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股市开始讲鬼故事
昨天千股跌停,很多人就到处跟风讲鬼故事,给人感觉股市马上药丸。
今天股市大涨,有些人就开始高喊大牛市,生怕买不到了。
这就是股市,这就是人性。
现在舆论上关于股市的小作文满天飞,其中很多是鬼故事。普通人身处其中,很难分辨真假,只能被不断渲染恐慌氛围,放大恐慌情绪,被吓得半死。
A股当然有问题,但A股并不是今年才有问题,很多问题是由来已久,为什么不能在股市高位去发现问题,跌下来之后才后知后觉?
我在过去这4年,分析过很多A股的问题,特别是股市越涨,我越爱去分析A股的问题,来提前跟大家提醒风险,是希望让大家能在股市高位的时候,就把仓位控制下来,这样才能降低风险。
而不是像现在很多大V,涨的时候不说股市问题,现在股市大跌才不断找A股各种问题、放大问题,只是为了放大恐慌情绪,引发踩踏,放大金融风险。
提前发现问题,才是预警风险。
事后找原因,只不过是人云亦云。
(1)谁是敌人,谁是队友
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有些满仓套牢的人,反倒喜欢跟风渲染悲观恐慌氛围,然后市场氛围越恐慌,自己持仓跌越惨,然后亏越多,于是越跟风渲染恐慌氛围,恶性循环。
你说有人轻仓或者空仓等跌,巴不得股市多跌点,去跟风渲染恐慌氛围,恐吓别人,还可以说是为自己利益。
但自己满仓套牢,现在股市大跌之后,还喜欢整天去传播一些对自己持仓不利的鬼故事,这是希望自己多亏一些吗?
我虽然过去4年一直轻仓等跌,但现在股市跌下来后,我也不会去跟风渲染恐慌氛围,反而更多去跟大家做心理按摩。
我觉得这是我的责任,无论如何在股市大跌之后,作为公众作者不应该去渲染恐慌氛围,因为这会加剧人们恐慌割肉,放大股市风险。
但是在股市大跌后,人们基于恐慌情绪,就喜欢去看那些小作文、鬼故事,一副恍然大悟的感觉,然后把自己亏钱,完全归咎于那些鬼故事。
所以,舆论场上,在股市大跌时,去骂股市,反而越有流量,于是越多自媒体和大V,不负责任的去渲染恐慌情绪,收割流量,完全不管是不是会害人割肉。
然而更奇怪的是,我现在去做心理按摩,就有路人说,你咋不说A股的问题,视我为敌人。
我寻思着,要是舆论场上,我这种理性声音多一些,股市说不定还能少跌一点,对场内持仓的人才比较有利。
结果,反倒有一部分满仓被套的人,就是不爱听理性声音,就喜欢找那些渲染恐慌情绪的声音,去寻求悲观共鸣。
这是很奇怪的事情。
把对自己不利的人,视为队友。
把对自己有利的人,视为敌人。
就这种心态,想不亏钱都难。
我们首先得搞清楚,谁是自己敌人,谁是自己队友。
我当然可以随大流,去骂A股,去把我3年前就说烂的A股问题,重新拿出来说,这样流量肯定更多,但这对大家有利吗?
我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有一些大V,3年前在股市涨上3700的时候,疯狂鼓吹牛市,忽悠人进股市。
然后现在股市跌这么惨,这些大V就一副“觉醒”的模样,开始各种“揭露”A股问题,于是骂他3年前忽悠人进股市的人就少了,反倒一堆人把他吹上天,说他敢说真话,敢揭露问题。
我就想问,早干嘛去了?
股市高位,忽悠人进场。
股市低位,渲染恐慌割肉。
这不是害人是什么?
结果反倒这种大V,现在被很多人追捧。
其实这种大V,收割的都是路人流量,反正网络流量那么大,总有新人关注。
3年前被大V忽悠进股市的人,仍然会骂他。
但这不妨碍他靠着股市大跌后去骂股市,来圈一波新粉进来。
这就是大多数财经自媒体和专家、机构的股市分析逻辑,“涨时看涨,跌时看跌”,只是一味去迎合市场的声音来收割流量罢了。
股市涨到3700,他们就看多到4000,涨到5000就看多到6000。
股市跌到2700,他们就看空到2500,就算真跌到2500,他们也会看空到2000点。
永远只会迎合市场声音,放大舆论的情绪。
3年前,股市涨上3700点,我连续写万字长文,顶着巨大压力,去跟大家提醒风险时,我说路遥知马力,路久见人心,大家以后会知道我为什么要这样不厌其烦的跟大家提醒股市风险。
包括2022年A股两次跌破3000点时,我也仍然不建议大家重仓梭哈抄底,有人实在忍不住,我也只建议考虑长期小额定投沪深300ETF。
哪怕去年10月,A股又跌破3000点时,我也不建议重仓抄底,当时很多人都说我太保守。
但当时跌破3000点就重仓抄底的人,现在普遍得亏个20%-30%。
越是极端行情,在末端会越疯狂。
所以,任何时候,在股市里都得把风险意识放在首位。
只不过,在股市上涨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忘记风险。
只有股市大跌的时候,才能想起风险为何物,学费总是昂贵的。
每一轮新韭菜,总得经过市场教育之后,才能学会什么叫做风险意识。
当然了,我这只是针对等抄底的人说的,对于满仓套牢的人,我也不建议这个时候才割肉。
再来说说A股的问题。
(2)A股的问题
现在网络舆论上,关于A股的鬼故事很多,很多鬼故事很吓人,给人一种A股马上就要跌到2000点的感觉。
其中这种鬼故事,在2015年、2018年股灾里都很常见,每一轮股市大跌时,各种鬼故事就会层出不穷。
2018年跌到2500点时,当时也很多人说会跌到2000点,还有人说要跌到1500点,当时鬼故事可比现在多得多。
毕竟2018年是实打实存在股权质押危机。
不过即使这样,2018年也没有像很多鬼故事描述的那样,跌破2000点。
3年前,有黑粉因为我看空股市骂我的时候,说过这么一句话,大意是,要是股市跌回2700点,谁还不知道抄底呀,还需要你来说?
但现在股市跌回2700点,敢抄底的人多吗?
那么多鬼故事说A股得跌破2000点,市场如此极端恐慌的氛围,要在这个位置抄底,也是需要勇气的。
更何况,很多人早早就满仓被套,即使股市跌下来,也没钱去抄底,只能躺平装死。
所以,并不是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只要股市跌回去,人们自然就会抄底。
股市不管跌多少,跌到某个位置,肯定还有人继续往下看跌。
如果只听鬼故事,也不用炒股了,吓都被吓死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A股没问题。
A股的问题自然很多,但有些是根本原因,有些只是次要原因。
我认为A股的问题,根本原因有三个:
1、中美博弈的大环境。
2、注册制,新股发行太多,退市太少,资金稀释严重。
3、产业资本、大小非股东套现减持太多。
这些问题我在过去4年分析过很多次,三年前都讲烂了。
至于其他一些衍生品因素,比如雪球产品,比如最近被人广为流传的转融通等等,你不能说这些衍生品没有半点影响,但这都不是当前股市下跌的主要因素,这些衍生品工具,只能起到放大因素。
像雪球产品存在的道德陷阱问题,我之前也分析过了,有可能放大股市下跌末端的风险,放大股市下跌幅度。
但这也不是股市下跌的根本原因。
比如,中证500在上周五,已经被集中敲入75%,中证1000被集中敲入超过90%。
但昨天中证1000继续大跌6%,这就很难再怪到雪球头上。
说白了,在那3个根本原因影响大方向下,当前有资金趁机在集中恶意做空,不断钻漏洞,无所不用其极,来给股市杀估值、杀融资盘、杀杠杆,放大金融风险。
所以,我们得搞清楚根本原因,和次要原因。
新股发行太多,这个影响确实大。
现在A股有5100支股票,基本每年新增300-500支,但退市力度却依然不大。2022年退市42家,2023年退市45家。相比海量上市,退市力度显然并不匹配。
还有产业资本、大小非股东套现减持的问题,很多公司上市,就只是为了套现减持,而不是为了融资发展,把股市当做取款机,这使得这些产业资本和大小非股东成为了A股天然的做空力量。
股市如果比作一个大水池,那么IPO、定增这类融资,还有大小非股东套现减持,都是在朝着股市里抽水,那么这个水池的水位就会下降。
股市的水位,就是整个股市的估值水平,水位下降,就会带来杀估值效应。
所以我在4年前就分析过很多次,A股未来会长期港股化,很多中小盘个股资金会被长期稀释,估值水平会不断下降,跌下去很可能就起不来了。
因此过去这几年,我一直都是强烈不建议大家去炒作个股,即使跌出历史大底,我也只建议大家买沪深300ETF,因为这类大盘股的指数基金至少是市场焦点,像这次GJD救市也是买宽基指数基金,市场头部企业,至少还有资金照顾,杀估值影响会低一些。
当前中小盘个股跌这么惨,背后根本原因,就是市场资金被严重稀释后的杀估值效应。
是基于这个根本原因,市场的衍生品才能放大跌幅,一些恶意做空资金,才能集中砸盘。
我在上个月就提醒过,其实过去大半年,是上证50和沪深300一直在跌,反而中小盘股比较坚挺。
所以过去一周,是沪深300止跌,然后中小盘个股在补跌。
现在沪深300相比2021年历史高点已经跌没了快一半,所以GJD才会以救市的名义来低位吸筹。
救市是一方面,同时也是要低位吸筹。
要是现在沪深300估值高,GJD也不会为了救市就去高位接盘。
谁都是想进来赚钱,GJD也不例外。
然后因为GJD低位吸筹救市沪深300ETF,所以让市场资金跟风抱团,加剧中小盘个股失血,让中小盘个股出现流动性危机。
所以,2月5日跌幅超过9%的公司有2882家,占比是超过一半,但指数没跌多少,沪深300甚至还是收涨。
A股在2月5日的中位数下跌9.85%,意思是所有个股的平均跌幅达到9.85%,这是相当极端的行情。
也说明市场恐慌到一个极致了。
昨天GJD也有开始救市中小盘个股,中证500ETF和中证1000ETF都出现剧烈放量,明显有远超平常的增量资金进场。
所以,2月6日股市出现大反弹,也并不奇怪。
市场鬼故事讲完了,忽悠一波人割肉了,等股市涨两天估计马上就又有人要喊大牛市了。
对这种一会讲鬼故事,一会喊大牛市的情绪化声音,我们要多多警惕,别跟风去追涨杀跌。
最近还听到一个鬼故事,说沪深300就算跌这么多,估值也比美股高,这完全就是瞎扯。
沪深300当前的PE才10倍,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主要股票指数PE在20倍左右,美国标普500指数PE为23.87倍,纳斯达克PE为40.89倍。
虽然我一直认为,PE这样的估值指标,只能代表过去,不能代表未来,存在某种程度的估值陷阱,也不能完全只看PE。
但至少当前来说,沪深300的估值是显然比日股、美股要低很多,说沪深300跌这么多之后,估值还比美股高,显然是睁眼说瞎话。
再说说外部影响。
(3)金融战
当前A股这轮极端下跌,显然已经超出正常走势,明显是有资金在恶意砸盘,这就涉及到外部因素。
我过去4年也一直在分析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美国会对我们发动金融战的可能性。
可能有人一说金融战就受不了,觉得A股完全是自身问题,完全没有外部因素影响。
我们扪心自问一下,这客观吗?
说A股自身完全没问题,显然不对。
但要说A股这轮下跌,完全没有外部影响,显然也不对。
这是一个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而且,一说起金融战,很多人可能简单理解为外资砸盘,或者单纯理解为北向资金砸盘。
但实际上,很多内鬼资金砸盘,也属于金融战范畴。
过去这4年,我也分析过一旦爆发金融战,内鬼资金会里应外合,恶意做空A股砸盘。
2015年的股灾,实际上就是一次外资和内鬼里应外合的恶意做空案例。
这一次他们卷土重来,并且他们手里的筹码更多,准备更充分,美联储都激进加息到5.25%;
但我们也不是完全没有准备。
不管是养老金,还是其他各路某队资金,过去几年也都已经在不断铺开入A的道路,就等着这些内鬼资金砸盘,这样一来可以救市,打破敌人图谋,二来可以低位吸筹。
所以,过去4年,我一直是建议可以把养老金是否大举入市,作为判定历史大底的其中一个衡量因素。
股市归根结底是一个资金游戏,谁资金多,谁才能赢。
至少在A股,我认为没谁资金体量能比GJD多,所以我只有一句忠告,千万不要当GJD的对手盘。
这就跟外汇市场上,千万别跟央行当对手盘,是一个道理。
只不过,是否在这个位置抄底,我仍然还是过去几年的观点。
金融战爆发的时候,天塌下来也需要高个子先顶上,没理由让散户们自己顶上去当炮灰。
近期股市波动巨大,背后的多空资金可以说是激烈博弈。
在GJD已经明显下场救市的情况下,是谁在这样不计代价的恶意砸盘,是谁有能力去进行这样的砸盘,是谁有能力当GJD的对手盘,这个问题值得大家好好思考。
金融领域是内鬼最多的领域。一些内资配合外资,这样恶意砸盘,目的并不单纯,这是想通过金融战配合舆论战,引发连锁反应,对此我们还是需要警惕,冷静一些。
最后再说说我自己个人操作。
(4)操作计划分享
很多人问我能不能抄底,我还是之前那个看法。
对于满仓被套的人,我是没有太好的建议,因为已经陷入被动,怎么操作都可能是错的,所以我也只能建议躺平装死。
就跟4年前一样,我是强烈不建议在2800以下割肉,乃至3000点以下,我都不建议割肉。
要是有人在这种市场的恐慌氛围里,在2800以下割肉卖飞了,可别又跑来骂我。
我所有的建议,更多只是针对跟我一样轻仓等跌的人,毕竟我只能从我自己角度出发,去给比较合理的建议。
那么对于也轻仓等跌的人来说,当前位置可以长期小额定投,或者网格化加仓模式,问题都不大。
但现阶段,我仍然还不建议普通人去重仓抄底,也不会号召没炒股的人来抄底。
也就是,我认为有足够确定性的历史大底,我认为还没有完全出现,但有可能即将出现。
我自己目前仍然是“长期小额定投”+“网格化交易”同时进行。
长期小额定投就不说了,之前已经说过很多次了。
网格化加仓就是自己把指数划分“多格”,每跌多少,就加多少仓位。
定投是按照时间去加仓,网格化交易是按照空间去加仓。
如果股市出现极端行情,跌太多,可以看情况适当在“跌越多”的情况下“加越多”。
比如,如果沪深300跌破3000点大关,进入我认可的历史大底区域,我会把加仓力度适当提高。
在此之前,我整体会保持每跌100点,就加仓5%的力度,这个是之前跟大家说过的。
我现在操作锚定在沪深300ETF上,所以基本会只以沪深300指数为参考。
之前沪深300跌到3200点,我是加仓5%,把仓位从30%提高到35%;
上周五沪深300跌到3110点,我是加仓到40%;
假如,沪深300跌到3000点,我就继续加仓到45%;
跌越多,我越买,不会一下子梭哈,慢慢买,买到涨为止。
这不代表我对行情的预判,不代表我觉得股市还会跌,也不代表我觉得股市就不会跌了。
这只是我事先制订好的操作计划,会严格按照纪律操作。
涨了,就持股待涨。
跌了,就继续加仓。
我现在是40%的仓位,其中20%是长期底仓,基本是雷打不动的,属于利润仓,所以拿着压力并不大。
另外20%仓位,都是买沪深300ETF,都是最近才慢慢加上的,成本比较低。
所以对我来说,我自己认为这种操作模式风险是可控的。
我们做任何操作计划,首先是要考虑风险,如果出现最极端的严重后果,风险是不是在自己可控范围之内。
所以,为什么过去这4年,我从来都不建议大家去重仓梭哈抄底,一直让大家等一等。
提防的就是现在这种极端行情。
所以,现在股市跌下来了,对我们来说,反而是机会。
但我还是要强调一下,我不建议重仓抄底,这更多只是针对普通人和没炒股的朋友说的。
因为我面向大众写文章,这就要求我得足够保守谨慎,不能激进,因为我也不能保证自己100%正确。
如果觉得自己技术水平不错,认为现在这个位置足够便宜,自己想抄底,我也不拦着,但这就得自行承担相对应的风险。
别到时候股市涨起来,又在那后悔没重仓抄底,然后跑来怪我。
如果你想要重仓抄底,就需要承担在极端行情里,吃到末端更极端下跌的风险,这本身就是左侧交易所具备的风险。
没人可以保证你一定抄底在最低点。
所以我才会一直建议大家,如果没有信心,就跟我一样,采取“长期小额定投”+“网格化加仓”的模式,会比较稳妥。
但具体要怎么操作,仍然还是要大家自己多多独立思考,自主决策。
每个人适合的操作模式都不一样,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易模式,才是最重要的。
我自己其实并不在意股市怎么走,只要事先制订好计划,涨跌都可以掌握主动。
我现在40%的仓位已经是过去4年最大仓位,即使股市就这样涨上去,我也很满足,不会后悔自己怎么没多买点,炒股最重要的就是得知足,不能贪婪。
如果后面继续跌,那么跌到目标位置,我就按计划分批加仓,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每次股市一大跌,总有各种鬼故事来吓人,放大市场恐慌情绪。
然后等股市一涨了,这些说鬼故事的人就不说A股有问题了,马上开始渲染大牛市氛围。
股市是很容易放大人的情绪、放大人性的弱点,最容易体现乌合之众。
所以我们别去当乌合之众的一员。
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冷静、理性,这才是我们散户,在这个残酷市场里的生存法则。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作者:星话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