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院普通病房一床难求、挂号排队一周:除了缺医生还有哪些问题待破解?

第一财经2023年11月24日 19:36:14 来自北京1人参与1评论

近期,肺炎支原体感染占据了呼吸道感染中的大部分,而且感染大多为儿童,一些儿童还出现了白肺的情况,需要住院接受治疗。

由于大量儿童住院需求集中爆发,也导致了近期儿科医院床位持续紧张。一些病情较轻的患儿家长接受了每天到医院挂号吊水的办法,虽然医院人满为患,每天挂号排队都费尽周折还要等位,但他们已经是幸运的了;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的患儿家长更倾向于让孩子住院接受治疗,但目前儿科医院的普通床位仍然告急。

500

家长咬下牙:自掏腰包也得住院呀

王兵是某地事业单位的普通员工,收入并不宽裕。最近,他的儿子乐乐被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肺部影像结果已经显示有明显的白肺。乐乐在从出现症状到最终确诊,期间已经吊了3天水未见症状好转,最后拍了片后,被告知应住院接受治疗,但同时,医生告知王兵的是,普通病房要等,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有空床。

王兵在等待两天后仍未接到住院通知,见孩子病情仍在进展,他又挂了专家特需号,四五百元的那种,祈求有“神医”相助。这让他的苦苦等待迎来转机。专家告诉王兵,他其实有另一个办法,就是住进特需病房,立刻就有床位,特需床位800元一天,医保报销上限是100元左右,其余需自费。

王兵几乎没有考虑,立即咬牙拍板:“别说800了,8000也得住啊,孩子肺都白了,晚住院一天病情都有恶化的可能。”

看着乐乐住进了宽敞的两人病房,王兵的心这下总算是放下了。“不管怎么样,孩子就一个,救命的时候肯定不会想着省钱,住院接受治疗可以让医生更好地观察病情的发展,及时进行用药调整。”王兵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一开始就是在没有诊断的情况下,只对症用了点药耽误了宝贵的时间。”

乐乐的病情相对比较复杂,在住院四天后,他已经对抗生素开始耐药,医生转而改用激素治疗,现在的方案是先用两天激素,后两天剂量减半观察效果。“每天800的病床看来还得要住一阵子。”王兵叹息道。但他表示:“有病房住已经非常欣慰了,相信医生的治疗水平,孩子一定会好起来”。

李童的孩子近日刚刚被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她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挂号到看上医生整整花了5个小时,最后面诊也就5分钟。“虽然医生也不一定能讲出什么,但拍个片子、验一下血总是更放心一点。”李童说道。

她还表示,她的一些朋友也有选择线上问诊,但就她的观察,医生在医院坐诊都已经忙到不可开交,估计也很难及时回复线上的问题。

得了呼吸道疾病 挂了肾脏科的号

第一财经记者从某一线城市几家头部儿科医院了解到,现在床位的紧张程度相比前一阵已经缓解了很多,但还是很紧张。一名呼吸科医生向第一财经记者道出了背后更关键的问题:不仅仅是床位少,而是儿科医生不够。

王兵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带孩子就诊的医院目前已经打通了所有门诊科室。“导诊台明确说了,挂呼吸科肯定是排不上号,所有就有什么科室的号,就挂什么科,所以我们乐乐最后挂了肾脏科,是肾脏科医生看的。”他说道。

另一位家长也表示,如果挂呼吸科的号,前面已经排了1000多人,需要等上至少一周时间。

一家儿科见长的头部三甲医院专家吴庆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现在儿童肺炎处于高峰特殊时期,基本上所有的医院都是把全科打通了。“能上的医生都上了,否则根本看不过来。”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吴庆说道,儿科过去几年来一直在收缩,而且现在看来这种收缩的趋势会持续下去,因为出生率在下降,很多妇产科都关门了。

就呼吸科而言,在大的综合性医院一般不太受到重视,不愿投入大量资源。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背后一方面有经济效益的驱动因素,另一方面也受公立医院考核评估指标的影响。

在回答儿童呼吸道疾病感染增多,不少地方儿童专科医院人满为患,对此采取了哪些纾解措施时,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指导各地加强统筹调度,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并要求各地发挥医联体作用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指导,提高一般性感染的诊疗能力和重症识别转诊效率。

尽管专家表示,大医院人员密集、等候时间长,交叉感染风险较高,建议症状较轻的患儿首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医院儿科等就诊。但第一财经记者询问多名近期孩子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家长后注意到,很多家长仍然愿意选择大医院就诊,哪怕诊断后发现只是轻微的呼吸道疾病。

王兵在此次为孩子治疗肺炎支原体的过程中,发现了转诊过程中也仍存在一些尚待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的地方,尤其是让基层医生对转诊流程更加清晰。

很多家长都知道,小朋友都能享受少儿住院基金计划,同时需提供转诊单。王兵在向儿子学校所在地的基层医院申请转诊单时,被医生告知“肺炎支原体只能在本区转诊,不能跨区转诊”。王兵认为这一规定不合理,因为孩子在发烧的情况下肯定是首先考虑选择就近的医院或是专科医院,而不会首先考虑是否是在学校所在地的医院。他已经向相关部门发起申诉,对方承诺将协助解决。

(注:王兵、乐乐、李童、吴庆均为化名)

————————————————————

儿科就诊量激增:要分流,更需加强投入

澎湃新闻

2023年11月24日 17:04:04 来自上海

0人参与0评论

近期,全国多地多家医院报告儿科就诊量激增,有的儿童专科医院出现人满为患的场面。社交平台上的信息显示,有的儿科诊室动辄数百名患儿在排号等候,就诊时间已经被排在了24小时之后。有的家长甚至带着露营椅、小帐篷在医院里安营扎寨。

据中国国家流感中心网站发布的监测周报,2023年第46周(2023年11月13日-2023年11月19日),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怎么一同度过这个难关,缓解当下儿科集中就诊紧张?

11月23日,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对此回应,已指导各地加强统筹调度,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建议症状较轻的患儿首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医院儿科等就诊。国家卫健委还特意提醒家长,当下大医院人员密集、等候时间长,交叉感染风险较高。

国家卫健委从分级诊疗的政策出发,建议疏导、分流目前的儿科就诊高峰。此外,还需要加强儿科医疗资源的投入,在近年生育放缓的大背景下,儿科医疗资源短板问题容易被忽视。

儿科任务重、回报少,儿科医生很难成为医学生的首选,基层、偏远地区儿科更难招到合格的人才。随着近年新生人口的减少,一些医院不再开设儿科,或者不愿意加大对儿科的资源投入,认为这些资源投入会没有“效益”。2022年,我国每千名儿童床位数是2.2张,尽管较2015年增长了0.27张,但距离发达国家的水平仍有差距。相比成年人,儿童对疾病抵抗能力弱,在传染病流行季更容易产生集中就诊的需求,儿科医疗资源应留有冗余量,并实时动态调整。

当下儿童呼吸道疾病爆发,也反向提示了,充分保障儿童医疗资源,是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应有之义。孩子病病恹恹,小脸通红,高烧不退,大哭不止,又排不上号,打不上点滴,这太折磨人了,哪怕只是换季时节的暂时性现象。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特别要求,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儿童保健门诊(儿童保健室)标准化建设,提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从事儿童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医生配备水平,促进优质儿科医疗资源下沉和均衡布局。“十四五”期间,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开展10个左右儿科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儿童医疗资源短板不能够拖了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后腿。

加强儿科力量配置应成为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让患儿更方便地获得专业医疗服务,为家长卸下求医问药的重担,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方向。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