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当前‘喀布尔时刻’难以在台海重现?

20世纪以来,政权在战争或地缘博弈中迅速崩溃的情况,大致如下:

1. 强烈的民族回归意识,只是碍于外力干预(1990东德,1938奥地利、苏德台)

2. 在绝对实力下屈服(1991、2003伊拉克,2011利比亚、2001阿富汗,1990巴拿马,1983格林纳达)

3. 失去了外国支持的傀儡政权(1996、2021阿富汗、1959古巴、1975南越)

4. 政局动荡,民众、军队、领导层分裂(1940法国、比利时,1949国民党,2020、2023阿美尼亚,2014乌东、克里米亚)

5. 刚成立的民族国家,脆弱的民族认同和国家机器(1939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1940波罗的海三国)

6.‘四十二年未识兵戈耶’,长期和平,缺乏抵抗意志(1940荷兰、丹麦,1990科威特) 

很遗憾的是,目前的岛内政权不属于上述的任何一种。首先台湾没有任何的统一民意基础,这里无需再讲,其次我国解放台湾的战争,跟美国在单极时刻以及门罗主义指导下打的侵略战争不同,不仅在性质上属于正义的民族统一战争,也在地缘格局下无法和如日中天时期的美国相比,因此我国无法彻底地让台独势力放弃美国不会来干预,以及即使台湾‘沦陷’,美国也会为了其世界霸权进行总动员后‘反攻台湾’的幻想。而且,和喀布尔政权、南越政权以及国民党政权在丧失了外部支持后迅速的士气幻灭不同,台独势力获得了美国的萝卜加大棒式的背书,拜登本人四次表示要保卫台湾,然后美国国务院再一次次虚情假意地‘否认’,以及特朗普说一套做一套的台湾表述,都在促使台独势力产生了‘只有敢于斗争才会有统战价值’的意识,开始不断地减少对外部势力防御的依赖,将战略从‘守到美国干预为止’变为‘以斗争求美国干预’。因此,寄希望与在外部势力干涉下台独毫无战斗力不应该是我们对台海冲突的假设。

陈水扁执政时期岛内一度接近了政治动荡的境地,当时部分‘戒严时代’国民党培植的军事将领公开地和陈当局唱反调,‘黄埔精神’还普遍存在于高级将领中,陈当局修改‘中正广场’,‘中正机场’的行为也深深地刺激了岛内手握枪杆子的最后一代‘民国遗老’,即使他们不是出于民族大义,也是惧怕一旦台独实现,他们将会面临南韩五共诸将的结局。因此,2008年前后岛内的舆论和人心反而是最有利于统一的,当时岛内的蓝绿对立势均力敌,剑拔弩张,‘宁愿投共也不愿意台独’的言论在蓝营内司空见惯,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2008年马英九才能获得接近60%的岛内选票,带领国民党重新执政。

2014年的‘太阳花’事件也一度演变成了类似让朴槿惠下台的‘宪政危机’,舆论场上的‘台湾如囊中之物’的论调也是从那时开始的。当时我国学者基本上认为台湾‘菲律宾化’是时间问题,我国可以坐视岛内街头政治激化,逐渐走向人心失尽、经济风雨飘摇的境地。但该事件在马英九领导下的国民党的妥协和纵容下没有演变成为侵蚀岛内政权根基的开端,大陆学者在2016年前后普遍预测的‘国民党将会有样学样搞学运’,‘台湾将在一国两智下沉沦’并没有发生。反而,蔡英文上台后,舍弃了陈水扁时代以族群为基础的台独,构建了以反共意识形态为基础的台独,并将国民党执政时期由于分配问题造成的一些草根社会主义倾向用‘转型正义’吸纳进入了‘台独’的叙事中。国民党精英买办式的拉胯,陷入了既要和大陆友好,又要在美国面前卖乖,还要当‘台湾人’的三姓家奴游戏,根本没有任何能力动员台湾社会的任何力量。结果反而是台湾的街头政治现象基本上消失了,因为民进党已经彻底掌握了街头。

自蔡英文2016年上台以来,连续抛出各类历史虚无主义言论,大谈‘刘连昆为保卫中华民国民主选举舍身成仁’,‘邱清泉、黄百韬、张灵甫的牺牲换来了今日台湾的民主和自由’,等一系列让人‘智熄’的史观。这说明台独势力意识到了在不能建立‘台湾国’这个前提下,要把‘台独’和‘中华民国’这个还有历史存续的政治实体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巩固岛内政权合法性的重要性。蔡当局险恶地使用了‘反共’这把钥匙,将任何倾向统一的行为定性为‘通共’,并把‘中华民国’的概念在岛内语境中纳入了和‘避免被中共吞并’的台独叙事中,这也振兴了了马英九时代一度低落的台湾‘军公教’群体的归属感,强化了政权的凝聚性。

更重要的是,台独势力在大肆鼓噪‘备战而止战’的同时,选择性地‘允许’统派媒体在台湾宣传中国大陆日益增长的实力和统一国家的意志,这无疑促成了台湾了‘匪谍就在你身边’的麦卡锡主义式的妄想,毫无疑问地提高了岛内的备战意识。​在2012年当马英九当局取消兵役制的时候,马英九获得了普遍支持并重新当选,而2023年蔡英文恢复兵役制的时候,却在岛内没有重大的反对,这就说明了‘抗中保台’叙事的说服力。同时,蔡当局对岛内的意识形态整肃和清洗,也扼杀了我国可以像当年做白区工作一样广泛策动岛内分裂的可能性,而台湾已经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现实,也让潜在的‘农村保卫城市’的渗透战略无法实施。西贡、喀布尔时刻的实现的重要因素,并不仅仅是1975和2021年的闪电进军,而是越共和塔利班游击队在基层和村落里跟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势力进行的长期的、不计伤亡的、以争取民心为目标的坚决斗争。早在2009年,美国就出现了阿富汗战争失败是时间问题的论调,之后的12年,不过是塔利班‘凌迟处死’喀布尔政权的战略递进。

最后,蔡当局也成功地让台湾人相信了台独的可能性。台当局大肆宣扬 ‘中华民国已经独立因此不必再宣布建国’的可笑言论,目的就是让台独的目标也从‘建国’,变成了‘拒统’。因此,支撑了台独势力的妄想的,并不是那不堪一击的天价美国武器,也不是那已经不用再额外反驳的‘变台北为格罗兹尼’,而是台湾人认可‘维持现状=中共不敢进犯=台独’的精神建国路线。这样的阿Q精神虽然让人啼笑皆非,但蔡当局让广泛地协调指挥各路反华势力参与认知战下,成为了台独的利器。蔡当局利用了我国网民某些不切实际的乐观,向台湾人成功地灌输了一但‘小粉红们’发现无法迅速胜利,他们‘碎一地的玻璃心就会促使中国大陆的内部矛盾爆发’等谬论,从而顺利地促使台湾民众系统性的低估了我国政府实现民族统一的坚定决心,达到了使台独和和平共存的‘逻辑自洽’。而从去年佩洛西窜台事件中我国某些键政人的首鼠两端的做派,以及之后网民出现的‘兔转神’等现象来看,某些网民们对台湾问题爽文式的期待,才是阻碍我国政府下决心的最大障碍。

综上所述,民族统一的事业一定不能寄希望于台湾政权内部的脆弱,只有我们全国上下彻底舍弃‘连夜绣红旗’,‘打仗了有利于股票大涨’等以机会主义为基础的言论,形成‘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坚定决心,体现出愿意承受俄罗斯级别的经济制裁仍然愿意上战场流血的斗争意志,才有可能打破台独势力精心编织的‘拒统’叙事,促使岛内再次陷入共识瓦解,人心不稳的可怜境地,为不久的将来实现‘台北时刻’打好坚定的基础。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