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3千点保卫战”和《繁花》的观后感

此文本应发在(田轩: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重点与未来趋势 (guancha.cn))下,因为太长了,所以写在风闻,也结合了我对《繁花》的观后感:

国家管理层一开始想的就只是“股市就是个合法集资场所”,这对应非法集资的那些手段,所以‘打击非法集资也就合情合理’了,把股市作为提款机也就合情合理了,然后又加了句“我们不希望资本泡沫化”,然后再叠加“楼住不炒”。股市的矛盾点就在这里,它和我们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息息相关。买对股票挣钱的人是哪些人?即使是散户也有买对翻身的,股票挣钱后的下一个战场就是楼市,因为楼市的标的比股价更大,有看到单价过10万元每平米的房子,但有多少股价过10万元/股的股票?

股市挣到的钱,去了楼市,炒热了楼市;现在不让炒楼了,楼市也限购了,那么那些从散户变成大户的人,他们到哪里再去消费自己的巨量资金呢?出国移民,到外面买地投资,外面可不是国内的封闭市场,土地可以让私人买卖,虽然有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但人世间的所有事都是生意,都是可以谈、可以交换的,都是有价的。楼市被限制后,也就限制了高消费,如果你是有钱人,但你只有钱,你只会混迹资本市场,只会炒股,没有别的技能,如果你有数十亿的人民币,你会怎么样?无法想象?那就看看我们在GTA里的冲关结果:买地、买生意——将巨额钞票变成现金奶牛,买来的生意对穷人来说只能挣个温饱的打工钱,对富人来说,一家小店的年回报可能比定期利息多。

我这样理解,是因为“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挣钱的人都想移民离开我们”,毕竟国外的吸引力太多,能买块永远属于你的地皮总是那么有吸引力,这吸引力比70年使用权有吸引力多了。但社会主义是不可能放弃地皮所有权的,有地才能继续指挥和调拨地上的产出。但这也一定程度上使我们的市场循环始终有个“漏气”口,资金、念想终归会流向那些“能够长期拥有,甚至永久拥有的高贵之物”,国外能被私人买卖的地皮无疑比国际奢侈品和国内房地产更具有吸引力,这些是结结实实能够吸收这些巨量财富的“商品”,虽然不一定保值,但无论如何是块结结实实的地皮,这等于结结实实的拥有了地球的一部分,而租房和国内70年使用权,本质并不拥有地球的一部分,只是“你此生在地球上生活过”。

说回第二段,如果这些人除了资金还有专业技能,那么他们可以投资实业,但如果这帮人只会玩弄资本游戏,那也不可能指望这帮人去搞实业。所以他们只有继续玩地球上的资本游戏。

说回第一段,散户、上市公司、机构、主力,其实是个共生关系,如果仅以韭菜去代指散户并不确切。散户是散,但散户本质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载舟时舟称水为韭菜,散户虽不具备覆舟的能力,但散户具备另股市干涸的能力,散户拒绝参与股市,股市就发展成了“《小偷公司》的‘小偷需要计划生育,否则天下都是小偷,我们偷谁去’”——如果天下都是资金实力雄厚的机构,那机构间虽然仍可以大鱼吃小鱼,资金最雄厚永远可以吃掉资金不那么雄厚的机构,但一旦这样机构互博对于中国的资本市场则是更大的灾难。散户拿着半个到一部分家当来玩,机构可以用n倍于散户的价值去欺负散户,散户输了也只输掉了他自己的家当,就算杠杆也只输掉别人几家的家当,但如果是2个大型机构的互博,A机构身后的集资可能相当于2个银行的家当,B机构身后相当于4个银行的家当,然后2边互殴,结果A机构输了,这等于它身后2个银行所涉及的成百上千个家庭的破产。

同样,机构相较散户还具有技术优势,高频量化需要离交易所够近才可以实施,场内红背心也可以受机构所托去做市。这中间,处处体现着散户与机构的不公平。但股市本身是个搓麻将的举动,当所有参与者在打乱筹码时,因为彼此都有几率能从中挣到钱,这才能汇聚更多的水来参与,如果股市真的明确了“这就是散户不该来的地方”,那么转眼也就是今天A股天天跌的局面。国家虽有钱,但要国家把整个A股都买下来,现实吗?不现实。

A股天天跌,的确是情绪使然,正因为单个机构撑不起股市,所以水才有参与的空间,但如果机构压倒性的欺负和赶走散户,那么结果就是“机构没有欺负对象了,你们需要彼此搏杀才能活下去”。机构和散户的最大区别也在于生存方式的不同,散户通常是不专业的投资者,拥有其它行业的收入,只是来此碰碰运气,这不仅是来碰运气,也为股市带来了活水。但机构是专业的从业者,在这个行业的专业就势必失去在其它行业的收入,也势必高度挂钩于资本市场的景气度。资本市场景气,就能吸引到“外水”,资本市场不景气不仅失去了“外水”,也使得本来的“内水”也在加速外流。随着水的流失,本来的游艇们还能得意的飘浮驰骋吗?这不仅带来了机构的裁员,也使得景气时扩增的鱼儿现在需要在有限的水源中搏杀撕咬,确保自己能活到下一次大雨倾盆的时候。

这是机构和散户的共生关系,那么现在的问题来了,国家要如何维持股市的生态关系?在机构渐渐忘却了生态平衡而肆意欺负散户的时候,国家应该做什么?散户的确不可能普及高频交易中的技术手段——离交易所更近、用巨量资金实力堆出一个散户不能企及的堡垒。但散户能够做什么?死绝的散户只要不参与股市,不断下跌的股价同样会很快要了机构的命。《繁花》中李李袒露的心声就是这样:机构的资金有成本。但哪怕机构今天全是自有资金,面对没有水托举的股价,面对失望而疯狂的情绪,正在做日内过山车的股价,难道不是一次次勒住和拧干机构血条的行为?

中国股市也需要监管,资本市场永远要注意水和舟的优势与平衡。就算水量不变,不断“下饺子”,再大的湖水也难行舟。再多的储蓄,不进股市,抽水机也只能空转。机构与散户永远是在一个生态系统里,国家要自己去维护这个系统的平衡。在A股冷清的当下,散户不仅本着“自有资金”的背景,也本着“另有生活来源”的背景,只要不是倾家荡产投入股市,生存压力应该比机构小,最多就是“出人头地的日子要延后了”,但不影响生计,歌照唱舞照跳,大不了等几年,终有翻身日;但靠此过活的专业人士们,恐怕日子就没这么好过了吧?这个共生关系的崩塌与旱灾,到底谁更痛、谁更有危机感呢?是从业者?还是另有循环的散户?“留人一线”这句话,同样适合那些“绞杀韭菜的机构们”——生态环境很重要,草原上的羊吃光了,就请狮子们互相猎杀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