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必选启动IPO预路演,集资规模约2亿美元,科大讯飞、鼎辉、腾讯等为股东

500

据IFR国际金融评论,优必选科技已开始为规模约2亿美元的香港IPO启动预路演,国泰君安为独家保荐人。

综合 | 招股书 Wind通讯社  编辑 | Echo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独角兽早知道,赞5

500

优必选为首个瞄准资本化上市的人形机器人公司,若本次成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优必选将正式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通过聆讯后更新的资料中,公司的消费级机器人和相关硬件收入已经从2022年的约13%提升至了32.6%,而该部分机器人主要销往家庭场景,其显示公司C端业务有所成长。

资料显示,优必选公司成立已逾十年时间,其间获得了包括科大讯飞、鼎辉、腾讯等知名产业、金融资本在内的共9轮融资,投后估值一度达到50亿美元。

2022年人工智能大火,2023年人形机器人产业横空出世,优必选所面对的行业预期出现了极大的改善。

财务数据显示,优必选在2020至2022年整个财年,以及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分别获得7.40亿元、8.17亿元、10.08亿元,以及2.84亿和2.611亿营业收入。

对于上半年业务同比下降和绝对数额偏低的情况,公司解释称,由于公司的企业级客户占比较高,因此收入呈现较强的季节性波动特征。而从目前公司未审计的业务情况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水平或高于2022年同期。

从业务分项来看,公司发迹初期的教育及解决方案机器人业务仍占公司总收入的半壁江山,但收入占比呈现逐渐下降之势头,2020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收入占比分别为82.7%、56.5%、51.2%和29.0%;物流机器人及解决方案相关业务则随着物流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稳步增长,同期分别占比1.7%、23.3%、26.1%和29.4%。

从收入拆分的角度,公司偏传统和解决方案类业务——教育及物流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收入占比达到八成左右。

据悉,优必选第一代Walker于2018年首次问世并逐步进行行走,交互迭代。2021年公司发布WalkerX系列产品加入了人工智能交互功能。今年,公司还发布了WalkS系列,其主打工业制造业领域应用。

在市场开拓的早期,Walker的业绩表现似乎并不令公司感到意外。

“尽管我们预期Walker系列的收入贡献将会增加,但短期而言,教育及物流智能机器人以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的贡献可能继续显著。”公司在招股书中明确表示。

同时其招股书还指出,Walker系列产品在服务、客户需求和配置上的个体差异很大,尚属于公司的一类非标业务。

优必选的上市计划,恰逢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政策东风不断袭来。

11月2日,工信部印发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下称《意见》),首次在官方层面对中国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准备、应用场景、发展目标、发展时间表和产业配套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规划与诠释。

同时,《意见》还号召产业、金融资本积极参与,为人形机器人在中国的落地、发展与壮大构建良好的产学融循环体系。

据媒体从行业人士处了解,2023年以来,国内已经陆续成立了数十家新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希望能在资本和政策的东风之中觅得机遇。如海外的特斯拉擎天柱,国内的傅里叶机器人纷纷传出量产、试产信息,似乎预示人形机器人成为独立行业近在咫尺。

市场规模方面,以销售收入计,中国智能服务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市场由2017年的人民币118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人民币467亿元,此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1.0%。预计自2021年至2026年,中国智能服务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1,55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7.2%。

值得一提的是,优必选作为AI领域的硬科技企业,备受资本青睐。成立至今,已获得腾讯、启明创投、鼎晖投资、工商银行、居然之家等知名机构的投资。招股书显示,目前,优必选的前十大股东,分别为创始人周剑、深圳进化论、QM25、夏佐全、Imame Frane、深圳三次元、杭州优知、柳州产业基金、夏拥军及熊友军。

对于此次在港股IPO,优必选表示,募资用途重点在于“进一步提升研发能力以加强核心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供应,加强研发基础设施提升研发实力及效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