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绝对不是月亮历
【本文来自《如何看待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但是使用的是Lunar New Year这一翻译?》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这个是常识性的错误,农历绝对不是月亮历,是以太阳历为锚点,借助月亮圆缺变化确定日期的历法,跟其他国家的月亮历有根本的区别。
春节(旧称元旦)的标准是离立春最近的那个初一日,24年2月10号离立春2月4日最近,而1月11日离立春远,所以是2月10号是春节。
23年的立春同样是2月4日,1月22日与2月20日都是初一,但1月22日离立春更近,所以是1月22日是春节。
每一个月份的确定都是与气节有关,润月怎样定,是由初一日与气节的时间差决定。
周朝时正月初一的锚点是冬至日,也就是太阳直射点移到南回归线后,向北移的时点;
商朝时正月初一的锚点是大寒日;
汉朝时恢复夏制,将立春定为正月初一的锚点,延续至今。
农历最重要的地方是指导农业生产,也就是密切关注太阳的位月,关注太阳积温的变化,用二十四气节来标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确定农业生产的时间。
在几千年前,古人就已测定太阳不同时间的位置,用明确的量化数据确定每年气节的时间。
《后汉书.律历志下》的记载
二十四气
冬至
日所在:斗二十一度八分退二 黄道去极:百一十五度 晷景:丈三尺
昼漏刻:四十五 夜漏刻:五十五 昏中星:奎六弱 旦中星:亢二少强退一
小寒
日所在:女二度七分进一 黄道去极:百一十三强 晷景:丈二尺三寸
昼漏刻:四十五八分 夜漏刻:五十四二分 昏中星:娄六半强退一 旦中星:氐七少弱退二
大寒
日所在:虚五度十四分进二 黄道去极:百一十大弱 晷景:丈一尺
昼漏刻:四十六八分 夜漏刻:五十三八分 昏中星:胃十一半强退一 旦中星:心半退三
立春
日所在:危十度二十一分进二 黄道去极:百六少强 晷景:九尺六寸
昼漏刻:四十八六分 夜漏刻:五十一四分 昏中星:毕五少弱退三 旦中星:尾七半弱退三
雨水
日所在:室八度二十八分进三 黄道去极:百一强 晷景:七尺九寸五分
昼漏刻:五十八分 夜漏刻:四十九二分昏中星:参六半弱退四 旦中星:箕大弱退三
......
《周髀算经》
冬至晷长一丈三尺五寸,
小寒丈二尺五寸,
大寒丈一尺五寸一分,
立春丈五寸二分,
雨水九尺五寸二分,
启蛰八尺五寸四分,
春分七尺五寸五分,
清明六尺五寸五分,
谷雨五尺五寸六分,
立夏四尺五寸七分,
小满三尺五寸八分,
芒种二尺五寸九分,
夏至一尺六寸,
小暑二尺五寸九分,
大暑二尺五寸八分,
立秋四尺五寸七分,
处暑五尺五寸六分,
白露六尺五寸五分,
秋分七尺五寸五分,
寒露八尺五寸四分,
霜降九尺五寸三分,
立冬丈五寸二分,
小雪丈一尺五寸一分,
大雪丈二尺五寸。
注:两书晷长不同,是观测点不同,倒算周髀算经观测点是在郑州北一点的地方。
晷长是以八尺的杆子,测量日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