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全产业链闭环」,飞鹤的「绿色工厂」新解法

500

文 / 八真

站在2023年的新周期,“高质量发展”无疑是千行万业聚焦的话题。

今年7月,国家正式下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意见》在“总体要求”中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并着重强调:企业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自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显而易见的是,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绿色”、“低碳”、ESG等中枢,这也是近两年全球最广泛的共识。可具体要怎么做?做什么?却仍处在混沌期。

观察飞鹤,大体可以视作样本。在飞鹤工厂里,大到工厂布局、设备配置、绿地面积,小到草坪高度、照明灯泡瓦数、感应水龙头功耗,都有非常详细的规定;而在2022年,飞鹤共计节能239.34万千瓦时,节水9.8万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3133.95吨二氧化碳。

近日,工信部公布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里,黑龙江飞鹤乳业和飞鹤(吉林)乳品有限公司赫然在列,是继飞鹤(泰来)工厂之后再获该殊荣。

500

作为其中的代表性案例,飞鹤的“建”绿、“践”绿举动,无疑带有强烈的“镜鉴”和启发意义。

500

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难在哪?

为什么说飞鹤的绿色工厂是一个代表性案例?我们从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的难度说起。

首先,从前面的定语“国家级”看,这是全国范围内的遴选,赛手众多,且皆是过五关斩六将闯出来的“关二爷”,诸如中芯国际、同仁堂、青岛啤酒、农夫山泉等,不是老字号,就是500强成员。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4月,国家级绿色工厂为3616家,但我国企业法人总数高达约4500万家,占比不足万分之一。

其次,高标准和严要求。“健儿们”必须满足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等通用考察指标,还要经过第三方机构评价,省、市、县工信部门推荐、专家论证、复核,一环扣一环,每一环都不能掉链子。

另外,由于绿色工厂要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规模过小或行业吊尾者均不合适。

这也决定了,入围国家级绿色工厂,既是宏观顶层对企业的“盖棺定论”,也是微观个体在全方位审视、比较后给企业投出的信任票。

500

图:飞鹤工厂厂房结构图

以飞鹤黑龙江工厂为例,在《碳中和碳达峰中长期工作规划纲要(2021-2050)》指导下,遵循2025年、2030年、2050年三个阶段性KPI,公司把任务切割为改造节能降碳技术,建设能源实时监测平台,开展碳排放核算对标,提升能效水平等级,碳足迹核查等多个小单元。

比如,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工厂坚持每年投入不低于上千万元资金,通过引进先进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升级制冷机组、软水制备装置、空气压缩机等能源供应系统及供热设备等,实现自主减排。

500

图:飞鹤车间专用设备

2022年,经第三方核证,飞鹤黑龙江工厂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3442吨二氧化碳当量。

再如,碳足迹方面。2022年,其对包装车间二氧化碳和氮气配比调整,从4.5:5.5改为3:7。调整后,吨粉消耗二氧化碳下降了30%,按照原计划今年1月至12月的产量32746吨计算,将减少二氧化碳耗用量共计556.03吨,从而显著淡化碳的生态印记。

同时,飞鹤工厂亦倡导全员“践”绿,从治理层面鼓励大家节约用电、鼓励无纸化办公等。

可以说,飞鹤能把“绿色”落到实处,抱得荣耀归,离不开上述持久的努力和细致的耕耘。

500

寻找绿色的“锚”

对飞鹤来说,除了绿色工厂项目本身的复杂性,更棘手的问题在于,其所处赛道,产业链条长,且行业缺乏统一准绳,没有可参考先例,只能自己摸索。

从哪里寻找绿色之“锚”?基于对全产业链的深入解构,飞鹤把“建”绿、“践”绿的步伐融入到产品全生命周期,扎根到生长土壤里,锁定产前端、生产端、管理端、运营端四个“锚点”发力。

产前端,以碳盘查为核心,飞鹤建立起5个步骤、7个节点、12项输出的一整套环保数据检测和计算的方法论,在明确界定了权责职级的前提下,组织基层单位做深度摸底调研,进而获取有效、准确的碳排放信息,涵盖碳种类划分、碳来源追踪、碳水平度量衡、碳边界识别等因子,为后续行动奠定基础。

生产端,瞄准源头燃料的转化和再生,把行动付诸到“碳”发轫之初。早在2006年,还是煤炭大行其道的时候,飞鹤就不惜代价推动旧工厂“煤改气”、生物沼气的开发与利用。

500

图:飞鹤绿色工厂使用燃气锅炉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飞鹤已完全将加工工厂的燃煤锅炉改换成燃气锅炉,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当量超过21.6万吨。

管理端,飞鹤积极对标WCM世界级制造体系,以效率和质量的卓越为结果导向,不断优化流程,设立督导执行小组,识别相关损失,凭借着持续改进的组织力保障“控碳”行动的力度和速度,一致性和可复制性;运营端,飞鹤率先开启新型“厂中厂”模式,即上下楼就是上下游,最大限度降低配套的物流成本,以及推广使用电车,竭力杜绝能源浪费和消解汽车尾气危害。

迄今,飞鹤已有5家工厂实施“厂中厂”,每年可节省运费300多万,运输减排二氧化碳超3000吨。

节点财经注意到,飞鹤已经将所有的产品外包装换成了带有CGP全绿标识的环保纸箱,用可回收打包带替代一次性缠绕膜,用可降解塑料托盘替代木质托盘,上线智能仓运配管理系统,合理规划储运路线。

正是在这种一体化进程中强化对“绿色”的自我认知和迭代,我们看到,飞鹤“建”绿、“践”绿,体现出全方位和客观性兼而有之的特征,也以前瞻的视角和笃定的姿态向外界诠释了何为“高质量发展”。

500

双碳闭环:绿色之台,始于足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对企业来说,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ESG不是空中楼阁,靠的是一点一滴的积累,一笔一划的抠细节、搭系统。

正是这一系列尝试和创新,共同夯实着飞鹤“绿色”大厦的地基。反映到ESG报告里,2022年,飞鹤共计节能239.34万千万时,约等于750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共计节水9.8万吨,约等于1.7万瓶矿泉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3133.95吨二氧化碳。

也因此,当飞鹤在构筑产业集群生态循环全链路时,显得游刃有余,也达到了效力与效益俱佳的状态。

秉持着种好地、养好牛、产好奶,打造奶粉生产“第一车间”的理念,飞鹤躬身田间地头,从牛粪污、秸秆等残留料入手,到肥料回田、饲料还牛,形成“牛多—肥多—饲草料多—牛多”的全产业链双碳闭环。

据悉,这套体系落地可年解决约10万亩农田玉米秸秆的离田回收,万顷牧场奶牛粪污的无害化处理。每年大概产生物天然气700万方,有机肥5万吨,满足3到5万亩玉米田的用量,还田后能让1.4万亩黑土地的有机质含量提高1%,增加黑土层的厚度和松软度。不仅相当于种植了2000多万棵树,更能满足社会能源供能和产业发展饲料需求。

简单解释,飞鹤把畜禽排泄物和玉米秸秆变成沼气或生物天然气,用于能源的供给补充,沼渣、沼液又经过二次发酵产出有机肥,有机肥改善土质,种植玉米、苜蓿、燕麦等天然饲草料,天然饲草料又反哺奶牛,如此往复轮回,地越育越肥,牛越养越壮。

500

飞鹤产业链生态循环

不难看出,飞鹤的行为路径,把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用牛与养牛相统筹,让各元素交互赋能,让每段价值链都“绿”起来,最终输出为安心、放心、舒心的消费者终端,更带动农牧业、物流业、纸品业等集群向“绿”而兴。

探幽索隐,该模式内涵的是类似莫比乌斯环的结构,凭借着底层的活水能力,生出自适应、进化等多股自驱力,以致最终生生不息的正向表达,不但减碳、零碳,甚至负碳,特别是为我国高寒地区玉米秸杆和畜禽粪污资源的循环利用,提供了可复用、可扩展的经验,极具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结语

一个领域“顶层设计”的更新,往往是由领军企业将涟漪变为浪潮,诸如特斯拉搅局汽车业,苹果颠覆手机业,OpenAI重塑互联网。

飞鹤“建”绿、“践”绿的一举一动,无疑是“高质量发展”的样本,也将在某种程度上革新行业面貌。

而商业演化规律和经济推演格局一直有着既定的走向:只有那些先知、先觉、先行,高度重视并主动践行企业责任,坚持回馈社会的个体,才有可能收获机会窗口,吃到确定性的红利。

节点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节点财经不对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