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率的三个层次,决定了世界各国国内外经济的地位
一个国家,在当代居于什么经济发展地位,主要取决于经济效率的三大层次,以及在国内与国际所占的比重。这种比重,既有国内整个经济中三大效率的占比,也有在国际经济中的占比。
1、劳动效率
所谓劳动效率,指的是主要依靠人的劳动所获得的效率。人的劳动无论是通过纯体力、配合畜力、配合机器、配合现代工具,它所体现出来的效率,通称为劳动效率。注意:效率和成果的获得,主要是依靠人的劳动。
只依靠劳动效率,或主要是依靠(提升)劳动效率的经济,属于一种满足基本需求的经济(最佳状态时)。
一般来说,这类国家处于温饱线上下,或未能解决温饱,或解决了基本需求的问题,但是几乎没有剩余的财富,经不起天灾人祸以及重大事件的冲击。
2、机器效率
所谓机器效率,指的是通过机器的能效所获得的效率。机器包括硬件与软件,及其组合。机器效率(包括普遍程度)的高低,决定一个社会是否跨越了满足基本需求的门槛,进而决定一个社会物质消费数量与质量的高低的发达程度。
一般来说,这类国家解决了温饱问题,或小康,或者有了继续向上发展的实力。
3、体系效率。
所谓体系效率,指的是构建的体系,能否整合整个(国内国际)社会效能最大化的效率,这不仅仅是经济范畴,它包括所有的方面。信息化的发达与否,社会各主要单元(包括人与人)是否同步匹配,主要体系是否能领先以及领先的多少,是体系高效率与否的三个关键要素(包括国内与国际范畴)。
一个国家,不仅需要完成国内体系的高效率构建,更重要的是要完成国际体系的高效率构建,前者是第一步,后者是第二步,两者可以同时构建。
一般来说,这类国家属于当代相对发达国家或发达国家,整个社会或国家的综合能力和效率的发挥,在全球所有国家里是最高的和领先的。
备注:那些主要依靠三大效率提供资源等的国家,它们主要属于依附型国家,不在主流经济范畴里,所以不予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