样?增程怎么样?这段是回老家必经,今年老家不让开车回都不知道情况怎么样
  • 全部楼层
    guan_15551426311932
    前中段加速的需求广泛,后段加速性能也就在德国或小众市场有用武之地,要解决也不是什么难题,成本而已,不算研发成本或者稀释开的话,电机材料和生产成本就要比发动机变速箱便宜,后者成本低也是得益于研发成本稀释,但要搞出前中后曲线均衡的发动机,不说极限在那,成本就是一个坎,无法大规模应用。电池也是同样的道理,看上限,电池电机比发动机变速箱要高,毕竟电子对机械的优越性,新材料新技术挖掘潜力也很大。最后,60W无大修,总不能不用换部件吧?整个转动系统部件比电车多多少?复杂多少?打开两者的手册,看常规维护表一目了然。

    电车优势在静谧性,平顺性,中低加速性(高段加速得加钱),响应速度和控制精确度,维保简单程度,劣势在成本,初期电控缺陷源头在设计,完善就行。使用寿命上,各有各的优缺点,电池有时间寿命,传统机械部件同样有不可逆的疲劳和磨损。

    所以,眼前选什么还是看需求,未来肯定是电车。

    未来是电车这个结论我并不认同。或者说的严谨一点,在未来二三十年内,我并不认为电车对油车能有确定的替代效应。100年前,油车取代了电车,现在电池技术的发展,电动机的发展又导致电车对油车有了部分优势。但是电池电动机本身的极限也就在这里,转速越高功率越小这是电磁学基础规律,没那么容易打破。后续电车需要替代油车,不光是电池技术要发展,整个配套的基础设施都要大发展。现在那些超充十分钟啥的,基本上全是在单车单冲的条件下才能做到理想情况。因为电网的负荷就这么点大,一旦充电站有四五辆车,每个充电桩就不可能维持那个充电速度。如果需要对电网进行几倍几十倍的扩容来容纳大量电车的补能需求,这个建设不是说十来八年的事情,这是几十年的事情。何况一旦电车多了,进入油电同权的时代,甚至电车的使用成本进一步增加的话,那基本上电车的需求也会受到进一步的抑制。

    至于你说的机械疲劳啥的,这玩意我实在不想说啥,国内都取消了乘用车的强制报废了,机械疲劳这种事情,除非事故,基本上你看不到。现在随便开十几年的车非常多。换车多数都是审美疲劳或者家庭用车需求改变,跟机械疲劳一点边都不沾。60W无大修,正常保养换机油换三滤的车不要太多。我本人在德国第一辆练手车就是十一年车龄的破车,3000欧买的,开了一年半,正常的除了保养和玻璃水就没花过别的钱,别的钱都是因为被动事故出的,比如高速被一个石头崩裂了前挡风玻璃这种,或者胎扎了需要补胎啥的。
  • 电车的完美场景其实是通勤和200公里内的短途出行
  • 全部楼层
    NRWB
    你说的是起步加速重要,我看的是80到140的中段加速。这种东西见仁见智吧。我就不喜欢起步一脚蹦出去的感觉。电车用的电动机就是转速越高动力越差,油车反而是转速越高动力越强。说什么起步加速不过是电车党们拿自己优势碰瓷油车弱点罢了。在德国高速上我基本甩的电车根本看不到我尾灯(除了一辆model S追不上,但是考虑这是10万多欧的超跑,我要是拿4万欧的破车给人家超了人家面子没地方搁,我也就想开了)。
    电池成本高不是这两年而已,锂矿价格现在已经打到10万/吨了,但是电池里锂矿本身所占的成本不大,电池价格还是下不来的。也就宁德新出的70度磷酸铁锂电池号称只要2万多,但是这个是今年1月份刚出还不知道大规模应用以后会怎么样,成熟度如何或者是不是供应的上,也可能只是商业噱头。但是三元锂一套电池确实就是五六万成本,这已经是锂矿从60万/吨降价到10万/吨的结果了,以前锂矿60万/吨的时候这个成本超过7万,就算后续锂矿石不要钱,电池成本也不会比现在低到哪里去。
    另外你说60W公里无大修的油车有吗?我真是感慨现在年轻人是真敢说。30年前的老捷达出租车,60万公里无大修的一堆一堆的。应该这么说,就油车正常使用10年,只要无事故,需要大修的我还没真见过几辆。但是电车使用10年,基本上电池都该换了。不换的话就开1公里路掉2公里表显续航硬撑。
    前中段加速的需求广泛,后段加速性能也就在德国或小众市场有用武之地,要解决也不是什么难题,成本而已,不算研发成本或者稀释开的话,电机材料和生产成本就要比发动机变速箱便宜,后者成本低也是得益于研发成本稀释,但要搞出前中后曲线均衡的发动机,不说极限在那,成本就是一个坎,无法大规模应用。电池也是同样的道理,看上限,电池电机比发动机变速箱要高,毕竟电子对机械的优越性,新材料新技术挖掘潜力也很大。最后,60W无大修,总不能不用换部件吧?整个转动系统部件比电车多多少?复杂多少?打开两者的手册,看常规维护表一目了然。

    电车优势在静谧性,平顺性,中低加速性(高段加速得加钱),响应速度和控制精确度,维保简单程度,劣势在成本,初期电控缺陷源头在设计,完善就行。使用寿命上,各有各的优缺点,电池有时间寿命,传统机械部件同样有不可逆的疲劳和磨损。

    所以,眼前选什么还是看需求,未来肯定是电车。

  • QLCS
    其实说穿了觉得电动车省钱体验好的,还是自己的时间不值钱!拿时间省钱而已。
    其实大量买电动车的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市区使用
    极少上高速
    一年可能就一两次
    经常跑高速的也多半不会买电车
    现在高速看到很多电车是因为过年过节回老家
    也就是一年也就过节那么几次会跑高速
    其他时间都是在市区用
    确实很省钱的
    我直接在家里拉一根线用3.5KW的慢充一晚上就充满
    5毛多一度电,11度电100公里,大概6块钱。
    油车起码50块,不是省油的车得七八十。差距就是这么大。
  • 全部楼层
    NRWB
    你说的是起步加速重要,我看的是80到140的中段加速。这种东西见仁见智吧。我就不喜欢起步一脚蹦出去的感觉。电车用的电动机就是转速越高动力越差,油车反而是转速越高动力越强。说什么起步加速不过是电车党们拿自己优势碰瓷油车弱点罢了。在德国高速上我基本甩的电车根本看不到我尾灯(除了一辆model S追不上,但是考虑这是10万多欧的超跑,我要是拿4万欧的破车给人家超了人家面子没地方搁,我也就想开了)。
    电池成本高不是这两年而已,锂矿价格现在已经打到10万/吨了,但是电池里锂矿本身所占的成本不大,电池价格还是下不来的。也就宁德新出的70度磷酸铁锂电池号称只要2万多,但是这个是今年1月份刚出还不知道大规模应用以后会怎么样,成熟度如何或者是不是供应的上,也可能只是商业噱头。但是三元锂一套电池确实就是五六万成本,这已经是锂矿从60万/吨降价到10万/吨的结果了,以前锂矿60万/吨的时候这个成本超过7万,就算后续锂矿石不要钱,电池成本也不会比现在低到哪里去。
    另外你说60W公里无大修的油车有吗?我真是感慨现在年轻人是真敢说。30年前的老捷达出租车,60万公里无大修的一堆一堆的。应该这么说,就油车正常使用10年,只要无事故,需要大修的我还没真见过几辆。但是电车使用10年,基本上电池都该换了。不换的话就开1公里路掉2公里表显续航硬撑。
    本人座驾Ford Fusion 2014,开到今年十年了,只换过两次车载电池,两次轮胎,其他没有需要修的。
  • 全部楼层
    guan_15551426311932
    加速都不重要?那更别说噪音和平顺性了。发动机变速箱保养维修费用就不算了?60W公里无大修的油车有吗?电池成本高也就这两年,21年前才十几万每吨,现在又要落回0.3-0.4元一度了,50W公里的电车基本无修已经比比皆是了。
    你说的是起步加速重要,我看的是80到140的中段加速。这种东西见仁见智吧。我就不喜欢起步一脚蹦出去的感觉。电车用的电动机就是转速越高动力越差,油车反而是转速越高动力越强。说什么起步加速不过是电车党们拿自己优势碰瓷油车弱点罢了。在德国高速上我基本甩的电车根本看不到我尾灯(除了一辆model S追不上,但是考虑这是10万多欧的超跑,我要是拿4万欧的破车给人家超了人家面子没地方搁,我也就想开了)。
    电池成本高不是这两年而已,锂矿价格现在已经打到10万/吨了,但是电池里锂矿本身所占的成本不大,电池价格还是下不来的。也就宁德新出的70度磷酸铁锂电池号称只要2万多,但是这个是今年1月份刚出还不知道大规模应用以后会怎么样,成熟度如何或者是不是供应的上,也可能只是商业噱头。但是三元锂一套电池确实就是五六万成本,这已经是锂矿从60万/吨降价到10万/吨的结果了,以前锂矿60万/吨的时候这个成本超过7万,就算后续锂矿石不要钱,电池成本也不会比现在低到哪里去。
    另外你说60W公里无大修的油车有吗?我真是感慨现在年轻人是真敢说。30年前的老捷达出租车,60万公里无大修的一堆一堆的。应该这么说,就油车正常使用10年,只要无事故,需要大修的我还没真见过几辆。但是电车使用10年,基本上电池都该换了。不换的话就开1公里路掉2公里表显续航硬撑。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