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何钟情于西方?(三)

俄罗斯与法德达成一致,有机会吗?

有!

我们中国人常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要合作也不是单凭一头热就能搞起来的。俄罗斯要与法德合作,也要法德愿意啊。那法德会愿意吗?笔者认为法德本土派会!接下来,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

500

(图片来源:一起看图网)

一方面是世界的发展。法德之所以现在本土派不强,且无法推动与俄罗斯的合作,就是因为这两个国家在美国体系下获得不少收益,能够让民众保持在发达国家水准。

西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让法德信心十足,觉得依靠两国就可以带领西欧在未来成为重要的一极,如此则对俄罗斯的需求下降。这也是为何历史上俄罗斯想融入西欧却不被接纳的原因。

以前法德作为西方列强,那是货真价实的世界一极,并且是各自占据一个位置。搅风搅雨,举世瞩目。二战后,法德衰落,但两国依然认为自己有“大帝之资”,只不过暂时衰落了,不见得以后就不能崛起。甚至到现在,法德还有类似的想法。

有这类想法很正常,也是有一定资本的。法国二战后有北非、西非、中非这些传统的殖民地。尽管纷纷独立,但法国依然在经济上、政治上殖民这些地区的人民。这些被奴役的非洲人,需要二次解放与独立运动来彻底摆脱殖民者的掠夺!对这些地区的持续吸血,就是法国成为未来一极的底气所在。

而德国则以欧盟或者欧元区为基地,吸收着东欧、南欧各国的财富,并且依靠先发的科技优势,从世界其他地方获利。这是德国只愿接触俄罗斯而不愿接纳俄罗斯的底气。接触俄罗斯仅仅是为了俄罗斯的廉价资源以及俄罗斯势力的市场。

500

(图片来源:一起看图网)

至于俄罗斯人扩张欲望强,制度等等因素只是表面问题,真正的问题就是法德认为两个人可以分的钱与权力,不需要三个人去分。

但现在情况有所变化。法国在西非与北非的剥削压榨行为开始面临当地人新一轮的反抗,一些国家已经开始慢慢想脱离法国的新殖民。非洲的新殖民地对于法国的重要性是极大的,没有他们,法国人的生活水平,笔者觉得至少下降三分之一或者一半!

同时,新的科技发展路线渐渐展露出来。以前法德还能跟上,现在却渐渐落伍。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云计算等等,法德都是平静异常。现实终究会让法德明白,单靠两国是无法完成欧洲整合的。

以法德为主的老欧洲是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必须整合东欧,而涉及到东欧又不可避免的牵扯到俄罗斯。我们说过,势力的拓展往往伴随着资金、人才等等流动。法德不愿意接纳俄罗斯,却想着从其家门口捞钱,甚至手伸进别人的口袋里。

这是俄罗斯不能忍受的,不合作是不会让法德持续捞钱的,毕竟这些也是俄罗斯以后崛起的资本或者谈判的筹码。2014乌克兰颜色革命,法德也是没少出力的!

这里要注意,法德本土派想要与俄罗斯合作也不是一开始就愿意的,甚至是反复的。如果有分裂俄罗斯的机会,他们是不会手软的。当然2014年的乌克兰颜色革命主要是亲欧美的势力在积极参与。

这里还有一点,就是默克尔。默克尔是不是德国本土派呢?在笔者看来并不是。她是一个前文所说的,觉得德国还能靠着南欧、东欧崛起的那一类人。别看她在所谓的任期与俄罗斯关系不错,但实质上并未接纳俄罗斯。

500

(图片来源:一起看图网)

属于那种表面与人好,但只想从对方身上赚钱的人。舒尔茨跟她是一个路子或者想法的。用一个不太恰当的形容词就是“日耳曼主义”。这里是中性词,这类人很自信又很自负。大意是我德国可以依靠自己重回巅峰,跟法国合作也是权宜之计,其他人或者国家都是工具!

不过现实表明“默克尔—舒尔茨”这条路是走不通的。代价就是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光伏没搞成,新能源车也慢了一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是一个也没声响。招数、心思全用到怎么去吸东欧、南欧以及其他地方的血去了。大变局的时代,说他们是晚清政府肯定过了,但确实不咋滴!他们相当于是中间派。

绿党之类的相当于英美派,而德国本土派则是欧洲主义群体,“默克尔—舒尔茨”则是中间的“日耳曼主义”。现在有些英美的媒体把魏德尔领导的德国极右翼说成法西斯,其实在笔者看来,如果说以色列继承发展了小胡子的“形”,那默克尔才是继承发展了小胡子的“神”。

绿党之类的,认为跟随英美才能笑到最后,一起吃香的喝辣的。德国本土派则认为,现在世界发展太快,依靠德国自己已经不行了,欧洲必须要整合起来、联合起来。这种联合与整合肯定要舍弃一些东西,同时接纳一些东西。再次强调一下,德国极右翼不等于德国本土派。

举个例子,一家企业要跟另一家企业合作,必然要舍弃一些本企业所固守的企业文化,同时接纳合作企业的企业文化。

德国本土派也一样,整合与联合就需要舍弃一些“日耳曼民族”的特质。同时接纳法国的一些民族特质,比如出轨。俄罗斯的一些民族特质,比如酗酒。当然这只是开玩笑。

有些人不甘心,他们不想放弃德国的一些民族特质,更不愿接纳其他的。那就是“默克尔—舒尔茨”这一系。结果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环境下,两边都不讨好,且寸功未立。

“默克尔—舒尔茨”这想法,放在伊朗的位置上还有可能实现,但放在西欧就不行了。就跟韩国放在其他地方也算一个“人物”一样,但放在东亚就只能受朝鲜的气、受日本的气、受美国的气。当然,话说回来,放到其他地方,德国也就不是德国,韩国也就不是韩国了。这种假想只能吐槽吐槽,不能太过认真。

在苏联解体后,老欧洲因为历史原因或者现实原因,继续跟随依附美国。现在已经明确的是美国在掏空欧洲的资源来缓解自身矛盾以及发展相关产业,进而应对来自中国的竞争。

500

(图片来源:一起看图网)

如此一来,老欧洲不但跟美国有利益冲突,还面临着来自中国的产业竞争,又与俄罗斯交恶,与中东不合!除了俄法德联合,真想不到未来欧洲的出路在哪。总不能寄希望于某项科技突破,把其他地方和国家甩落身后吧。

无论是德国还是法国,依靠自身已经不可能在未来成为一极了。不但不能,如果不找人联合,以后可能还会彻底泯灭(非指国家灭亡,指地位上)。放眼整个世界,能与法德合作的,提供有效协作的只有俄罗斯势力!

有人会问,说的轻巧,俄罗斯与一些国家的矛盾怎么化解?现在还打生打死的,每天都有人死亡。这里笔者提供一些简单的看法。

人是现实与健忘的。俄罗斯与乌克兰,或者一些国家的矛盾,现在看来是血海深仇,但过个十年二十年,在外力加持下,舆论的风向就会慢慢出现大的转变。法德多年世仇,最终也能和解。人的生命是最珍贵的,但往往也是最容易被遗忘的。

新一代人或者两代人没有那些“经历”,如果有意宣传,会更容易接受当下的舆论。况且欧洲人是最擅长所谓的“反战”的!

同时,笔者在这里不严谨的套用两个概念,加个引号以示与原有的区别。即“敌我矛盾”的“敌我叙事”与“大一统下人民内部矛盾”的“人民内部叙事”。

以我国为例,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抛开周天子这个吉祥物。秦国与赵国就是“敌我矛盾”,两国在各自的史书与民间叙事中,就是“敌我叙事”。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假设现在在中华大地上,秦国与赵国还存在,或者换了个名字存在。那赵地的人在网上发文说,当年秦人坑杀降卒四十万,我们要记住,该如何如何。那一定会引来不少赵地人的附和。因为两地现在依旧是处在“敌我矛盾”下的叙事当中。“敌我矛盾”,仇有机会报还是要报的!即使不能报,对方有难也要落井下石的。

500

(图片来源:一起看图网)

而现实是秦统一六国,后被刘邦的汉朝取代。历史一直延续到现在。如果现在有赵地的人在网上发同样的文章,人们一定会很疑惑,这是哪里跑出来的神经病!这些疑惑的人中,当然包含不少赵地的人。

为何会有这个区别?因为在大一统叙事下,秦赵之争被覆盖在“人民内部矛盾”之下!属于“人民内部叙事”。现阶段中国人看到的,在中华大地历史上存在的厮杀征伐,或者村头械斗。基本上没有人会把这些归到“血海深仇”以及有机会报仇的概念里。这就是“大一统下形成的人民内部矛盾”的叙事结构。

同样的,如果将俄乌矛盾从“敌我矛盾”下的叙事,变成“人民内部矛盾”下的叙事,不出二十年,将会有完全不同的主流舆论风向!而这种叙事结构的改变,在俄法德合作的前提下,是很容易的。

乌克兰或者波兰如果不接受,那就是在“拒绝欧洲”。这样的话,乌克兰跟波兰,或者波罗的海三国该如何选择?所以笔者认为,这几个国家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接受欧洲”!。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甲镇下有乙、丙两个村子。有外人丁到来,乙丙共同接待。席间,乙总是对着丁说,我们乙村这样,我们乙村那样。而丙村实力弱,只是沉默不语。如此丁就看到了机会。

而如果在席间,乙对着丁说,我们甲镇这样,我们甲镇那样,丙就也会认同。就跟两江下的江西人跟两广人坐一起吃饭一样。广东人总是说我们广东如何如何,那广西人可能只会吃东西不说话。

所以大家不要对现在的俄乌以及欧洲的其他矛盾太过执着。只要叙事框架发生变化,一切都能变得不一样。

顺便提一句,这几年我们国家经常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家不会觉得只是喊喊口号吧?在以前,大家对于身份认知并没有那么大。近现代社会,民众之间的身份认知有所固化,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是客观事实。因此需要更宏大的叙事结构来应对近现代以来出现的新情况。

如果中国当年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那现在的南北两岸肯定是“敌我矛盾”下的叙事结构。不同为主,相同为辅!时间一长,就会有所演化。

外在表现就是所谓的什么“正统”之争、“习俗”之争,甚至方言都能逐步从“共同文明下的不同点”演变成“不同文明下的共同点”。中国是特殊的,但中国人也不要觉得自己太过特殊以至于心怀“中国例外论”,朝韩之间的关系就是现实的例子。

需要注意的是,人们的认识要跟上现实的变化与发展,形成新的叙事结构。同时也要明白我国现在面临的情况。私有制经济将长期存在,私有制带来的贫富分化会有其明显的附带效果。即强调差异化的声音会明显增长。进而拔高“不同”,比如地域、饮食、穿着、行为、民族等等。

此外再多说一句,大家似乎对于私有制经济长期存在不太重视,更多人只是觉得这只是一句话,因此忽略过去。其实经济制度的变化一定会引发一系列的事情。举个例子,以前有阶级叙事,为何现在没有了?有些人就会想这想那,其实原因不复杂。就是现阶段我国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经济制度变了,以前公有制经济作为绝对主导,阶级叙事很正常。

到现在,各种经济所有制上都会存在大量所依附的群体。如果此时再以阶级叙事为主,私有制经济以及外资(外资多数是私人资本)上依附的群体就会出现恐慌。除非想要改变目前的经济制度,否则阶级叙事就只能退居其次。

还是那句话,阶级叙事是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特征。就跟工会一样,私有制成分越高,越排斥。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国家或者私有制为主导的国家,阶级叙事基本上都已经被边缘化,甚至销声匿迹。

在统一之下,过分强调不同,那就是人为的提高了“敌我叙事”结构,这是分裂的种子。但不同是客观存在的,忽视或掩盖不同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是陷入另一种形式的“敌我叙事”结构中去了。

所以一定要提高警惕,莫要不自觉的给“敌我叙事”结构提供助力。统一之下的多样性,统一为主,承认不同,多样性为辅。

回到主题,上面说了法德同样需要俄罗斯的一个方面。即法德(本土派)有意愿与俄罗斯达成合作。这种合作俄罗斯是有机会达成的。

以上主要是从法德内部以及欧洲本身来聊的法德将来会不会有意愿与俄罗斯达成合作。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