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村集体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党建+村集体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阜阳市颍州区三合镇三星村村域面积4.63平方千米,现有村民1716户、7233人,其中党员149人,耕地7160亩,人均耕地0.98亩。近年来,三星村坚持“党建+集体经济”发展理念,运用“合作社自主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2014年不足3000元增长至2022年713.06万元(自然年度),走出了一条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村集体资产增值的三星之路。
党建筑基聚英才。三星村党委聚焦基层组织建设,认真落实干部每周一学、“三会一课”等制度,“两个作用”发挥明显。2018年被评为五星党组织,获得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广纳人才强队伍,吸纳返乡大学生、种植大户、技术能手等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三治并举促和谐,推广“四事四权”工作法,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广泛开展清洁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发挥阜阳供电公司电力“积分制”作用,引导村民向上向善,2021年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以地引资落项目。结合村发展需求,完善村庄布点规划,推动项目落地。走资源经营之路,整合闲置资源,公开招标租赁、发包,实现效益提升。走特色发展之路,建立特色养殖和种植业基地,依托合作社,提供社会化生产服务。盘活闲置宅基地,在王庄旧村建设美丽乡村居民点,在东王庄旧村建设粮食仓储基地,在后党庄老宅建设牛养殖厂等,解决有项目难落地问题。
两委挂帅显身手。三星村探索建立完善责任、激励及监管等制度,努力使村干部成为产业发展的“领办人”。压实责任机制,把发展村集体经济工作列入村干部绩效考核内容,增强村干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完善激励机制,实行“干部包项目”制度,牵头人每月可领一定项目管理费,年终还可分到项目收益,激励了干事创业热情。健全监管机制,采取村账镇代管、供销社建账、年终审核等方式,加大财务监管和公开力度,保障资金安全。
锻长补短促衔接。三星村以发展“二种一养”循环经济为基础,打造产业矩阵规模。合作龙头企业,做强基础种植,与贵州茅台酒厂、南京卫岗等品牌企业合作,建设发展示范基地,实行品牌小麦订单种植、签订玉米青贮销售协议。用活资源优势,搞好特色产业,实施特色养殖项目,年产值在200万元以上。利用牛粪做肥节约农资约38万元。建设容量60000000多公斤的基地粮食仓储基地,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70余万元。拓展经营方式,以“村集体+技术能手”合作经营模式,吸引在外人员返乡创业,建立家具厂,吸纳人才46人,年可实现盈利40余万元。
为民服务汇动力。建立健全保障体系,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对全体脱贫户、边缘户进行分红,2022年对三星村脱贫户、边缘户分红37.1万元,增加了贫困人口收入;设立助学金、适龄青年入伍奖金,单身大龄青年脱单奖金,2022年三星村发出助学金25.5万元,奖励55名大学生,适龄青年入伍家庭1户,发出奖金1万元,单身大龄青年脱单奖金媒人1名,奖励0.5万元,2022年合计发放惠民资金99.5万元。通过这些举措,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