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事的诸神:君以此始,必以此终(上)

    “君以此始,必以此终”一语,典出《左传·宣公十二年》。它什麽意思呢?现在词典里的解释是:“意为事业或人因此而兴,也因此而亡”。这样的解释让人困惑。古语的“始、终”与今言的“兴、亡”都指一回事,它们都维系于“此”这个关键点上,那么就没有理由不把“此”中的乾坤道个明白。

    说出“君以此始,必以此终”这句话的是谁呢?他是一位为楚庄王(公元前650年—前591年)驾驭战车的将士,名屈荡。公元前597年的盛夏,楚晋争霸的关键一战——邲之战登场了。邲,这个地方在今天河南郑州西北,敖、鄗二山之间,因为有河名邲水,此地指此为名。

500

    这一战,楚军最终获胜,尽管胜利来得之快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在一切几成定局,战斗接近尾声之时,一开始乘着王宫卫队“左广”的战车指挥作战的楚庄王,见到卫队另一半主力“右广”的战车也赶来参战,也许是出于让“左广”的将士们稍以调整休息或者也让“右广”将士分享获胜之荣耀的考虑,楚庄王临时决定改乘“右广”的战车。王的这项“顾全大局”的决定放在今天来看,会有什麽不妥吗?

    但在那时,“左广”的领军将士屈荡就上来阻止楚庄王,义正辞严地说道:“君王您乘坐左广的战车开始指挥作战,也一定要乘坐它直至战斗结束。”楚庄王听见了,便立即停止了换乘的举动。不仅如此,此后还形成了一项惯例——王出征优先选乘“左广”的战车。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不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屈荡为何胆敢阻止楚王,而楚王缘何能乖乖听从屈荡的要求?玄之又玄的问题还有,楚王的换乘举动对他的左右会产生什麽重大影响吗?这些尚不确定的影响又将对楚国的春秋霸业造成怎样不可预估的作用呢?

    屈荡阻止楚庄王换乘,也许是出于不辞劳苦、舍我其谁的冲锋精神,也可能是出于个人强烈的荣誉心以及对己方所获战果的坚定维护。公心也罢,私心也罢,一瞬间全都提示在了楚王的心里,于是他英明地作出了对大局最有利的选择。

    楚王临阵不换乘,在当时不单具有现实的重大意义,也更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它看起来只是一个微不足道好像不会对战局产生丝毫影响的细枝末节,但它蕴含的道理却至大,而大道至简,说的正是始终如一的重要性。换作今天的时髦话来讲,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战斗结束的第二天,也就是前597年六月十五,楚军的后勤辎重和楚王的御驾仪仗姗姗来迟地赶到了距离邲地不远的衡雍(今河南原阳);三十五年前,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战胜了楚国后,在衡雍西南处的践土为周天子建造行宫,随即举行了“践土会盟”。

500

晋文公“践土会盟”,剧照

    当初晋文公在践土会盟诸侯,既阻断了楚国北上争霸的步伐,又名正言顺地登上了春秋霸主的宝座。时隔三十五年,楚庄王终于一战而击败老对手,夺取对中原的控制权。但是,晋国并没有在邲之战后而一蹶不振,晋楚争霸的持久战仍在继续。

    楚庄王深刻地知晓,战时一个小小的不当之举对最后的胜利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影响,可谓是牵一发而动摇霸业全局。这样的影响对楚国而言是难以承受的,也是不可原谅的,更何况这样一个可怕的影响完全是有前车之鉴的!

    这个前车就发生在此的十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07年,事发于郑国与宋国之间。当年,郑国在楚国的要求下去攻打宋国。宋国就派遣华元为主帅,带兵抗击郑国。在那个时代,华元可是一位呼风唤雨的大人物,他在宋国长期执政,贵为四朝元老,身份显赫,他的外交手段也更是了得。可是,这样文韬武略的大人物却不慎败给了实力并未强过自己的郑国,究其原因竟是出在了一碗不起眼的羊汤上。

    大战前夕,华元为鼓舞士气,就大肆宰羊准备犒军,煮肉汤请将士们好好享用了一番。然而,华元遍分羊汤少一人,这人就是在华元战车上替他保驾护航的车夫。这个车夫名叫羊斟,因为没有分到羊汤,他对此耿耿于怀,记恨在心。也有可能是他姓羊,所以主帅出于避讳的好心,才没有分羊汤给他。然而,我的这一揣测并未见于史书,恐怕是这种现代人的偏见在当时无法言之成理。

    既然没有理由不分羊肉汤给他,两军开战后,羊斟直接驾车投奔了敌方阵营,将华元送给了郑国。华元在车上发觉不对劲,不住地提醒羊斟,说车驾错了方向。羊斟回头告诉他说:“昨天分肉,你说了算;今天驾车,由我做主”,原文是“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御,我为政”。

500

华元被俘,剧照

    由于羊斟的这一“神操作”,导致宋军群龙无首,阵脚大乱,郑国轻而易举地缴获了战车四百多辆,俘虏二百多人,还割下一百多名阵亡的宋国战士的耳朵,杀了宋国的副将乐吕。好在尊贵的华元被俘后没出什么大事,宋国想用战马换回华元,后来华元自己偷跑了回来。逃回来的华元撞见了羊斟,吓得羊斟直奔鲁国,大概是去寻求国际庇护,以免被秋后算了账。

    一碗羊汤未端平,成败全在此一举。小人物也能决定大结局,历史不止一次如此警示世人尤其是当家作主之人。楚庄王通过维护小人物的既得利益,而做到了对左右的公平以待,没有偏私;而宋华元却功亏一篑于区别对待的分配不公。他们的故事共同道出了,协调好内部的利益关系——常常借助于分配之手来实现,这是需要以共同奋斗去取得伟大胜利的头等大事。

    请务必要记住,每一位参与者都是请来共事的诸神。尽管他们的神通各有不同,神通显或不显不在同一时,做出的贡献自然也会有所差异,如果从开始没有一视同仁,结果是不可能有正确的论功行赏。最终就会落得个“各自为政”,离心离德,功败垂成!

    胜利无非是共同参与者的一次收益分配,忠诚不过是有没有一碗羊汤的事。革命就是请客吃饭,见者有份,一个都不能少。《左传》把这些人事的大道理讲得再浅显明白不过了,后世还有超越于此的吗?(待续)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