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在2019年就制定了中医药纳入中小学教学的政策,为何却不能在全国大面积落实?

2019年10月,新华社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文中指出:“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学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

2020 年,张伯礼院士等多位人大代表在两会上提出要在中小学教育中增加中医药元素等众多教育措施。

2021年6月29日,国家制定了《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其中提出:到2025年,“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机制初步建立,基础进一步夯实,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不断加强,推动实现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

自国家提出中医药进中小学之日起,已经过去了4年多的时间,其间中医药还经历3年新冠疫情的考验,充分证明了中医药在治病防病方面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那么现在的实施情况如何呢?

浙江作为全国首个将中医药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的省份,已于2017年组织相关部门编写出版小学中医药教材,并将其纳入省内各地区通用的课程教材,明确规定在小学五年级开设此课程,正式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

与此同时,教育部门也在继续组织编写出版相关的初、高中教材,在教育启蒙阶段打下中医药文化的理论基础,培养文化自信。

河北省2021年下发文件《河北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实施“育苗”计划、“助苗”计划和“强苗”计划。

2022年,江西省也开展了中医药课程教学的试点。

虽然在这部分省份的中小学开设中医药课程,但只是作为选修课,却不列入考试范围,这种把中医药基础知识作为读本选修的教育模式,虽然使中医药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传播普及,但却难以得到学生、家长的重视。效果自然很差,总给人装模做样、应付了事的感觉。

但更多的省份却是连这种将中医药课程列入选修课的应付的举动都没有!

而肩负着传播中央政策精神的全国各大主流媒体更鲜见报道传播!

那么问题来了:何以这么多省份的教育部门敢于对中央政策采取不合作或者阳奉阴违的行为?谁有这么大的能量使中国各省级教育部门敢于对抗中央的政策?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