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考公希望不大,建议南下,看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没有机会
【本文来自《说说孩子的就业问题:招聘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真有这个必要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早年间受教育的机会有限,正好上升渠道也不宽裕,事实上形成受过良好教育的能有相对较宽松的上升空间,因此就形成一种认知,受教育之后就能改变命运,对家长来说“要好儿孙在读书”就是最好的期望和状态。
随着大学扩招,广大普通出身的子弟也有了受教育,我说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成为社会头部的机会还是那么个较小的概率,因此普通大学毕业生就被划出轻松找到好工作范畴之外了,那些所谓凭能力拿下的高薪工作,名校高学历已经成为必要条件,这对于令郎来说就是残酷的事实必须面对,说实在,我在这里发出的议论对你的境遇一点儿用都没有,事情还需要你自己去扛,令郎所学的专业根本就是个没啥含金量的闲白学问,加之学校名头不硬,基本上没啥可倚仗的,这一点你在填报志愿之时就知道,那时候就该拿出应对之策,比如想办法调换专业,考几个有分量的证书,或者继续深造,等等,这些工作都不作,就等着混出一张文凭之后再说,那只好听天由命,做好吃苦的准备。
既然考公希望不大,建议南下,看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没有机会,996起步,拿出当年高三劲头拼几年命,进入中年之前争取有个相对好些的局面,比如小有积蓄或者找到志同道合的伴侣建立家庭,职业上有所成就或者积累些经验人脉之类的,这大概是令郎最现实的抉择了,总之不能再耽误了,别管选那条路,赶紧出发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