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为何如此独特?一文助你探秘背后的逻辑!(上)
人们常说,要做好一件事,你必须了解这件事,你要与人结婚,就必须了解对方的为人。
为何?因为你只有了解某件事,才能知道这件事的运行逻辑,你才能更好的完成某件事。只有了解一个人的为人,才能知道他/她行为言语的逻辑,从而对他/她的未来做初步推测。无论是了解某件事,还是了解某个人,都是为了减少试错成本!
A股也是一样,只有了解这些年A股的背后逻辑,才能减少盲目,减少试错成本。
那A股的背后逻辑是什么呢?别急,我们慢慢聊。
中国古代有二十四节气,这个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是古人通过观察自然运行规律得出的一套知识体系,对指导农耕生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农民,如果不按照相应节气来安排耕种事宜,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那对于农民来说,二十四节气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势!是必须要顺应的大势!
农民了解了二十四节气,就是了解了一年四季的大体运行规律。他可以不知道其中具体蕴含的自然原理,但大体规律是要知道的。
股民也一样,可以不用了解具体的大事件,但大体的运行逻辑还是要知道的。如果不知道,那就等于是农民不晓得二十四节气,如何安排农业生产?
那现在的大势是怎么的?
其实国家早已经告诉大家,只是人们没有在意而已。或者在意了,但却没跟自己所做的事情结合起来。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早在六七年前国家就已经提出当前世界的大势。对于中国来说,这个大势下最核心的点之一就是中美竞争与冲突。
而在中美竞争与冲突之下,国家的很多政策都是为这个服务的。一些人不重视这个判断,因此会对国家的一些政策不理解,也就更不理解这些政策中关于金融领域的部分。
大家如果关注新闻,就知道中美之间的交锋有多频繁,竞争有多激烈。无论是贸易战、还是制裁华为,扣押孟晚舟女士。无论是在香港,还是在南海。中美之间的竞争冲突是全方位的,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等。
在这么一个竞争冲突的环境下,A股可以独善其身?A股的分析不放在中美竞争冲突下进行一定的解析,这不就是不顾大势吗?
有人会说,我关注了啊。当时美国制裁中兴、制裁华为,制裁上千家中国企业与个人,A股是有反应的。
笔者认为,这些是表面。就像甲打了乙一拳,乙后退两步。制裁某家公司,这家公司股价下跌,均是表象。
看到这里,笔者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抛开军事、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竞争冲突,在经济领域,中国凭什么和美国竞争呢?
甲跟乙打架。甲有大刀,乙有长矛。这才叫打架,才叫竞争冲突。甲两手空空,乙拿着长矛,身体还要壮实些。两人打架,那不叫竞争冲突,叫单方面碾压。
而中美到现在冲突已经有好几年了,中国并未溃败,这就说明中国还是有依仗的。在经济领域,美国的优势是金融资本(美联储、石油美元等)+高科技(企业、机构等)!
前几年有个流行词叫做“基建狂魔”,用以形容中国在基建领域的实力与进步。还有一个词的出现要早不少,那就是“世界工厂”!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能明白作者要说的中国的依仗是什么。中国目前的制造业增加值排名世界第一,比是排名后面的美国、日本、德国三国之和还要多。制造业,就是中国的凭仗。严格来说应该是全产业链且正在向高附加值产业迈进的制造业!
直观一点来说就是中国制造业对战美国金融业+高科技。
从上面对战上的不同我们就能发现中美双方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对于中国来说,存在金融业,且规模并不小。但为何不能作为中国对抗美国的凭仗?
注意这里所说的不能作为凭仗是采用了简单化的说法,不是说不支持金融业,或者轻视我国金融业。
还以甲乙两人为例。古人都说扬长避短,我们也是一样。甲有大刀,乙有长矛。甲就没有长矛了吗?当然有,只不过甲的长矛长仅有一米,而乙的长矛长三米。甲跟乙打架时,他的长矛能用吗?能用,但不能作为主力来用。
要知道,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冲突可不是兑子的关系,而是赢者通吃!甲拿一米的长矛跟手持三米长矛的乙对打。结果并不是简单的甲失败,乙胜利。而是甲的长矛被乙夺走,且被乙熔炼之后,乙的长矛变成了三米七长。甚至如果乙的手艺好,可以做成四米长的新长矛!这时候甲不但丢了一个武器,还壮大了对方的实力。
因此,在我国的金融业明显不及美国的金融业的情况下,自然要用我们的优势来对抗。
那为何美国的金融业这么发达?因为美国发展的早,提前占据了有利位置。就跟古代的文明一样,大江大河平原总是能让文明发展的更快更早。
这就是一些部落提前占据了有利位置,而占据了有利位置后,便会越来越强大。一些没有提早占据有利位置的部落,只能慢慢后退,或者被兼并。
美国占据了有利位置,且在与苏联的竞争中击败苏联,结果就是前苏联地区的人才、资源、设备等等被廉价掠夺。美国因此变得更加强大。
美元是全世界的储备货币,美联储是世界的中央银行。这几年受疫情影响,经济形势也不好。美国给美国人印钱,发补助。美国人拿到钱就会去消费,这些钱会流到世界各地。而同时美联储又不断加息,吸引全世界的钱流入美国。所以美国可以一边收紧,一边印钱,因为加息是面向全世界的,给美国人发钱是面向美国人的。
当然,这种方法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对美国也是有损害的,同时在国际上也有损美国信誉。但在困难时期,死道友不死贫道。用一个不怎么严格的例子来说,如果全球是一家叫做“恒大”的公司,那么美国就是许某某。
这种招数其他国家不行,或者不能大规模这么整。美联储能这么做,欧洲央行可以这么做,英国日本也可以,但英日不能大搞。其他国家都不行,因为其他国家发钱给自己国民,而钱却不能流向全世界(其他国家只要美元、欧元等货币),结果通货膨胀只能自己承受。
回到话题,既然知道美国金融的强大,那就需要避其锋芒,不要在金融市场上与其硬碰硬。用其他迂回的方式来行动,比如货币互换,比如双边贸易本币结算等等。
同时最主要的就是保持以及扩大的自己的优势,也就是制造业。对于制造业来说,最怕的有以下几件事。
一个是高利率。制造业本身资金占用大,投资周期长。高利率会促使资金从制造业流出,进而伤害制造业。所以当中美竞争冲突明确之后,面对美国加息,一些国家不得不跟随以减轻本国资金外流压力。而中国不但不跟随,甚至还开始降息。
那中国不担心资金外流吗?如果是几年前或许会担心,但现在还好。一个是中国对资本流出实施管控。另一个是提前做出应对,堵住口子。管控大资本,限制中小资本。当年关于海航、万达等大企业的新闻并不少。千里飞行有头雁,只要头雁稳住,后面就很难形成潮流与趋势。
最后一个是,资本外流往往是金融资本先动,带动制造业资本。而我国的金融资本中,国有资本占大头。这就意味着稳住了基本盘。再辅助上面的措施,就能够应对资本外流。
第二个就是高通胀,制造业不但怕高利率,也怕高通胀。高通胀会严重侵蚀企业利润,以及影响企业生产安排。在一些视频中,我们能看到一个个产品在机器上被快速的生产出来,但其实最终产品的生产,远不止那些时间。还需要原材料的采购、运输等等。
怕高通胀的基本原因还是在于生产活动周期长。
第三个是流通过程受阻。可以细分为两种,一种是陆路、海路或者空陆中断,比如疫情,比如某一地区爆发战争导致贸易路线被迫中断。
另一种是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制裁。贸易保护主义就是一个国家或者几个国家不跟某个国家或者地区做生意,包括一种商品,多种商品的关税增加,甚至不允许入境。
贸易制裁就是不允许跟某家公司或者某个国家进行一部分或者全部商品的来往,包括资金结算限制等等。例子就是美国对华为的制裁,美国对古巴的制裁等等。
看到上面的表述,大家就能明白美国会如何对付中国的制造业。
首先就是阻断干扰流通过程。
最直接的就是制裁!因为制裁会影响商路,影响全球供应链的稳定。美国不担心,他的制造业不占优,因此他可以今天出一个制裁,明天出一个制裁,不担心商路受阻。美国是金融业为主,他担心的是金融资本不能在全球自由流动,即所谓的“金融彻底放开”。商路是否通畅,并不是美国首要考虑的。商路不能通畅,美国也会受影响,但中国受影响会更大。
而在面对美国的频繁制裁时,中国往往反制较少。这是因为中国要保护商路,使流通过程尽量通畅。美国制裁一个,中国制裁一个。这等于美国在中国制造业上砍一刀,中国也在自己的制造业上砍一刀。要知道,美国制造业虽然没中国强,但也是遍布全球。所以中国在使用制裁这一工具时,往往很慎重,无论是针对美国的,还是针对其他国家的。
与美国互整制裁,就相当于把战场放在自家田地里,是下下策。我们应该继续推进产业升级,继续推进货币互换以及双边贸易本币结算,积极参与各区域集团的自贸谈判等等。所以中国在2021年9月16日正式提出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尽管这个组织是美国一开始用来排除中国的。
其次就是用高利率或者高通胀来打击中国制造业。因为高通胀对美国底层伤害较大,很容易引起混乱,所以美国目前以高利率为主。
因为中国采取的相对低利率的应对方式,所以美国高利率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外围国家来影响中国。
流程是,高利率—资金流向美国—各国资金外流(发展中国家以及部分发达国家)—各国经济变差导致需求减弱(发展中国家与大部分发达国家)—货物流通减少—影响外贸—影响中国制造业。
要知道,中国可是世界工厂。这意味着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联系是很紧密的,同时意味着中国受单个国家的影响有限(美国除外),但受整体环境影响较大。
世界工厂的权重或者含金量越高,受到的影响就越大。
那面对这些攻击,中国会如何应对呢?
中国的应对方式很多,这里我们只聊下国内部分策略,因为文章的主题里有A股。
对于金融的定位,早有明确,服务于实体经济。A股属于金融,当然在这一定义范围内。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制造业有些难,为何不大规模放水刺激经济,这样制造业不就好起来了吗?
答案是不行!
可以进行小规模的,精准性的刺激,但不能大规模的放水。
小规模的,精准性的刺激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用于较差行业的托底,一个是用于部分产业的升级。
至于为何不可以大规模放水,我们慢慢解释。
中国有句话叫做“解铃还须系铃人”。世界经济出现问题,主要是美国利用其优势的金融地位以及整体实力,带着爪牙,肆意吸血收割全世界人民所致。再加上对中国的刻意打压,致使中国经济也受到一定影响。
想要彻底解决,就需要美国及其仆人摒弃剥削压榨的帝国主义思维。
在没有金融优势的情况下,且世界人民没有主动呼应,中国做出的努力,只能是事倍功半。
举个例子。国家大规模放水刺激经济,一家企业获得了一千万的资金。企业开始安排生产,层层下来之后落脚点要在原材料上。中国的原材料并不丰富,因此不少需要从国外进口。国外的出口商获得了卖资源的钱。
那么他会用这些钱来消费吗?不会!
那会用来干嘛?答案是这些钱最终会存到美国享受高利息!
大家明白其中的意思没?
这就等于我们国家大规模放水,最后不少流入美国。并且当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大规模放水所产生的资金,一定会首先跑去投机!无论是房子,还是股市,还是什么鞋子,什么古玩。通通都会炒起来。多年前的“豆你玩”,“蒜你狠”一定会重出江湖!
投机资金炒完之后会去哪?不言自明!想法设法去美国享受高利率。好不容易堵住的资金外流的口子,还要再次努力去堵。无论如何最终都是美国收获很大利益。
在我国不大规模刺激的情况下,市场资金就会有限。这些有限的资金对于实体经济更显珍贵。如果股市出现所谓的“牛市”,那意味着有大量的实体资金流入股市!对实体经济是非常不利的。
大家在看待股市好坏时,往往是看其具体点位。比如三千三百点保卫战,三千多保卫战等等,这都是市场炒出来的噱头。无论是三千三还是两千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成交额,或者说股市的流动性。
当前A股成交额大约每天六七千亿,流动性还是很好的。哪怕指数继续下跌,只要成交额不会大幅下降,就问题不大。大家要明白这其中的关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