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和快乐教育一样,只可欣赏,不可效仿

在和Doufu博士讨论胖东来与全民发钱问题的时候,请博士展开谈谈。博士如约,写下雄文:

胖东来——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新阶段的启迪者 评论 136 社会

多谢博士引经据典。读后有点感想,但还比较散乱,欢迎点评和指正。

1、胖东来是可贵的尝试,但不是方向,否则没法解释为什么胖东来模式走不出许昌和新乡。这不是资本贪婪或者地方保护主义就可以解释的。如果有省心省力的钱好赚,哪怕不多,为什么不呢?既然胖东来把成功秘诀公之于众,自行效法不是轻而易举吗?那才叫躺赚呢。胖东来的利润总值不知道有多少,但还是给自己留下20%。如果生意很大,这20%还是很可观的。事实上,现在好多挣扎中的中小生意有利润就不错了。

2、不知道胖东来的分配模式是怎样,这是在高薪、多假期基础上再分红80%的利润?那就是说,营收应该相当高。也不知道胖东来销售的商品和进货成本与其他店家有何不同,假定相同,那消费者愿意用更高的价格购买商品和服务,这是有意思的问题,这样的意愿在多大程度上能向全社会推广?好奇一下,许昌和新乡其他与胖东来竞争的店家生意怎样?在许昌和新乡是“胖东来主导”还是“非胖东来主导”?

3、如果胖东来模式意味着更高的价格,在加拿大也有对应的:Fair Price还是叫Fair Value、Fair Market什么的,名字记不清了。一些消费者愿意用高于市场的价格购买商品,以支持他们信仰的公平理念。作为个人行为,这无可非议,这也需要有相对丰厚的收入支撑;作为商业行为,这不为大众接受。在商业上,价格由what market can bear决定,而不由what business likes to charge决定。反过来也一样,劳工价格(工薪)也是由what the labor market can bear,而不是what the labor likes to charge。要高收入、高价格最后形成可持续的数字游戏,还是需要有低成本商品(中国制造)或者低成本服务(非法移民)买单。垄断价格是没用的,那只是给走私打开方便之门。记得在丹麦旅游的时候,当地人告诉我们,他们一有机会就到德国去买日用品,看来并非人们主动愿意接受高价格,有机会还是买便宜货的,尽管德国价格在外界看来并不低。

4、北欧模式或者胖东来模式有一个根本的问题:这是从分配出发的,不是从生产出发的。或者说,这是以低成本产品和高成本服务为前提的。不从传统的单位劳动生产率出发,不可能同时达到低成本和高收入。中国还存在大量的低收入群体,正是因为这个群体提供的单位劳动生产率不足以支持高收入。有说法胖东来的价格并不比竞争者高,假定进货价也与竞争者相当,那就是从效率和管理里出盈利了,这是妥妥的更高的单位劳动生产率。如果这是由于员工的积极性带来的效率提高和损失降低,这对所有零售业甚至一般产业都有指导意义,很厉害,必须学习和推广,但也有AI、少人化带来的普遍挑战。另外,不知道胖东来是否是“员工拥有”模式,导致主人翁精神。北美不乏员工拥有的企业,大如United Airlines都是员工拥有的。事实证明,员工拥有并不是万灵丹,该有的问题一个不少,尤其是在企业做到足够大的时候。员工拥有说到底就是集体所有制,中国不是没试过。

5、北欧保洁员和程序员达到接近的收入,这是他们的福气,但这福气能持续多久,存疑。能要求高收入在于买家提供低支出达不到要求的服务或者产品。在全球化的现在,“国产产品”要同质高价,必然被进口产品取代。北欧本来就谈不上制造业大国,进口就进口了,这不是问题。保洁员恰好是“进口服务”难以覆盖的,但是别忘了,AI和机器人正在赶来。AI不会造成人类的愚蠢化,但会像机器代替人力一样,再次造成人类的分化,驾驭AI和被AI取代成为新的haves and have nots的关键。如果我是北欧的保洁员,我会非常警惕地看着脖子后面。

6、人均收入和人均GDP的差距意味着国家财力和资本。瑞典的人均收入和人均GPD十分接近,这意味着国家财力微不足道,资本的投资能力也不足,对中国不可取。中国还有很多大事情必须靠投资和发展才能赶上中国需要的水平,中国还有沉重的国防压力,这些都是瑞典不必顾虑的。

7、胖东来大量雇佣低教育程度的人,这是值得鼓励的。中国就业市场上对学位和名校不必要的卷一直是我反对的。但这里需要注意一点:不是鼓励低教育化,而是为低教育的人也提供出路。在AI时代,满足于低教育和相应的工作机会是危险的。即使是胖东来,自动结账和码货机器人普及开来之后,准备如何保留现有的大量低教育员工呢?低教育员工有很多只是由于机会限制而没有受到更多的教育和技能,这些人的低教育状态本来就是暂时的、过渡的,从来就不是问题。满足于低教育、低技能状态才是问题。至于低教育和高教育的收入差距,这又回到单位劳动生产率去了。

8、在物理世界里,熵差决定了系统的活力;热寂并非好的状态。胖东来模式是热寂路线,可能决定了只能在小地方、小范围经营,否则系统内的熵差就无法处理。比如说,胖东来在许昌、上海、积石山都开店,三地的生活水平、价格水平都不一样,员工待遇就很难趋同,差异化则有违平等、共利的原则。连锁化、自主结算是一个办法,加拿大的Co-Op就是这样的,但还是回到差异化了。胖东来不想做大,可能就是这个原因。但在现在,集约化不是想不想的问题,碎片化是死路,制造业如此,商业也如此。就是胖东来,也是就地做大的,没有满足于原来的第一家小店,只是没有突围出本地而已。

9、人们对分蛋糕津津乐道,但分蛋糕对做蛋糕和吃蛋糕的人意味着不同的问题。做蛋糕的人考虑的是如何使得买家买“我的”蛋糕,买走才谈得上分蛋糕;吃蛋糕的人有人付钱了,只惦记着分到更大的一块。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制造业超级大国,这意味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做蛋糕人。中国人也吃蛋糕,但中国做的蛋糕比吃的蛋糕更大,意味着看待中国的分蛋糕问题需要的是做蛋糕人的立足点,这一点与北欧完全不同。北欧作为吃蛋糕人,在分蛋糕方面做得很好,但北欧从哪里来的买蛋糕的钱,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还望点拨。别告诉我北欧就是靠印钱?

10、胖东来模式受到无数打工人的追捧,甚至受到官媒的追捧,这容易理解。但归根到底,胖东来模式只是历史上的乌托邦的现代变体。如果说胖东来是商业乌托邦,那“快乐教育”就是教育乌托邦,也一度受到无数学生、家长、老师的追捧。乌托邦的想法很高大上,但在现实中总是走不远。胖东来和“快乐教育”一样,值得欣赏,但不宜当作治国良方。对了,这不是说绝对不可以效仿,只是只能在特定场景和受众中效仿,不宜作为普遍模式推广。

还记得Tom Hanks和Meg Ryan的电影《You've got mail》吗?Catherine的街角书店最终不敌对马路的big box书店,尽管前者的人情味更足。胖东来最受到赞许的地方是保护弱者。同情弱者是人的善良本性,前提是自己的利益不受侵蚀,或者自己有足够的利益可以牺牲。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可预见的将来,做大蛋糕依然是首要的。

同时,保护弱者的目的不是使得弱者恒弱,永远需要保护,而是使得弱者得到喘息的机会,变为强者。这是鼓吹胖东来的人们很少提到的,也是胖东来模式最致命的弱点:除了收入自己羽翼之下,没有提供变为强者的渠道,除了“普天同胖”,一旦离开胖东来,就缺乏生存能力。

一定会有人指出,资本极限压榨的模式也没有提供变为强者的渠道。穷则思变和穷不思变还是不一样的。一定还会有人指出:就是要穷不思变,躺平就是对最资本的抗议。在这里,拒绝思变和没必要思变同样是不一样的。

500

胖东来的存在和发展值得人们的深思,但在叫好的同时,需要思考这是否普适,尤其是否适合作为中国崛起的指导模式,不仅在零售,还在制造业、一般服务业和所有经济部类中。

中国崛起无疑是21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国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压榨中崛起的,8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的时代并不久远。在世界大家庭里,中国是从弱者变身为强者的典范,这正是中国模式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突出意义。争做强者对每一个中国人同样重要。

在改革开放的40多年里,中国人均GDP从300美元级上升到12000美元级。但中国依然只在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在很多方面,中国正在比肩发达国家,唯独在人均收入方面,中国依然落后。不是因为分配不公,而是因为中国的蛋糕依然不够大。

这才是基本国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