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全员持股模式在某些领域是优势,但到了汽车领域就是妥妥的劣势!

【本文来自《长安董事长:与华为合资公司名称暂定》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跑跑小霸王
  • 说实话,按华为这竞争力,如果放开竞争,国内手机市场占一半都是轻松愉快的事情。这次华为nova12故意定高价,给友商的中端机留空间,结果友商不知好歹,还发动水军大骂华为,说nova12,500的配置,2000的价格,割韭菜。结果卖爆了,不但抢了友商的中端机客户,还抢了高端机客户,轻松冲上销量第一,让你骂。这些友商都是蠢货嘛,他们根本不懂中国消费者现在看重的是什么哦。还在那里得不得的,比什么跑分,比什么外壳。笑死个人。你现在发动水军胡骂,不就是说消费者是傻叉吗?消费者花自己的真金白银,有傻叉的吗?,你们说的那些外壳,跑分什么的,消费者不懂吗?😀

    汽车也一样,华为会继续在塞力斯身上使力的,因为其他汽车企业,害怕华为,所以现在都在犹豫状态。塞力斯就成了华为的根据地。华为花费巨资研发的这些技术和设备,不可能锁到保险柜里,肯定是要急切的变现的。所以他在其他地方找不到市场,必然继续大力推动塞力斯的发展。现在塞力斯只搞SUV,再过一阵子,华为在其他地方撬不开市场,塞力斯必然会做轿车什么的,丰富产品线,和其他企业暂开全面竞争。

    那么请问,其他车企有能一战的车型吗?

    好多人还没有明白过来,国产豪车,就是BBA啊,或者叫30万以上的车子,一年全部销量就150万台左右,一个月也就12万辆左右。

    塞力斯M7,M9一上市订单就差不多有10万辆,相当于一下子把整个中国豪车市场一个月的订单抢差不多了。市场容量就那么大,他一下子就把有意买车子的吸走差不多了,所以作为竞品的蔚小理,立马订单大降,这不是很正常的嘛,就那么多顾客,都去他家餐馆吃饭去了,其他餐馆可不就门可罗雀嘛。大家看着吧,不光新能源车子,下面的BBA的订单也必然降不少。

    好多人没注意,其实电动车充电难这类问题对于买得起30万以上车的人,根本不是问题,哪家没有固定停车位?自己花点钱装个充电桩,不是小事一件吗?

    其实现在好多人还在观望状态,因为买几十万块钱的车子,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毕竟不是小事情,都要仔细比较一下的。所以一旦过几个月首批用户的大量反馈出来,订单量必然还会大量增加。在汽车市场产生手机市场的类似的状况。可能会比手机市场更惨烈。因为手机市场某米之类的毕竟和华为缠斗好多年了,虽然输多赢少,毕竟还是对华为很熟悉,也有一定的战斗力的(大家不要瞧不起某米哦,某米虽然和华为竞争,好像弱不禁风的,但是和其他的国内外企业比,还是很有战斗力的,要不然他也不能在国际市场上卖了那么多的)。而汽车市场那些老油子,他们更没有接触过华为的竞争力的。以前舒服惯了。都是一群懒羊羊哦(要不然也不会被外企按在地上摩擦那么多年)。现在碰到真正的大灰狼(不是灰太狼哦),搞不好是恶虎,能好的了嘛?将来血流成河是必然的。😀

    就如余大嘴说的,什么玩意啊,都搞不赢造车新势力,玩什么啊?其实那些新势力对华为来讲,他们的战斗力也远不如和华为缠斗多年的手机市场的某米之类的。某米现在为什么心怀忐忑,战战兢兢,开个发布会连价格都不敢说啊?如果没有华为,你看他还这个样子吗?保证牛皮哄哄的。😀😀

    还有一些人认为那些什么手机企业不懂汽车行业,汽车行业有好多困难不是手机行业能比的。呵呵,对于其他企业来讲或许如此,但是对于华为这样的资金充足,执行力爆表的企业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现在华为在汽车市场也是狂飙突进,你看问界汽车,也是一代比一代好很多。每年都会推出出众的产品。别的企业根本做不到的啊。

    不过,我作为普通消费者,我觉得华为的自动驾驶,还需要3到5年将全面成熟,进入L5时代(原来我估计最少要10年的,但是看华为现在这种鸡血状态,应该不会要5年就会全面成熟)。那个时候,华为也会将智能驾驶下放到20万以内的车子上,我们一般消费者也消费得起了。就是我们这些普通消费者下手的时候了。咱们钱少,吃不起螃蟹的😀

    其实电动车相比油车最大的优势根本不是电池,而是自动驾驶。因为电池相对于加油,对于消费者来说,并没有更大的吸引力(毕竟所谓的环保,消费者是不会去关心的,比如我就不关心,如果什么车子就是因为环保,让我多出100块钱,我都不会出的😀),自动驾驶才是电动车真正的竞争力,才是消费者真正愿意花钱的地方。比如说一个车子,有自动驾驶,让我多出2万块钱,我是愿意的,就如以前买油车,自动比手动多1万块钱,我也愿意出的。😀

就华为全员人均年薪70万+的水平,造出来的车得多贵?

华为的全员持股模式在某些领域是他的优势,但到了汽车这个传统制造业领域就是妥妥的劣势!

通讯设备领域,专利壁垒极高,剩余的玩家就那么几家,整个行业早已是技术人才密集型产业,华为的高薪+全员持股模式令其发展成了行业龙头。相对于汽车市场,手机单价相对于汽车更低,更容易依靠品牌溢价占领高端市场,手机领域成熟的代工模式也能一定程度上规避华为在制造环节高成本弊端,手机的销售数量要高一个数量级,分摊高昂人工相对更容易。

但到了数量级第一档的汽车行业,华为相对国内友商高昂的人工成本,技术代差不是非常明显,汽车领域的渠道不能像电子消费品能借助现有渠道快速扩展,到了电商时代大规模销售变得更加容易实现,汽车销售离不开一个个实体销售店面,渠道建设需要漫长的过程,但缺乏品牌认可和销量支撑的渠道又成了烧钱游戏,需要积累过程才能实现。何况电动车领域还有个全球独一无二的拥有全产业链的卷王---比亚迪存在。华为只有做高端车一条出路,但经过一段时间烧钱后,华为认识到原有的公司模式到了传统制造业变成了劣势。将自有公司转变成引入更多的友商参与到合资公司,开放技术平台给友商才是最合适的选择。

造车是需要积累滴,赛力斯的品控水平还有待提高!

至于你说的自动驾驶,在搞的企业非常多,华为不太可能会形成碾压级的技术优势,毕竟这个行业的技术积累和专利壁垒门槛没有通讯行业那么高。我就是从事工业自动化行业的,认同船夫哥说的那段话,他们自己工厂内部搞的自动化产线都很难保证绝对的可靠性,更何况涉及数量级庞大、室外路况更复杂的路况条件。短期内也不太看好L5级的自动驾驶全面普及。

工业领域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环节,会采用类似航空领域的冗余控制技术,也就是多套控制系统同时存在,就不知道自动驾驶领域是否也会在控制中心、传感器、控制通讯线路有冗余度。如何应对传感器失效的场景?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