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文是信息化智能化的语言,英文是机械化的语言?

作为一个海洋鱼类爱好者,我将用鱼为切入点来着手解读中文与英文的区别:

鱼 fish

鲈鱼 bass

鲷鱼 Snapper

鲹鱼Trevally

鲉鱼 Scorpene

石斑鱼 grouper

看到没,英文中的各种鱼的名称是完全不搭界的,完全没有逻辑关系的,这更像一组编码而不是语言文字。而中文所有的鱼,至少都有一个鱼字是相通的内在逻辑关系很紧密。

下面是一条西北太平洋包括我国北方常见海鱼,中文学名:太平洋鳕(俗名:大头鳕, 大头腥),英文学名Gadus macrocephalus(俗名cod, cod fish), 中国人只要小学毕业就能从”太平洋鳕”这几个字中得知这是一种生活在太平洋的鳕鱼或至少知道这是生活在太平洋的一种鱼类,因为中文在专业术语与口语间是相通的;而英语国家的人,即使大学毕业也不可能看不懂Gadus macrocephalus是什么意思,完全无法从字面上获取信息,除非是学鱼类专业的或者查词典,因为英文专业术语与口语是完全隔离的。这样的例子在英文中实在太多了。据调查,将一份硕士毕业论文给一个中国的初中毕业生,他大概能知道论文讲些什么,但把一份美国硕士毕业论文给一个美国初中毕业生,他基本不知道论文讲的是什么。所以,中文与英文哪种更高级?如果说高级就是让人看不懂,那英文真太高级了!

500

国产太平洋鳕与进口大西洋鳕都是真鳕鱼,国产鳕鱼更新鲜与便宜

大家都知道在电脑内运行的其实是一串串的0与1组成的编码,英文其实很类似的,是由A-Z的字母组成的一串串编码!随着人类科技、社会的快速进步,每出现新事物,英文就要重新造一个与其他词没有什么逻辑联系或完全没有逻辑联系的新单词(如上所述的各种鱼的名称),以致于英文单词数量现在呈爆炸式增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困难,这其实是越来越阻碍科技在社会成员间的传播,严重阻碍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间更广泛的应用合作。所以能说英文高级吗?只能说它是高度机械化的语言,更适合与机器交流,比如给机器编程用英文!

500

而中文词汇的内在逻辑性、关联性要强很多,言简意赅、形式优美、包含的信息量也更大,可以说是充满美学的、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语言文字!中国之所以短短几十年就能成为世界工厂、在各个领域包括空间站、7mn芯片、光刻技术等等等等都取得重大突破,把某些人嘴里那工业皇冠上的宝石都撸光了,正是因为中国能用中文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大量合格的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并且能用中文让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们进行快速高效的沟通合作,从而高效率完成某个跨多学科多领域的复杂项目,比如空间站、芯片、光刻技术等等,这些,都是中文作为人类最优秀语言文字的一个重大应用与体现!

有人可能要嘴硬,会说什么英文更精准,要说精准那还是中文啊,不信你瞧:

叔叔 uncle

伯伯 uncle

舅舅 uncle

姑父 uncle

姨父 uncle

真要说精准,英语能精准的过由0、1组成的代码吗?!

还有其他例子:

12月的英文大家都知道怎么说,那13月用英语怎么说?星期8用英语怎么说?没辙了吧?!

还不服?请问“伯牙绝弦”够不够意境、够不够简炼、够不够文雅?请问用英文怎么表达?

------------------

500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发表于广东省

热门评论 4

  • 日语专业人来掺和一脚。
    中文确实是集简洁和高效为一体的语言,以关于“鱼”的词汇为例,中文的“金枪鱼”“鲤鱼”“鳕鱼”“鲨鱼”“章鱼”等“定语+...”模式的词,在日语里表达为“鮪”“鯉”“鮭”“鮫”“蛸”。这种表记方法的有好有坏,一方面,和英语一样,是一物一词;但得益于日语没有废掉汉字,我们还是能看出来这些东西和鱼相关,在不写汉字的情况下,这几个词写作“まぐろ”“こい”“しゃけ”“さめ”“たこ”,例如“こい”“たこ”和“さめ”极易被误解为“恋(恋爱)”“凧(风筝)”“冷め(变凉)”。当日语处在汉字,平假名实词,片假名实词(大多数时候是外来语),助词的比例合适时,日语的可读性最高。不过现实情况是,日语过度使用外来语,导致了所谓的“片假名地狱”。英语比日语更加缝合,导致它虽然以表音文字书写,读写不一致却是普遍情况,这在其他欧洲语言里都很少见。
    在语法上,汉语高效,但较为模糊,我们作为母语者,不太能意识得到汉语的语法细节;日语结构清晰,但带来了大量的冗余,再加上日本人说话弯弯绕绕的习惯,信息密度极低;英语...哪怕是英语这个屈折语守门员,其语法还是一坨矢,时,态,冠词,人称,单复数......如果英语再加上阴阳性,那它将是全欧洲最王八蛋的语言。
  • 战恐局新进干员
    日语专业人来掺和一脚。
    中文确实是集简洁和高效为一体的语言,以关于“鱼”的词汇为例,中文的“金枪鱼”“鲤鱼”“鳕鱼”“鲨鱼”“章鱼”等“定语+...”模式的词,在日语里表达为“鮪”“鯉”“鮭”“鮫”“蛸”。这种表记方法的有好有坏,一方面,和英语一样,是一物一词;但得益于日语没有废掉汉字,我们还是能看出来这些东西和鱼相关,在不写汉字的情况下,这几个词写作“まぐろ”“こい”“しゃけ”“さめ”“たこ”,例如“こい”“たこ”和“さめ”极易被误解为“恋(恋爱)”“凧(风筝)”“冷め(变凉)”。当日语处在汉字,平假名实词,片假名实词(大多数时候是外来语),助词的比例合适时,日语的可读性最高。不过现实情况是,日语过度使用外来语,导致了所谓的“片假名地狱”。英语比日语更加缝合,导致它虽然以表音文字书写,读写不一致却是普遍情况,这在其他欧洲语言里都很少见。
    在语法上,汉语高效,但较为模糊,我们作为母语者,不太能意识得到汉语的语法细节;日语结构清晰,但带来了大量的冗余,再加上日本人说话弯弯绕绕的习惯,信息密度极低;英语...哪怕是英语这个屈折语守门员,其语法还是一坨矢,时,态,冠词,人称,单复数......如果英语再加上阴阳性,那它将是全欧洲最王八蛋的语言。
    此外,因为语言的关系,只有中国人能较为清晰的意识到“毒品”是有毒的而不是一般的“drug”,“地球”是个球而不是成片的“earth”......
  • guan_frank 作者
    铁皮疯狗
    下面是一条西北太平洋包括我国北方常见海鱼,中文学名:太平洋鳕(俗名:大头鳕, 大头腥),英文学名Gadus macrocephalus(俗名cod, cod fish), 中国人只要小学毕业就能从”太平洋鳕”这几个字中得知这是一种生活在太平洋的鳕鱼或至少知道这是生活在太平洋的一种鱼类,因为中文在专业术语与口语间是相通的;而英语国家的人,即使大学毕业也不可能看不懂Gadus macrocephalus是什么意思,完全无法从字面上获取信息,除非是学鱼类专业的或者查词典,因为英文专业术语与口语是完全隔离的。
    --------------------------------------------------------
    自己不懂就不要乱说:
    “gadus macro-cephalus”  是非常容易懂的。
    “gadus” 是鳕属。
    “macro” 是前缀,意思是“大”,来自希腊文
      "cephalus" 是词根,意思“头”,来自希腊文
    直译就是“大头鳕”,美国的好学生,学到初中这套东西肯定是很熟悉的。
    而且这玩意是学名,一般就叫“pacific cod”(太平洋真鳕)
    这套构词法在医学/生物学/化学方面很常用,也很好使,比如:
    头部病变(cephalo-pathy):pathy 是“疾病”的意思。
    头足类动物(cephalo-pod):pod 是“足”的意思。
    脑积水(hydro-cephalus):hydro 是 “水”的意思。
    巨脑畸形(mega-en-cephaly):mega 是“巨大”的意思。
    “gadus” 是鳕属,中文里“鳕属”这个专业名词,在中国的普通初中生看来是非常容易的,不用专门学,因为口语中就有“大头鳕”、“鳕鱼”的说法与写法,中国的M记洋快餐中就有“深海鳕鱼堡”这个词;而在英文中“gadus”是专业名词,普通美国初中生是接触不到的,因为在英文口语中是“cod”, 这与“gadus”是完全不同的词,并且字面上看不出任何联系,美国本地M记快餐里只有Cod Fish Burger, 而没有“gadus fish burger”
    而你说什么 ,美国的好学生,学到初中肯定是很熟悉”gadus“、 "cephalus" 这种冷门专业名词或希腊文单词,我只能呵呵了,你这是用猜想代替事实....,而且你特别强调“美国的好学生”,说明你心很虚啊,哈哈。。。
    是不是,中文比英文优秀又体现出来了
  • 全部楼层
    铁皮疯狗
    英美好的学生和中国好的学生定义没有什么不同。
    中国不好的学生,一样不知道鳕鱼是什么东西。
    中国学生初中要学物理生物化学,美国学生初中也要学这些东西。
    所谓“好学生”就是上课听了,作业会做的那种。
    自信,是要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的。
    不然和夜郎自大有什么区别?
    中国的最起码知道那是鱼啊!英文能么?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60
最热 最早 最新

  • 真是移了。自吹吹擂,妄自菲薄。完全无法认同此类贴子的观点。
  • 说得好!——
  • 我们古文里也能找到大把单字来对某种事物详细分类的例子,比如马,一堆关于它的单字。

    我个人的看法,这个是语言发展和生活发展的问题。
    我进一步的猜想,就是上古时,人们的交通工具有限,或者说主要就是步行或骑行,所以才接触到了相对足够多的马的样本,进而可以给它们分类,同样,步行也分成了步、行、趋、走、奔等。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样本相对是减少了(游牧到农耕,对马的总量需求是减少的),所以就没有必要再保留足够多的单字(来作为分类的项目)。

    就像我们玩乐高积木,刚刚入门时总想着把每个样式的积木都单独放入收纳箱的一格,后来就会发现有一些样式的积木较多,是可以单独放一格甚至要几格,但有更多样式的积木只能占一格的一部分,甚至一格里只有一两个,最后就还是把这些少量的积木给并在一个格子里。

    类似的,还有“鼎”/“釜”/“爵”这些烹饪饮食器的单字,如果不是在汉语里还能找到日常的用武之地,或者借用之义,它们也就会和“鬲、甗、甑、簋、簠”这些单字一样,极少在现在看到了。
  • 空山新雨后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铁皮疯狗
    下面是一条西北太平洋包括我国北方常见海鱼,中文学名:太平洋鳕(俗名:大头鳕, 大头腥),英文学名Gadus macrocephalus(俗名cod, cod fish), 中国人只要小学毕业就能从”太平洋鳕”这几个字中得知这是一种生活在太平洋的鳕鱼或至少知道这是生活在太平洋的一种鱼类,因为中文在专业术语与口语间是相通的;而英语国家的人,即使大学毕业也不可能看不懂Gadus macrocephalus是什么意思,完全无法从字面上获取信息,除非是学鱼类专业的或者查词典,因为英文专业术语与口语是完全隔离的。
    --------------------------------------------------------
    自己不懂就不要乱说:
    “gadus macro-cephalus”  是非常容易懂的。
    “gadus” 是鳕属。
    “macro” 是前缀,意思是“大”,来自希腊文
      "cephalus" 是词根,意思“头”,来自希腊文
    直译就是“大头鳕”,美国的好学生,学到初中这套东西肯定是很熟悉的。
    而且这玩意是学名,一般就叫“pacific cod”(太平洋真鳕)
    这套构词法在医学/生物学/化学方面很常用,也很好使,比如:
    头部病变(cephalo-pathy):pathy 是“疾病”的意思。
    头足类动物(cephalo-pod):pod 是“足”的意思。
    脑积水(hydro-cephalus):hydro 是 “水”的意思。
    巨脑畸形(mega-en-cephaly):mega 是“巨大”的意思。
    懂了,美国的好学生,要先学好英语,拉丁语,希腊文,这是基础中的基础。
    难怪欧美更重视出身和家教,这些教育至少得中产家庭才能提供吧。遇到急事400美元都掏不出来的家庭,估计是没有那个能力教孩子拉丁语和希腊文的。
    语言是知识壁垒的一大难关,古代中国靠的是句读,书法。科举时,字写得不好直接黜落,想练一笔好字得靠笔墨纸砚堆出来,确保了泥腿子进不了朝堂。
    西方靠的是繁琐的语言文字,赤脚农民想学习只能进神学院被洗脑,思考哲学是贵族的专利。
    现代中国引进标点符号,推行简化字,推行汉语拼音,编撰新华字典,降低人们学习的门槛。
    而在欧美国家,不仅知识壁垒越来越高,护城河越来越宽,人们还在不断发明新的专有名词和各种缩写……
    我只能说,挺好的,请继续~~~~
  • 英语专家也来说说。
  • 空山新雨后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铁皮疯狗
    一旦进入专业领域,你就会发现专业名词简单规律,比如云彩命名:

    cirrus       :拉丁词根,一缕,一撮
    stratus     :拉丁词根,伸展
    cumulus   :拉丁词根,堆积

    -----------------------------------------------------


    cirro-cumulus   :卷积云
    cirro-stratus      :  卷层云
    strato-cumulus  :  层积云
    cirro-stratus       :  卷层云

    排列组合罢了
    所以中学生学地理得先学拉丁语?
  • 空山新雨后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全部楼层
    铁皮疯狗
    这是 Glencoe Biology ,中学课本,你可以自己去找。
    不要试图碰瓷母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
    一个父母都受过良好教育的家庭,孩子幼儿园的时候,就有大概 16000 的词汇量了。
    中国研究生考试才多少词?7000 ?
    中国很多人对外界的了解就靠一些自娱自乐的公众号。
    以为美国都搞快乐教育?什么都不学?

    你要不要先看看英语专业词典的厚度,再来说这话?
  • 中文是表形、表意、表音的三维文字,英语是一维的表音文字(不表意,其意义是认为规定的)。不是一个层次的。由于英文的逻辑性差、可联想性差、传承性也差。所以,英文学习起来非常困难,需记忆的单词极多。而且,由于是表音文字,而语音是最容易变化的东西------100年可能就完全听不懂!现在你化大力气按照英语音标学,但你可能基本听不懂外国人说的话------他们不按音标说!!!!也就是你得学两套语音:音标的和口语的。这又大大增加的学习的成本。更别说一堆时态等复杂的表述------无法理解为什么要搞得这么麻烦到无聊。结论是英语是一种不成熟的语文,弊病极大。英语由于殖民而成为世界的流行语,是个历史的误会。
  • 全部楼层
    铁皮疯狗
    这是 Glencoe Biology ,中学课本,你可以自己去找。
    不要试图碰瓷母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
    一个父母都受过良好教育的家庭,孩子幼儿园的时候,就有大概 16000 的词汇量了。
    中国研究生考试才多少词?7000 ?
    中国很多人对外界的了解就靠一些自娱自乐的公众号。
    以为美国都搞快乐教育?什么都不学?

    可是你忘了中文的字本身就是词,而且中文具有无限重组功能,两个字三个字都可以组成一个个新词,成为一个新概念,所以虽然中文认识的字是有限的,但是字可以组词,所以不仅单字是词,重组的词又是新词,组词还可以是无限的,但是英语则需要重新发明一个新词。即使中国研究生水平有7,000字,但是组词可以达到无限,新旧衔接,勾连所有的知识,而放在英语,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即使幼儿园时期有一定的词汇量,那只是口语,不是识字,等到识字阶段,几乎每一个词都是新的,需要记住,无法构成一个链接式的知识网络,记忆限制。于是只好分叉,对高等知识进行专业分工,专门的人认专门的字,同时也造成高等级的知识无法普及,专业词出了专业领域就毫无用处。而中文基于一定数量字词的组合,使得一般人靠猜都能了解一二。这才是中文的好处。
    如果把语言的词作为积木,搭建语言,表达意义,那么以7,000-10,000字(康熙字典有40,000字,常用10,000字应该够了)为基础的积木块所搭建出来的语言词汇量比起用26个字母搭建起来的语言词汇量,哪一个搭建出来的可能性更多?这是一个数学问题,可以请懂数学的人来算一下。当然,英文的26个字母还要先组合成词,然后才能组成语言,比中文多了一道程序,因为中文的单字本身就是词,是语言的最小元素,而英文字母不是语言最小元素,由字母组成的词才是。
  • 你信服吗
    爱摩斯基人对雪花的描述有几百种,你换中英文试试,能说出几种?术业有专攻,不是让你来乱比较的!
    过犹不及。中文对马、车的零件、亲戚关系都有几十种称谓,足够了。对雪花的描述有几百种,有啥用?过犹不及
  • 如果大家知道商周文字之前的形成过程,探明其中的逻辑基础,那才有意思。若你了解了这段文字史形成规律与过程,现在所谓古文字学家在你面前,就是半文盲。因为现代文字源于华夏古文,其中内在联系是割不断的,识得一些古文如日月豕馬之类,很正常。但是面对大量几经变化的古文,基本无所适从,故谓之半文盲。
  • 全部楼层
    铁皮疯狗
    这是 Glencoe Biology ,中学课本,你可以自己去找。
    不要试图碰瓷母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
    一个父母都受过良好教育的家庭,孩子幼儿园的时候,就有大概 16000 的词汇量了。
    中国研究生考试才多少词?7000 ?
    中国很多人对外界的了解就靠一些自娱自乐的公众号。
    以为美国都搞快乐教育?什么都不学?

    16000词汇量?
  • 给你添堵 让你抓狂,遇到不服,往死里怼
    汉字和英文的区别,相当于二维码和条形码的区别,懂的都懂
    注意,这里说的是文字,不是说语言。
  • yt_jerry 添砖加瓦
    铁皮疯狗
    一旦进入专业领域,你就会发现专业名词简单规律,比如云彩命名:

    cirrus       :拉丁词根,一缕,一撮
    stratus     :拉丁词根,伸展
    cumulus   :拉丁词根,堆积

    -----------------------------------------------------


    cirro-cumulus   :卷积云
    cirro-stratus      :  卷层云
    strato-cumulus  :  层积云
    cirro-stratus       :  卷层云

    排列组合罢了
    一般外国人也不懂这些吧?
  • 全部楼层
    铁皮疯狗
    英美好的学生和中国好的学生定义没有什么不同。
    中国不好的学生,一样不知道鳕鱼是什么东西。
    中国学生初中要学物理生物化学,美国学生初中也要学这些东西。
    所谓“好学生”就是上课听了,作业会做的那种。
    自信,是要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的。
    不然和夜郎自大有什么区别?
    中国的最起码知道那是鱼啊!英文能么?
  • 爱摩斯基人对雪花的描述有几百种,你换中英文试试,能说出几种?术业有专攻,不是让你来乱比较的!
  • guan_frank 作者
    全部楼层
    针砭1
    我替你顶一下。
    谢谢你的帮顶,回复晚了,见谅。。。。
  • guan_frank 作者
    全部楼层
    铁皮疯狗
    我有很多外国朋友,有一次跟朋友说我说带儿子去博物馆,看 " homo-erectus ",他马上就明白了。他并不是学生物的,也不是人类学家。当然肯定是读过大学的。
    你以为的“高大上”“生僻词”不过是人家的“ABC”而已。
    -----------------------------------------------------------------------
    homo- 拉丁词根:“人”
    erectus- 拉丁词根:“直立”

    homo-erectus:直立人。
    homo-sapiens:智人
    homo-ergaster:能人

    你还能衍生:
    homo-cide :(法律名词)杀人
    所以你就一直用自己的猜测来代替事实 ,总成回避我的问题:如果你有美国白人朋友,你把我本贴所说的鳕鱼“Gadus macrocephalus”给他们看,看他们在不查词典不上网索、不问别人的情况下能不能回答出是什么。。。这才能说明问题嘛。
    其他朋友如果看到这条回复,刚好也有美国白人朋友的,也可以实验一下哦。。。
  • 所以呢?结论是啥?
  • 一旦进入专业领域,你就会发现专业名词简单规律,比如云彩命名:

    cirrus       :拉丁词根,一缕,一撮
    stratus     :拉丁词根,伸展
    cumulus   :拉丁词根,堆积

    -----------------------------------------------------


    cirro-cumulus   :卷积云
    cirro-stratus      :  卷层云
    strato-cumulus  :  层积云
    cirro-stratus       :  卷层云

    排列组合罢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