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数据不错但个体感觉却不好,根源是唯物主义碰上唯心主义

1. 路透社1月18日发了个新闻,“对于中国许多人,经济感觉已经衰退”。文中列举了24岁人大女生找工作失败,考公务员考哭了。10个人有7个人说感觉不好。智联招聘数据,38个大城市雇主四季度招聘薪水同比降1.3%。科技行业34岁妹子辞职后以为容易找工,但是美国教育背景没用,新社交媒体工作要干15小时,很快就干不下去了。新公布的16-24岁12月除在校生失业率14.9%。低价冲击让咖啡店老板高价咖啡卖不动,2017年400万买的海南两套房子三年没有任何租售需求。一些城市公寓跌价三分之一,需求饱和,2019年3000万城市家庭96%有房。台海和国际局势紧张,美国科技限制,和西方关系差,一些投资者担心想离开。

2. 5.2%的经济增长率,发电量、汽车等实物产出,说明数据还行。但是个体不好的感觉也确实存在,找好工作难,房价股价下跌。这是怎么回事?硬的“生产类”经济数据,我们是可以的,没人表示怀疑,基本没有唱衰了。一些人外国人对中国生产能力很恐惧,高科技、汽车、新能源在改变世界格局,也是和美西方关系不好的根源。感觉不好的人,也没人说生产不行,而是说过剩通缩需求不好。中国GDP是用生产法统计的,增长5.2%有一堆硬数据支持,政府调控也最看重生产。缺电了立刻开会解决,科技卡脖子了非常重视。

3. 而美国等多国是用支出法统计的,对收入和财产统计更为敏感。中国的个人感觉,也是按收入和财产统计来的,也就是对年年全球增长最好的生产数据“无感”,但是对生意竞争大、找工作难、房价股价下跌感受更深。以前也是这样,年年经济数据世界第一,还是很多人感觉差,房价涨更不好,工资涨太慢感觉一辈子买不起房,股市涨兴奋一阵子就被套死。每年都有非常多的抱怨,以前更更差,商品供应也不是太丰富。

4. 所以,中国经济发展搞的是“唯物主义”,基本思想是搞好生产就能解决问题。而群众感受是“唯心主义”,感觉容易不好。因为有少数人混得很好,群众中产标准、新人找工标准、男女找对象标准,都拉很高,得不到满足就感觉差。很多国家是靠“唯心主义”发展的,就如阿根廷总统米莱的最新演讲,全是唯心,人们“觉醒”了就好了,群众也吃这一套。

5. 现代社会商品生产还是唯物主义,但好处是钱从古代的唯物变成现代的唯心了,想要直接印就行,全球各国基本都唯心大印钱了。中国群众估计也喜欢印钱,起码短期会喜欢,但是政府还是更重视搞生产,很多商品成本大降干出通缩了。全球只有中国人日常经受哲学的激烈碰撞,心态非常复杂,和外国人很不一样。不是说都好或者都不好,很复杂,好坏都有。总体来说,理科的相信唯物多一些心态会正面一点,但也不时抱怨;文科的相信唯心多一些日常抱怨,但有时也愿意被物质说服,文理科都很复杂,哲学水平高东拉西扯。老百姓平均文化水平是初中,只有朴素哲学扯不动,偏唯物一些。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