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以工业元宇宙为主线,规模达2500亿元
近日,四川省元宇宙产业协会成立大会在成都召开。
四川经信厅副厅长王朝勇表示,四川高度重视元宇宙产业发展,成立元宇宙产业协会,强化元宇宙产融对接服务,以工业元宇宙为主线,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为驱动,构建人才、技术、产业、应用、生态“五位一体”的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体系。

此外,会上发布了《四川省工业元宇宙白皮书(2023年版)》,提出了四川工业元宇宙发展思路和举措。
去年,四川省经信厅联合16个部门印发《四川省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到2500亿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元宇宙谷”。
这是继上海市、河南省、浙江省后的第四个省级元宇宙专项政策。
虽然四个省级对元宇宙产业的发展都各有侧重,但在这些政策中,虚拟数字人、工业元宇宙成为重点提及的细分赛道。

四川元宇宙三年计划既提到了元宇宙技术创新,又将重点放在了塑造工业元宇宙新引擎方面。
这也是对于首个国家级的元宇宙《行动计划》的一种呼应,该计划是在四川发布《行动计划》的一周前,首次从国家层面对元宇宙产业的支撑技术、产业应用、规范治理以及软硬件端的发展给出了指引,有望促进元宇宙产业加速发展,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重要驱动力。
那四川在发展元宇宙方面,有哪些优势呢?
首先,在人才方面,四川既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输送相关人才,又有发展多年且成效显著的内容生产产业积累的大量元宇宙场景设计的人才。
其次,四川制造业体系全、场景多、市场大,为工业元宇宙的落地提供了丰富的工业场景。四川有很多制造型企业,一些实力型企业偏向军工。元宇宙前身的提出来自军工体系,初始用于模拟战机试飞,减少耗损,工业元宇宙正好契合军工企业的诉求。

再者,省会城市成都早在去年一月份就发布了《成都市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出依托国家级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和体验推广中心,推动典型场景适配验证、上下游解决方案融合、工业软件标准研制和工业软件体验推广。到2025年,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
此外,成都布局成立元宇宙产业联盟,将构建交子大道元宇宙中心。组建的元宇宙城市联盟第一批城市有:深圳,西安、武汉、合肥等。

业内专家预测,预计到2027年工业元宇宙将在底层技术上取得突破,2032年前实现跨越式转型并初具规模。可以预见,工业元宇宙将颠覆目前的经济社会结构,带来更高效、更智能、更安全的产业变革,不同传统行业都将在工业元宇宙中得到重生。
在政策支持以及市场发展协同促进之下,工业元宇宙日趋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