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被困日本震区背后:城市沦为绝望“孤岛”
潮新闻2024年01月09日 11:31:56 24人参与11评论
据央视新闻消息,根据日本石川县1月9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能登半岛地震导致该县死亡人数上升至180人,另有120人下落不明。
地震过去一周,灾区停水、断电的情况没有得到明显缓解,约2.9万人仍处于避难状态。此外,以轮岛和珠洲市为中心,依旧有2300人因地处山区而孤立无援。当前,能登地区开始降雪,专家称,大雪将导致通往灾区的道路进一步受阻,救援恐将放缓。
所幸当下,被困重灾区轮岛72小时的8名中国公民已分别安全抵达国内和他们在日本的住所。历时三天三夜的生死救援,汇聚了中国驻名古屋总领馆、石川县华人华侨联谊会以及在日华人志愿者们的爱与力量。1月9日,潮新闻记者辗转找到了他们——
有人说,地震后城市支离破碎,自己与死神擦肩而过;有人说,尽管知道这一趟可能有去无回,但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赶去救援的路;还有人说,在日的华人非常团结,大爱永无国界,愿为灾后相关工作略尽绵力。
日本石川县轮岛市倒塌等房屋。受访者供图
城市沦为绝望“孤岛”
中国公民被困地震重灾区
当地1月1日下午4时许,从成都到日本旅游的黄毅和同行3名中国旅客正位于日本石川县轮岛市美术馆门口广场前,他们在那一刻体验到了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天崩地裂——此起彼伏的手机警报,小镇广播声仿佛要刺穿耳膜,“大地震来了,海啸要来了!”与此同时,他们看到大地被撕裂,水泥石板被挤压翘起,电线杆和房屋剧烈摇晃,然后接连坍塌,“人直接被地震波拍倒在地,马路如海浪般飘摇,这时仿佛能看见大地的‘心脏’在跳动。”黄毅说,强震持续了一分多钟,震动间歇他和同伴们终于定过神来,跟随好心的日本导游找到了最近的避难所,是当地一所小学。
黄毅看到,率先到达的青壮年居民自发清理教室,安排高龄老人休息,陆续到来的家庭也都背着应急物资。但是避难所的物资还是极为有限,尤其是饮用水,“有当地居民把自家的物资分出来给我们,他们展现出冷静镇定和井然有序,加速了我们从应激反应中缓过来。”
等到手机有了微弱信号,黄毅迅速寻找救援,联系到国内和日本的亲友,立刻向他们报告了自己的现状和所在位置。
而与此同时,来自日本名古屋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郭鹏一行4人也在轮岛市寻找避难之所,郭鹏用“与死神擦肩而过”来描述当时的情景。
郭鹏此行是和朋友来庆祝跨年,选择了轮岛这个相对僻静人少的滨海小渔村。地震发生时,他正开车和同伴在海边等日落,“尽管当时震感剧烈,但海面看上去却是风平浪静的。”
基于常识,郭鹏猜测地震可能会引发海啸,于是决定远离海边往城市走,但却被赶来避难的当地居民拦下,他们得知,回轮岛市内的路已经塌方,而且市区情况更为糟糕。于是,郭鹏一行人只能跟随人群来到附近地势较高的一处室外空地。
那天夜里,地震趋于平静,室外气温也降到了冰点。郭鹏和同伴没有带御寒的衣服,冻得直打哆嗦,便决定回到车里,打算沿着海岸线寻找出路。
轮岛市,被地震损毁的公路。受访者供图
被困的几位中国同胞告诉潮新闻记者,他们在之后的逃亡途中看到整座城市支离破碎、满目疮痍:房屋整栋倾倒,路基横断,车子掉进路面的巨大裂缝里,车窗外不远处的熊熊火光把天空映成一片血红……他们从所见所闻中拼凑出更多信息——7.6级地震引发当地大规模火灾,随之而来5米海啸预警,轮岛市与外界相连的道路大多阻断,这座人口仅三万多人的小城俨然成为了一座“孤岛”。
由于手机信号受阻,被困轮岛的8名中国公民并不知道,此时中国驻名古屋总领馆和当地华人组织正在尽一切可能寻找他们。
华人志愿者生死救援
临行前向家人交代银行卡密码
“龙组”在日华人援助协会成立于2021年新冠疫情下的东京,以在日华人同胞为中心,为日本社会提供无偿帮助。据悉,协会志愿者都为在日华人华侨,涉及各行各业,覆盖了整个日本,会长刘勇还曾作为日本侨领代表来杭州参加过由中国侨联、浙江侨联以及浙江大学开办的海外联谊研修班。目前,该协会已发展成为一支拥有600余名志愿者会员的专业救援队。
1月1日地震发生后,协会志愿者们了解到震区灾情严重,即在东京召集成员参与救灾,立马就有十几人响应了,“年纪最长的是60后,年纪最小的还在念大学。”刘勇说。
1月2日一早,志愿者们向当地政府确认了情况并询问是否需要物资和援助,得到的回复是:物资短缺,欢迎捐助,但震中极度危险,不建议缺乏经验的个人或组织前往。大家原本计划递送物资,但在过程中得知有华人受困,他们感到义不容辞。1月2日晚,由刘勇带领的20人共7卡车毅然奔赴灾区,携带了大量棉衣毛毯等防寒用品,以及饮用水、奶粉、卫生用品等物资。
“龙组”在日华人援助协会向石川县当地政府捐赠物资。受访者供图
“其实我们每个人出发前都向家人交代了银行卡密码,就怕这趟有去无回。”许多华人志愿者直言,现实远比新闻报道得更加惨烈,随着车辆距离震中越来越近,大家的心情也愈发沉重。
“公路表面裂开的沟壑有好几米深,眼睁睁地看着山上滚落的巨石砸在车前不远处,一路上时不时发生泥石流,还看到挂在悬崖边的汽车。”刘勇形容道,驾驶员就趴在方向盘上,死死盯着前面的路开,一旦遇到道路断裂,就只能不停绕小路走,“一路磕磕碰碰,原本100公里的路足足开了6个多小时。”
直到1月3日下午,“龙组”终于抵达轮岛灾区附近,最终于3日深夜将郭鹏一行四人成功营救,而此时,“龙组”队员们已经将近30个小时没有合过眼了,“实在困了就把车停在空旷的地方打个盹,不敢睡深了。”而另外一边,由石川县华人华侨联谊会发起的救援力量也找到了黄毅等四名同胞。
1月4日下午,历时72小时后,被困的8名中国公民被全部成功解救,安全离开轮岛市。
轮岛市,一辆轿车掉入公路裂缝中。受访者供图
人道主义无国界
大爱仍在继续
石川县华人华侨联谊会会长魏贤任、理事长杨丽告诉潮新闻记者,生活居住在石川县的中国侨胞共有4000多名,而在地震重灾区轮岛和珠洲市的侨胞较少,大约只有20名。
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在中国驻名古屋总领馆的关心和指导下,当地华侨华人组建了地震信息沟通及救助小组,任何信息都能得到及时反馈。目前没有收到石川县内华侨华人的伤亡情况,但是物损情况较为严重。
潮新闻记者从中国驻名古屋总领馆了解到,地震发生后,总领馆共核实掌握我公民52人受灾情况(含香港同胞11人),目前51人均已脱困,仅余1人尚未能同家属取得联系。截至8日,能登地区已发生大小余震1200余回,当地已迎来雨雪低温天气,总领馆提醒广大侨胞必须密切注意防范海啸、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遵照当地政府发布的防灾提醒及要求,加强自身防范。
轮岛市的一所小学变为临时避难所。受访者供图
“我来日本36年了,在石川县也住了近30年,大大小小的地震经历过不少,遇上像这次地震这么厉害,影响这样持久的,还是第一次。”在谈及新年伊始经历的这场大地震时,魏贤任感慨良多,他表示,地震一周后,联谊会的工作重点将转向征集救急物资支援重灾区的受灾群众,以及向全体在日侨胞募金支援此次受灾的侨胞和日本民众。
杨丽亦表示,在日本的中国华人是十分团结的,灾难面前都希望能为需要帮助的同胞尽一份微薄之力。与此同时,她也会密切与当地政府保持联系以提供必要的援助,“如果当地政府需要我们,有求一定应。”杨丽告诉潮新闻记者,自己的丈夫就是轮岛人,他们在那里留有一间老舍,但鉴于当前轮岛的救援仍在紧张进行,她无法赶回去察看,“忙中不能给别人添乱,等到一切恢复正常,再回去看看老房子。”
人道主义无国界,大爱仍在继续。魏贤任称,联谊会将于2月份在当地举办中日友好美术展,希望能让在此次受灾中身心受到创伤的中日友人,通过品尝美食、鉴赏美术,得到几许温暖和治愈。“我们希望让大家通过与作品的‘对话’,开启生命的深层力量,与这个世界好好相处。”魏贤任表示,此次美术展的所有义拍收益都将捐赠给灾区。
1月8日晚,黄毅及同行三名旅客向中国驻名古屋总领馆、石川县华人华侨联谊会以及华人志愿者们发来一封感谢信,其中这样写道——
“身在异国他乡,同胞视我们就像亲人,这次海外营救的善行义举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间。”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黄毅”“郭鹏”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