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现如今越来越高的近视率,中小学生确实需要更长的课外活动时间
【本文来自《体育是否由副科变为主科?教育部回应》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教育部的回应,原则上讲没什么问题,开设的科目都是重要的学科,从来没有“主科”和“副科”之分,不能因为一门课的课时少,就说它是副科。课时少不代表不重要,只是说,这些课时够用了,能完全教学目标了。
但“主科”“副科”之分,全社会都知道有,主要原因是应试教育导向。中考、高考要考的课自然就重要,是“主科”。
这事就很难改变,中考已经考体育了,不可能把体育占的分值无限提高,高考如果加入体育,争论只会更大。虽然文化课的成绩和天赋也有关系,但这方面的天赋,毕竟虚无缥缈,不好量化,而大部分体育成绩和身高体重等身体条件关系密切,一眼就可以看出来。高考对学生的影响还是不小的,身体条件对成绩产生巨大影响,社会争议肯定很大。另外,体育考试相比文化考试,能活动的空间也会大一些。
另一方面,高考成绩也有筛选作用,对未来的用人单位有参考价值,大部分用人单位可能也不太需要根据体育成绩对求职者进行筛选。
而高考制度是我国教育公平的根本,把它取消改成申请制,综合考察,问题只会更大。
考虑到现如今越来越高的近视率,中小学生确实需要更长的课外活动时间,靠课间十分钟,说实话不现实,我觉得确实需要增加体育课或者活动课的课时。而大纲上的课程实际上如何保证不被占用,就是个更复杂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