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太远,珠三角太近:自由贸易下的海南(上)
博鳌亚洲论证期间,关于海南建立自由贸易港的消息很是振奋人心,但海南的自由贸易港之路在广深港澳的巨大阴影下依然显得任到重远。
先从军事上讲,海南岛在军事体系里对广东来讲是一道天然屏障,不用自己直面来自南海的军事压力,同时海南岛作为广东的前出防御支点有着相当大的作用,不但可作为海军基地统御南海,又可替代广东行使大半的海军职能。在海南未建省从属于广东作为一个特别行政区时候就一直充当着海上战略前沿。现如今控制南海的海空力量投送皆出自海南岛,三沙及填岛军事工程皆为海南岛军事力量的战略前出支撑点,以此前出周震南海诸国。
军事上和大国战略上海南岛起到了绝佳的作用,但是在经贸体系里,海南岛却显得稍微有点尴尬。
自由贸易区有两个种类,分别是FTZ(自由贸易园区)和FTA(自由贸易区)。本质都是降低贸易成本促进商务发展而设立。例如上海就是FTZ,具体称呼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Free Trade Zone,FTZ)。具体解释是根据本国(地区)法律法规在本国(地区)境内设立的区域性经济特区。
以上这种贸易方式属一国(或地区)境内关外的贸易行为,即某一国或地区在其辖区内划出一块地盘作为市场对外贸易,对该市场的贸易不过多的插手干预、且不收或优惠过路费或关税。
在知乎上就有许多对自由贸易区内港口的解释,比如:自由贸易港区带动港口腹地经济,如自由贸易区国内外公司对供应链体系进行腹地生产组织、服务和配送安排;对企业购买国内原材料或通过国内公司进行原材料、产品生产转包等等,促使腹地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形成自由贸易港区经济与腹地经济发生广泛的联系。
海南有一天生的软肋。海南岛自身没有足够体量的商业体系和农业工业制造业,在中短期内无法建立具备出口贸易的农贸业或者制造业的海南,将来依靠的消费市场为主体,主要集中在:购物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和房地产事业相关。而海南目前重点发展的文旅项目,在商业消费需求具有相当大的潜力。
国际航运最繁忙区域都集中在广东沿海,尤其是珠三角区域,海南最繁闹的区域是琼州海峡但这只是大陆与海南岛之间的正常物流航运,目前现状是来自南海方向国家航运船舶很少往海南岛去。如果开通自由贸易港,来自国际的航运线路会是如何情景。但要将航路往西分散并不容易。
但是对海南影响最大的仍然是她背后的广深港澳地区,有一句老话套进去就是离天堂太远,离珠三角太近。珠三角地区巨大的消费体量是海南无法比拟的,因时代的特性海南也无法在短期内成为台湾那样以加工业成为一个与珠三角争雄的经济体。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未来自贸之路何处去,夏威夷和马尔代夫模式并不是可参照之物,其实海南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是没有可参照物。既要承担军事战略作用,又要承担着一带一路下的重要一个站点,这是个难得的机会,理应发挥出最优的价值,而不是从90年代的经济特区到近几年的国际旅游岛项目,名头虽响,却前行缓慢。
获取最快的更新可以关注下面我的微信公号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