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犹、反犹就在一线之间

我记得好多年前我还用fb的时候,加过一些不知道在哪儿认识的以色列人。这里有些以色列人跟中国人经常打交道。而令我感到既意外又不意外的是:这些人比其他以色列人要让人反感一些。而他们令人反感的原因有时候与中国人对他们的无差别赞美有关系。

有一些事情只能记住一些片段了。比如其中有一个人,有一次在离得很近的两条状态下,一条是关于中国的刻板印象(基本上就是中国司机开车不系安全带,中国就是这样的哈哈哈哈);另一条的内容则是在中国每次告诉人家自己是犹太人,就有一群人夸赞他犹太人聪明,犹太人诺贝尔奖,犹太人有钱。

人家以一种“东方主义”的眼光看我们,我们则跪舔人家。没有人问西方框架下的成就评判体制到底在多长的时间段内是有意义的,也没有人去思考在西方崛起的这几百年之前犹太人取得了哪些超出自己文化传统之外的成就,更没有人去问一问即便在这一百年的时间里,为什么来自广大阿拉伯国家的犹太人(东方犹太人,包括过去赛法迪犹太人的后代)就没有出那么多在西方世界享有盛名的思想家、艺术家和科学家。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西方崛起了,然后西方内部有一些人取得了成功,而且这些人在部分阶层范围内,内部抱团,慢慢制定了一些标准,让成功者的亲戚朋友学生后辈也可以跟着成功。只要掌握一定的资本,同样的项目我投谁的不投谁的,就能决定下一个成功者是谁。同样的学生我录取谁不录取谁,就能决定下一个学术之星是谁。有时候甚至都不需要故意这么做。

北美的印度人,乃至一定程度上的华人(虽然华人的“团结”广受诟病),也有类似倾向。

如果是“犹太”这两个字有特别的魔力,不管是在信仰还是在民族乃至“基因”层面上,那么为什么也门山区和摩洛哥的犹太人没有提出相对论呢?而且,教育和智力跟基因到底有多大关系?就非得迷信Lynn的那种学说?别忘了根据国内的研究,在我国学生中,平均智商一直名列前茅(应该不止一次是第一)的一个省级行政区是新疆兵团:请问兵团是一种基因吗?还是环境造就的善学、重学呢?

这话说得可一点不反犹。看看某些百科词条里对东南亚华人成功的评论,基本上都是归结于“关系”,而不是什么中国人的勤劳智慧。欧洲犹太人和东南亚华人的境遇在很多层面都是很像的:对贸易金融有一定的控制,和本土居民有一定的矛盾(即便他们其实就算是本土居民了)。最大的区别是西方是西方,东南亚是东南亚,所以西方犹太人的成就在西方霸权时期看起来更大。什么时候关于“犹太人”的神话会消解呢?很显然,当西方霸权瓦解的时候。当然,这对绝大部分普通犹太人民来说,并不是坏事。

所以我觉得应该如何打击“反犹主义”呢?一方面,要保护和支持那些放弃锡安主义的觉醒的犹太人,这种人在网上越来越多了。这是为了把“犹太”与现在的“暴力”、“殖民”区分开来;另一方面,则要打破某些崇洋媚外群体(如我国部分阶层的圈子)对“犹太”这个标签的无条件跪舔。因为今天跪舔,明天就反犹。

真正有智慧的西方犹太朋友,包括以色列人,真心建议你们不要因为中国某些小资的崇犹言论感到自豪或庆幸。的确,崇拜你的多,一开始可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财路和人气,但风险极大。很容易就因为一些事情把你特殊化。比如,你那么聪明是吧,那控制全球金融、“货币战争”之类的言论就是真的了?做空中国也真的跟“你们”有关(别看“你”一分钱没捞着,但因为一个名号,就变成“你们”了。虽然这个“你们”其实是资本家,现在变成“犹太人”,不管你称几毛钱)?过两天在网上就能变成新冠是“你们”造出来的。

崇犹、反犹就在一线之间。任何人跟我说“中国人多么聪明”、“中国人多么厉害”,我从来都不觉得是好事。大家都是生活在时代局限之内的普通人而已。(图一:我的课件)

搞特殊是害人害己的。时代变了,真会宣传的人要强调大家都一样。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