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合宣告终结

今天来说说我国台湾省明年1月的地区选举。

过去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蓝白合”,24日中午是正式宣告结束。

国民党的侯友宜,还有民众党的柯文哲,都各自单独登记,并确立自己副手,没有联合参选。

这基本意味着明年1月的地区选举,绿营那边已经是大概率的了。

我上周就有在每日的“资讯短评”里说了,不管是蓝,还是白,我从来都不报什么期待。

就算蓝白合上了,反倒会让某些人又抱有一些幻想,会让未来多一些不确定性,还不如直接来更有确定性的结果。

对岸不管是蓝是白,都没有真心实意站在我们这边。

所以,我个人是觉得,蓝白破裂,其实是件好事,让未来更有确定性,干脆一点有时候还好一些。

(1)来龙去脉

所谓“蓝白合”就是指蓝营推出的候选人侯友宜、白营候选人柯文哲,双方联手组合,让侯友宜和柯文哲搭档,去联手参选,来共同对抗绿营。

当前岛内是分三大阵营,除了传统的蓝营和绿营,还多了个白营。

蓝营是国民党。

绿营是民进党。

白营是民众党。

然后因为民调数据一直是绿营领先,但领先幅度又不算太大,蓝营和白营单独拧出来,支持率不如绿营。

但如果蓝营加上白营,二者合起来就超过绿营。

比如上个月的民调,大概是绿营的“赖”是35%、侯友宜21%、柯文哲17.5%;

如果侯友宜和柯文哲不联手,那绿营的“赖”基本就是大概率。

所以,两个月前就开始一直有“蓝白合”的传闻,就是侯友宜和柯文哲搭档,联合参选,他们寄希望于这样一来,各自的支持者,就可以合流一起投他们,那支持率不就一下子远超过“赖”。

但其实,从一开始“蓝白合”的意义就不是太大。

首先,白营的民众党是柯文哲2019年创立的。

白营的支持者,大都是既不满民进党,同时也不满国民党的一群人。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如果蓝白合完,而且柯文哲去当侯友宜的副手,那么民众党的支持者有多少能去投票支持呢?这是一个很大问题。

反过来,变成侯友宜当副手,那蓝营这边的支持者,也会有一部分人反对,选择不支持。

所以蓝白合,只会是1+1<2。

但蓝白不合,那就大概率输,绿营那边就相当于直接送。

然而,面对这样一个形势,蓝白合仍然一直波折不断。

双方主要分歧在于,是“侯柯配”,还是“柯侯配”,就是谁当正,谁当副的区别。

谁同意当副,等于会失去自己的选民,变成衬托,所以谁都不愿意轻易去主动当副手。

11月15日,蓝白阵营搞了个“压哨谈判”,声称双方谈拢了,要以“全民调”的结果为标准,民众党也同意在统计误差范围内“让分”。

但就是这样一个“压哨谈判”,去围绕着“让分”多少,会后又产生严重分歧。

国民党这边是说,统计误差范围是正负3%,也就是要让柯文哲让分6%,这基本就是要让柯文哲铁定当副手。

而柯文哲则说15日的压哨谈判,只是说让分3%,这样柯文哲才有希望当正的。

说白了,其实不管侯友宜还是柯文哲,都没有人愿意当副的,包括蓝白各自阵营的支持者,也不希望自己支持的对象去当副手

即使强配蓝白,不管侯友宜还是柯文哲,谁去当副手,都是会心有不甘,属于强扭的瓜不甜。

另外,这次蓝白合不上,一个主要原因也是,近期侯友宜的支持率在上升,“赖”的支持率在下降。

500

7月份的时候,还是柯文哲支持率高于侯友宜,现在已经变成侯友宜支持率高于柯文哲,而且侯友宜和“赖”的支持率差距在缩小。

最新民调显示,“赖”的支持率是31.4%,“侯”的支持率是31.1%,两人仅差0.3个百分点。柯文哲支持率25.2%;

说白了,“侯柯”都觉得“我能行”,那么蓝白自然就合不上了。

其实我有点怀疑,近期侯友宜民调支持率快速上升,是不是绿营那边搞的鬼。

因为侯友宜支持率上升,跟“赖”的支持率已经缩小很多,让侯友宜又感觉“我能行了”,自然不愿意蓝白合了。

但是对岸这个民调,我觉得是只能看看就好。

以往经验看,如果蓝营不是民调大幅领先,那么最终实际投票结果,就很难赢。

侯友宜觉得自己又能行了,跟他最终实际行不行,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2)幻想

23日晚上,蓝白+郭,一起开了个最后的三方会议。

因为24日下午是登记的截止日,这次会议等于是最终一个会议。

不过,在这样一个最终会议,侯友宜、柯文哲、郭台铭,三方都在互呛,现场气氛十分不友好,就这哪里是能合的样子,拉胯得无以复加。

其实23日那个会议不欢而散之后,基本就可以确定蓝白合不了。

所以24日这个结果也并不意外。

郭台铭24日下午也宣布退选,这个也很正常。

郭台铭的支持率一直都只有5%,肯定是不可能当选,郭台铭唯一作用就是搅乱局势,他每次都是没真的想选,就是想出来搅乱局面,实际能起到的作用就是分流蓝营选票,实际是给绿营助攻。

要是郭台铭不退选,那就坐实了其实际给绿营助攻。现在退选还算给自己留了一点余地。

郭台铭退选后,侯友宜的机会相对会多一些,但整体来说,影响也不会太大。

不管蓝白合不合,郭退不退,蓝能不能上。

我觉得意义都不大,并不影响大局。

合了也就那样。

不合也无所谓。

对岸不管是谁上来,我们都只会按部就班的去按照我们自己的节奏走,而不会把希望寄托于岛内某一方势力,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某个谈妥派大V,一直到23日晚上还觉得蓝白能合,甚至还分析成感觉我们把宝押在蓝白合身上,这就挺离谱的。

觉得蓝白能合,这个没问题,预判有对错也很正常,谁都有错判的时候,没有人可以保证每次都能100%预判正确。

但一厢情愿的期望蓝白合上了,岛内形势就能有很大变化,这就属于不切实际的幻想。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个今年一直鼓吹“谈妥论”“G2论”的大V,这次从一开始就笃定蓝白能合。

从他对蓝白合有如此不切实际幻想来看,他的谈妥论和G2论,大概率也只是他自己一厢情愿的幻想罢了。

这位大V今年之所以一直鼓吹“谈妥论”,是基于“我们还有一些利用价值”这样一个离谱观点,就认为我们会和美国谈妥,这是妥妥的投X派思维。

我一直不是反对我们和美国“谈妥”,我反对的是这种“投X派”思维。要谈妥没问题,但需要再“平等和尊重”基础上,美国需要做出实质性的让步,而不是只会搞虚空造牌。

(3)大势

之所以说蓝白合不合,意义不大,因为对岸的问题,本质上就是中美问题。

所以,对岸不管谁上来,其实都不影响大局。

如果美国要拱火,就算蓝白上台,他能阻止美国拱火吗?

蓝白敢跟美国唱反调吗?

这个显然不太现实。

所以,蓝白合不上,对我们也没什么影响,我们是肯定不会把宝押在蓝白身上。

包括从这次蓝白合,我们可以看到,对岸的“非绿阵营”实在是太拉胯了。

其实,对岸民众也不怎么支持绿营,反绿呼声一直很大,这个主要是绿营这些年,经济搞得很糟糕,贪污腐败十分严重,当年绿营在野时用来攻击国民党的口号,都可以原封不动的用在现在绿营身上。

但很多这些“反绿”民众,他们虽然不喜欢绿营,反对民进党,但他们更不支持蓝营。

绿营这几年把对岸搞得乌烟瘴气,经济很糟糕,在这种情况下,绿营还能支持率领先,这并不是绿营厉害,而是非绿阵营太拉胯。

蓝营一直都属于扶不起的阿斗,我们是千万别对蓝营抱有什么期待。

说直白一点,即使蓝营这次大逆转,自己单独胜选,我也不认为台海形势就能一下子好转。

还是那句话,问题根源在于美国身上,只要美国仍然持续拱火,台海局势就很难好转。

我们很多时候,看问题,要透过表象去看本质。

对岸选情搞的很热闹,其实都只是一台戏,不管怎么选,都只是纷乱的表现,背后决定局势的,是在岛外,而非岛内。

我们要看棋手怎么下棋,而不是看棋盘上的棋子怎么表演。

在我看来,这盘棋局已经进入尾声阶段,不管这些棋子怎么卖力的表演,都已经影响不了大局,也影响不了我们决心。

什么是大势?

大势就是,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作者:星话大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