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隐秩序与有机性

500

体系是系统尤其是复杂系统发展的必然产物,武器装备体系是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体系来源于系统并体现出与系统不同的本质特征,与系统比较体系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上有较大的区别。由于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存在,要求体系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使体系(尤其是武器装备体系)具有生物体系所特有的有机性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500

1体系

“体系”(System of Systems,SoS)的概念已经出现很长时间了,许多不同领域的学者和组织也从他们各自的领域背景和角度提出了体系的定义,然而目前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有人认为体系是系统的联接,在系统联接的体系中允许系统间进行相互协同与协作,如信息化战场的C4I(Command, Control, Computers,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与ISR(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and Reconnaissance)系统。也有人定义为体系是系统的综合,系统综合以系统的演化发展、协同与优化为目的,最终达到提高整体效能的宗旨。有学者定义体系是相互协作的系统的集成,这些组成系统具备两种附加特性,即运作的自主性与管理的自主性。美国防部认为:“互相依赖的系统组合链接,提供的能力远大于这些系统的能力之和”。

武器装备体系是在体系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上世纪 90年代人们针对现代信息化条件下体系对抗的战争特点提出的概念。截止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学者关于武器装备体系的定义有二十余种。这里列举几种常见的武器装备体系的解释。国外大量涉及武器装备体系的文献中分别使用武器组合(Weapons Mix)、军事体系(Military System of Systems)、武器系统集合(Weapon Systems)、联合系统(Joint Systems)等术语来表示武器装备体系这一概念,相应地形成了众多关于武器装备体系的定义。

美国国防部提出,体系这一概念,广泛地用于描述如何将大量武器平台、武器系统和通信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某一作战,特别是联合作战目标的武器装备集合,任何一个组分系统的损耗或丧失只是意味着整体能力或性能程度的降低。美军已公布的各类装备建设任务中,具有代表性的武器装备体系建设项目包括:未来作战系统、弹道导弹防御体系、海军未来远征作战体系。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中提到,现代武器装备体系是武器装备从机械化迈向信息化过程所出现的新形态,是武器装备在高度机械化基础上,通过数字化、系统集成及网络化等高新技术的改造,整体结构与功能实现一体化的结果。装备体系是由功能上相互关联的各类武器装备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明显信息化特征的现代武器装备体系,由战斗装备、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保障装备三个部分构成。

从上述定义看出,武器装备体系具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例如,从功能结构角度划分,可分为侦察监视预警体系、指挥控制体系、火力打击体系和综合保障体系。根据研究对象层次的不同,可将武器装备体系分为三类:一是基本体系,是指全体装备的种类和型号,又称体制系列,主要用于描述全军或军种、兵种武器装备体系,面向军兵种的装备建设发展论证;二是编制体系,是一定建制的部队编配的装备的全体型号与数量,如一个集团军编制内的全体武器装备可看成一个体系;三是体系对抗的作战使用角度,是为了完成一定规模的作战任务而编配的全体装备集合,如陆上区域防空武器装备体系、登岛作战武器装备体系、联合战役武器装备体系。

通过上面的定义分析总结,发现对于武器装备体系主要从两个方面和视角进行界定:

⑴从组成成分与整体性建设研发的视角来界定武器装备体系。主要从武器装备体系的组成单元、层次结构、体系规模、生命周期等方面对其特性开展研究。

⑵从完成使命任务及其体系对抗效果的视角界定武器装备体系。由于信息化条件下的体系对抗需要完成预设、既定的使命任务,并且需要根据国际形势以及战场态势的变化导致使命任务发生改变,要求在这种状态下能够有效遂行体系对抗作战,并确保达到预期作战效果的视角来定义和研究武器装备体系的相关特性。

对于武器装备体系来说,应该从两个方面和视角对其进行较为完整的研究,因此,我们对武器装备体系进行综合定义:武器装备体系(Weapon System of Systems, WSoS)是在一定的战略指导、作战指挥和保障条件下,适应体系对抗作战的特性和规律,由功能上相互支持、性能上相互协调的多种类型的武器装备系统、平台,按照一定结构综合而成的更高层次武器装备系统,用以完成一组特定使命任务,并达到最佳的整体作战效果。

武器装备体系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然而武器装备体系要达到它的最终目的,就要求它具有很强的应对能力。使武器装备体系具有生物体系所特有的有机性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2体系的隐秩序

霍兰在《Hidder order:How Adaptation Builds Complexity》一书中,将隐秩序作为可进化的、适应性的、柔性的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s,CAS)的内在决定因素。霍兰认为,CAS由大量的主动元素(active element)组成,这些元素都具有适应性,把系统中的成员称为具有适应性的主体(Adaptive Agent),简称为主体,这些主体能够与环境以及其它主体进行交互作用,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或“积累经验”,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这样整个宏观系统的演变或进化,包括新层次的产生、分化和多样性的出现,新的、聚合而成的、更大的主体的出现等等,都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派生出来的。在霍兰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中,复杂适应系统被看成是由用规则描述的、相互作用的适应性主体组成,这些主体不断地学习或积累经验, 并根据学到的经验不断变换其规则,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从而体现了主体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隐秩序是实现CAS具有的内在隐藏因素。

事实上霍兰的理论,借助了生物适应性的概念。因此,武器装备体系要具有适用性,同样需要将生物适应性引入到武器装备体系中,定义了武器装备体系的隐秩序。假设武器装备体系具有CAS适用性特性,则将其可观察到的动作、行为等称为外部模式(external schema);将其内部遵循的原则、规律等称为内部模式(internal schema),内部模式分为两类,隐式的(tacit)和显式的(overt),隐式的内部模式,在体系对一些期望的未来状态的隐式(implicit)预测下,仅仅能表现出是一种当前的行为;而显式的内部模式,在体系做其他行为或动作选择时进行明显的(explicit)、内部的探索。体系的这种隐式和显式的内部模式,使得体系实现具有内在的聚合性、趋同性、持存性和协同性,共同决定其的外部结构与行为,使得体系具有适应性,那么可以将这种隐式和显式的内部模式统称为隐秩序。

3体系的有机性

有机性的概念最早来源于有机化学和生物学的领域。在有机化学中,有机物质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除碳氧化物和碳酸盐类)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总称。《生态文明建设大词典》描述生物有机体是指有生命的个体,一个由细胞紧密结合而构成的各个部分按照一定的结构和一定的层次有机地排列在一起的结构体,它可以指一个系统,一个群落等。事物的有机性特征主要表现为整体性、结构性、联系性和系统性。

有机性、有机体是与生物紧密相连的两个相近的概念。生物有机体表现出其他物体所不具有的一系列特征:有机体是一个系统,它把系统内和环境分开;有机体是一个自发生长的过程,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有机体的生长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有机体还呈现整体性、系统性、复杂性等特征。

武器装备体系有机性概念借用生物学有机性概念,是指武器装备体系具有生物有机体的特征。武器装备体系的有机性主要体现在“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和自修复”四个方面。“自学习”是模仿生物的学习功能,它能在体系运行过程中通过评估已有行为的正确性或优良度,自动修改系统结构或参数以改进自身品质,经学习而得到的改进可以保存并固定在体系结构之中。“自组织”是体系能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能自行组织或改进其行为、状态和结构,并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条件下,通过自身的演化而形成新的结构和功能。“自修复”就像生物有机体的某个部位被损伤后能自我修复一样,武器装备体系有机体也具有这样的功能,具有自身不断更新和再生的能力,当然这种修复能力是有限的,当受到损伤达到致命的程度,超出修复能力范围时,武器装备体系将会无法遂行任务。

500

鸟群

500

无人机群

武器装备体系的有机性分为干预式有机性、半自主有机性和全自主有机性三个层次10个等级(Organic Level)。干预性有机性是指武器装备体系需要在有人操作(人在回路)的情况下的有机性,这是低级别有机性(OL-1~4)。半自主有机性是指武器装备体系在有限人工干预情况下,通过预设规则或动作下实现有机性,这是中级别有机性(OL-5~7);全自主有机性则强调不需要人工干预,武器装备体系能够完全自动实现有机性,这是高级别有机性(OL-8~10)。武器装备体系有机性等级划分见表。

500

从武器装备体系的隐秩序与有机性的概念和内涵上看,目前武器装备体系的有机性还处于低级别,要实现武器装备体系的全自主有机性,大量的技术还有待发展。目前,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借鉴生物集群(鱼群、鸟群、蜂群等)的隐秩序与有机性,实现无人集群、无人战车群高有机性是一个主要的可行突破点。

作者:张宏军   韦正规   鞠鸿彬

※ ※ ※

创新体系工程基础理论和方法

推动系统工程理论再发展

站务

全部专栏