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金融:首家可交易元宇宙银行在上海亮相

近日,上海银行正式发布了市场首家“可漫游、可互动、可交易”的元宇宙银行。

可漫游。元宇宙银行空间与线下旗舰网点虚实融合,打造了迎宾大厅、财富馆、汽车馆、直播馆等场馆。游客可以通过数字人、3D动漫、AIGC等技术,沉浸式体验全新的金融服务和生态场景。可互动。进入元宇宙银行空间后,就可以创建自己的数字分身,漫游迎宾大厅、财富馆、汽车馆、直播馆等场馆,随时与数字员工“海小慧”进行互动交流,了解金融产品。还能与新老朋友在元宇宙空间“线上见面”,通过游戏等方式领取数字藏品。可交易。作为首家实现可交易的银行,上海银行元宇宙银行的财富馆可以提供理财、贵金属等金融产品,逐步打造和线下财富客户经理交流的一致性体验。比如,汽车馆与智己汽车首发合作,上线多款新能源旗舰车型,提供元宇宙购车全新体验。

此前,上海银行选择将财富业务链接至元宇宙空间,优化金融服务能力,发布了“无界、智能、有温度”的元宇宙银行数字空间。上海银行元宇宙银行一期推出了财富馆、汽车馆和直播馆。

500

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区块链重大项目评审专家陈晓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数年间,银行的商业模式和服务形态已逐渐从线下实体转向虚实互补。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浪潮下,发展金融科技,加快数字赋能,逐步迈向智慧银行、数字银行,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下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元宇宙概念毫无疑问为银行业提供了新思路。

此前,中国银行已申请过多项有关元宇宙的专利,应用于人工智能领域或金融领域,获取元宇宙银行中用户的位置以及用户位于该位置时的停留时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苏宁银行等银行均申请了元宇宙相关专利,主要涉及数据中心的运维方法、基于元宇宙的支付方法等。

500

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南京银行、西安银行、齐鲁银行等银行都先后探路数字藏品,将数字藏品概念引入营销布局中。

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银行业和元宇宙相结合,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市场想象力,建议可以从两方面着手。第一,借助元宇宙可以将难懂的金融产品变为有形的沉浸式形式,以此增加消费者的切身体验,为获客打下基础。第二,可以利用元宇宙改善银行的运营,例如节约员工的差旅费用、减少“碳足迹”等。

作为上海四大新赛道之一,元宇宙未来的发展前景广泛。上海自2021年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以来,持续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市民高品质生活、城市高效能治理。

面向经济数字化转型,上海先后出台《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元宇宙、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行动方案,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预计今年全年将达6300亿元;面向生活数字化转型,上海已建成便捷就医、智能出行等35个重点场景;面向治理数字化转型,上海牢牢牵住“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超大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的“牛鼻子”,基层数字化减负增能等工程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500

此外,面向城市数字底座,上海正加快推进数字化公共供给体系建设,基本建成“城市时空底图”,正式上线“浦江数链”,已建成投用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全市累计布设物联终端超过3亿个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