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台湾的一个思路》的补充

在花莲、澎湖登陆只是一个思路,而且不是全部。这不是完整的作战设想,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原文在: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123393

在文中提到“需要以打为主、以登为辅”的办法,以为不言自明但没有进一步说明的是:

1、海空和导弹攻击是主体

2、海空封锁是必须的

3、对于外岛(金门、马祖、东引、东沙、太平岛)肯定是直接登陆

如何用飞机、舰艇、远火、导弹轰击岛上军事目标,这个不用多说了。现在还有巡飞弹,以前就详细谈到过的。在第一波导弹和空中打击之后,每天几千枚低成本、大射程、高威力、高精度巡飞弹从内地发射,不占用拥挤的沿海基地,打上十来二十天,军事设施不用多说,岛上 的水、电、气、话、网、广播、电视、机场、港口、铁路站场、手机基站、桥梁、隧道、立交、重要十字路口、警察所、加油站、超市批发仓库统统炸一遍,不留任何幻想。 劝降、分化这些全套上,但希望不能寄托在这上面,太不可靠。需要打断所有机会主义念想,投降才水到渠成。

海上和空中封锁不用多说。一旦开战,往台湾的海运基本瘫痪,美国都抓瞎,因为挂美国旗的海运能力已经消失得差不多了。挂中立国的旗的船要硬闯禁航区,那就不是中立国了。中立国转为交战国,该怎么办不用多说。美国军事空运能力世界第一,但要撑起岛上2300万人的生活和防卫,根本不可能。偶尔偷偷溜进去一两架飞机总是可能的,大规模闯禁飞区,除非先把中国空军干掉。这事不可能了,不用多想。

外岛其实是最好解决的。金门不战而降的可能性至少一半,如果实现“小和统”,那最好;真要打,都不用登陆舰艇,厦门海边两栖坦克和战斗车直接开下海,泛水就到对过了,步兵直接上冲锋舟,火力支援直接在岸边架上大炮轰。1958年就射程足够,21世纪了,金门就没有一寸土地是覆盖不到的。马祖、东引远一点,但也随便什么登陆舰艇装一两个加强营就拿下来了。东沙、太平岛用071各一艘就足够,出动075都是大材小用。也不需要出动航母,从海南岛出动歼-16就够了。

登陆澎湖的目的是用火力控制台岛南半部,登陆花莲的目的是制造“解放军已经登岛”的事实,破除美日台的幻想。

解放军一旦登上台岛,就不可能半途而废,这应该是不言而喻的。以花莲为基地,有可能出击苏澳、宜兰(通过二次登陆,而不是沿着海边悬崖公路打),夺取苏澳的海军基地,也进一步进逼台北;也可以固守花莲。有了台岛东部的海空基地,加上控制东沙,对反制美日军事介入非常有用。

从花莲打到全岛从来不是目的,但用花莲牵制岛上台军、配合西岸登陆是完全现实的。不认为有在西岸人口密集地区大规模登陆的必要,但这个能力必须存在,也已经存在了。如果台军坚决不投降,那就直接登陆,最后解决。

更重要的是,利用花莲基地,大大改善在西太平洋反制美军介入的态势。打台湾从来就不是只与台军战斗。

登陆花莲需要绕过台岛北端,有把路线和补给暴露在美日台火力之下的危险。岛上北部的防御和重火力如果不能在海空和导弹攻击中摧毁,那也谈不上什么登陆台岛了,任何地方都不行。日本的八重山和宫古群岛是威胁,只能“敌不动我不动,敌一动我粉碎”。小岛毕竟是小岛,火力容量和防御坚固程度都是有限的,不怕作乱。日本要是胆敢利用八重山和宫古群岛作乱,以后就不光有北方四岛问题,还有南方四岛(或者多少个岛)问题了。

打台湾从来有短促的速战速决、较长但还不是持久战的缓战缓决、长期持久战三个选择。

几个星期、不超过一个月的速战速决最干脆利落,也代价和创伤巨大,在忌惮美日干涉而夜长梦多的时候,这是首选。几个月到半年甚至一年的缓战缓决曾经是最糟糕的选择。美日反应过来了,解放军需要一心二用,容易被动。但现在力量对比完全不同了,解放军不仅拥有先机和主场优势,还有可能通过占领岛上前进基地,加强反介入的态势,不怕美日干涉,但降低伤亡和战争创伤的好处很大。长期的持久战肯定是中国必胜,但代价和创伤也最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