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高铁回老家办事,花一天时间跑过去,排队一上午,结果几分钟稀里糊涂的就赶走了

【本文来自《“每次都说缺一样”,女子多次被要求提供不同材料后发火,你遇到过类似情况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在青岛这儿,一般没这种事,我记得无论我开始的时候去办公证出国那时候还是办别的,有十年了,她们都给我一张A4纸,上面一条条写着需要什么,这是我对办事的一贯印象了,挺人性化,而且,有时候感觉对方比你还积极比你还着急帮你把事办成。怕被投诉。所以以我的经历作为经验来看,这类事应该很少。一般第二次就很顺利了。从现在往回数,办过驾驶证,补过身份证,银行有点小问题,人多也有点麻烦,办过公证,护照签证,一般来说很顺利。这是我的感觉。家里老人可能还有点那种这些地方办事拖拖拉拉的走关系的刻板印象,我应该没遇见过。特别是印象非常好的是,我去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无犯罪证明和亲属证明还是啥的,要查到上世纪,可能50年代,我一早去的,刚上班,女警察制服都没换先给我找档案,搬来的一本书很有历史气息,差不多有一升可乐那么高,看着就很重。翻了好几本才找到,但是办事感觉相当不错,人特好说话,也没什么隔阂,我和你不一样我是警察啥的。我猜可能和警察大学,学院啥的特专业有关,越是年轻素质越好。所以关于基层的抱怨我都是说又没有利益冲突,哪有那么多事。可能有,但是我们普通人多执拗,我不信。特别是办事,都想着赶紧办完问题越少越好越简单越好。我对那种竖牌子表明诈骗犯之家的行为说不上反感,但总觉得太古老,太刻板了,人又不是天生的需要被管着的。你当地觉得这很合理无所谓,我的环境毕竟是现代化城市里。有些地方还衙门吧。

但是我记得我回老家办事,坐高铁去的,花一天时间跑过去,排队一上午办事几分钟稀里糊涂的就赶走了,确实是有点官僚主义的感觉,把我当个那啥,我后来想想打电话给我们这儿咨询的,我的感觉越小的地方事儿越多。我的感觉干嘛这是,怪不得我老家的亲戚总对他们那儿的效率和人啥的诸多抱怨。我是没什么可抱怨的,怎么形容,陈腐的感觉可能是。团队气氛来说就不大对劲。我脾气好办事为先,可能工资太低?公务员我很怀疑这点,不大可能。好像每个人都有点怨气。办事都磕磕绊绊的。这应该是管理者水平不够。好的,能力强的都先给大城市了,比如说我那儿。有点搞。山东也不是全都实在。

所以还是看地方,逐渐会好起来的。这玩意不说别的了,主要人家到时候怎么看你,形成刻板印象,肯定打心里鄙视。没必要,每个人都想在别人心目中树立个好印象,每天早晨起来想想今天有没有人喜欢我啥的。搞这一套真的没必要。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